1、6、 古对今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教学目标:“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2、”。“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知识与技能: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
3、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内学习;
4、更好地掌握知识点。2、鼓励学生利用生字和熟字的联系,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习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突破方法:学生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掌握绳子的字形,教师指导朗读。难点:认识和理解相对的字词。突破方法:学生多举例子、多练习。教法与学法:教法:迁移法、引导法学法:读记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
5、、夕、李、语、香”等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鼓励学生利用生字和熟字的联系,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突破方法:学生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掌握绳子的字形,教师指导朗读。难点:认识和理解相对的字词。突破方法:学生多举例子、多练习。教法与学法:教法:迁移法学法:读记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凝聚起各民族团结一心,争做民族团结的楷模,让民族团结之花尽相开放。一
6、、导入谈话2、谈话:同学们,你记不记得我们中国过春节时会在门上贴什么吗?对,是贴对子,今天我们学习对对子形式的识字。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1、看图:本课对对子的形式识字,对子的内容都与大自然有关,联系大自然的实际,我们读一读课文吧。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1、听老师读。2、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二)学习生字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yun yn hn k sh lin chn x zho xi x yn l y 圆 严 寒 酷 暑 凉 晨 细 朝 霞 夕 杨 古 李 语xin香2、
7、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反义词古今 圆方 严寒酷暑 暖凉 晨暮 朝夕 粗细(三)我书中的组词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四、朗读生字(一)带拼音朗读生字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2、学生领读。(一课一领读)(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我会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自读三遍开火车读反义词今( 古 ) 圆(方) 暖(凉) 朝(夕)七、升华学习游戏:摘果子游戏老师叫学生闭上眼
8、,老师去太空种苹果,老师把生字卡片挂在一棵树上。种完后全请学生睁开眼,学生认识哪一个,就把哪一个摘下来。八、 指导写字(一)指导书写汉字1、笔顺(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古”共6笔。(2)老师边写边示范。(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3、组词(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4)老
9、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九、小结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作业布置:熟读对子歌,和家长一起对对子。并背诵。板书设计: 6、古对今 古 凉 细 夕 李 语 香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内学习;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突破方法:学生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掌握绳子的字形,教师指导朗读。难点:背诵课文突破方法:多练习。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法学法:读记法
10、。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尊重各个民族的习俗和饮食习惯,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和服饰打扮,不存在“大汉族主义”,平等对待每一个民族的朋友。一、复习检查。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规则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一)老师示范朗读课文,看图片或者课件出示短文插图。(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几个小节。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小节?(3个小节)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篇课文有3个段落结尾空一行处)3、同学们齐读第一小节(1)第一小节有几句话?(2句)(2)你是怎么
11、确定的?(有2个句号)(3)古对今:古代对现代(4)圆对方:圆的对方的(5)严寒对酷暑:及寒冷对极热的暑天(6)春暖对秋凉:春天温暖对秋天凉爽(9)反义词古今 圆方 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小节,男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1)第一小节有几句话?(2句)(2)你是怎么确定的?(有2个句号)(3)晨:早晨,暮:傍晚(4)和风:泛指速度和缓的风,温和的风,暖和的风。(5)细雨:细细的小雨(6)朝霞:早晨的太阳。(7)夕阳:晚上的太阳。(8)第二小节你想到的成语是什么?和风细雨5、请男生一起读第三小节,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1)第一小节有几句话?(2句)(2)你是怎么确定的?(
12、有2个句号)(3)桃对李:桃树对李树。(4)柳对杨:柳树对杨树。(5)莺歌对燕舞:黄莺唱歌对燕子跳舞。(6)鸟语对花香:鸟唱歌对花幽香。(7)第三小节你想到的成语是什么?莺歌燕舞,鸟语花香(8)第三小节写了几种鸟?几种树?两种鸟,黄莺和燕子。四种树:桃树,李树,杨树,柳树8、老师总体提问。(1)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呀?学生自由说。(2)老师总结:这些词语都是我们生活中对对子的词语。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五、灵活朗读接力朗读:六个人一小组,进行接力朗读。六、 考考你回答问题桃对李柳对杨。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1、读了选文,你想到的成语是 2、你知道了哪两种鸟?它们分别是 3、你知道了哪几种树?它们分别是 七、课文升华欣赏对子歌天对地,雨对风。山花对海树,大陆对长空。八、小结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2、学生说。3、学习了朗读和分析课文。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写字教学。2、同学们回家可以把课文背下来,背给爸爸妈妈听。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板书 古今,圆方严寒酷暑 暖凉 晨暮,雪雪,朝夕古对今 和风细雨,朝霞夕阳 对对子 桃李 ,柳杨 多么有趣呀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