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周亚夫军细柳拓展素材 周亚夫不轻言出战周亚夫是西汉时期的名将,拥有卓越的军事才华,他屯兵细柳,治军严明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而今天要讲述的是周亚夫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用兵有道,不轻言出战,战则胜之的故事。吴、楚七国谋反,汉景帝任命周亚夫(周勃之子)为太尉率军平叛。大军出发到了霸上,部将赵涉拦住周亚夫对他说:“吴王招纳敢死之士已经很久了,这次他得知将军的行动,又定会在淆山、绳池一带险要之地埋下伏兵。”“而且军事行动崇尚神出鬼没,将军何不从此地向右行进,走兰田、武关到洛阳,这条路线虽远,但比原计划只不过相差一两天时间而已,然后再直接进攻武库,擂起战鼓,让诸侯们听到后,都还以为将军的部队是从天
2、而降哩。”周亚夫采纳了赵涉的计策,到达洛阳后,派人搜索了淆山、绳池一带的山谷险道,果然抓获了敌人的伏兵。太尉周亚夫在荣阳集合了各路人马后,坚守壁垒不出兵。因吴国攻打梁国形势危急,梁国向周亚夫请求救援。周亚夫坚守有利地形,想把梁国让给吴国,不肯去救梁国。梁王只好上书直接向汉景帝求援。汉景帝派使者给周亚夫送来诏书,命他出兵前去救援,但周亚夫对皇帝的诏命也不执行,而是派出轻骑兵,将吴、楚军队的后路给断绝了。吴军求战不成,又断绝了粮食供应,因饥饿而退走,这时周亚夫才出动精兵追击,大破吴、楚军队。周亚夫是那种没有十足的制胜把握,就不会轻言出战的人,因此他的战斗才能一次取得胜利,在吴楚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
3、军,仅用三个月平定了叛军,粉碎了诸侯王企图分裂和割据的阴谋,拯救了汉室江山,为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历代评价司马迁:“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许负:“君後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贵重矣,於人臣无两。”刘恒:“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於亚夫,可得而犯邪!”“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桓谭:“周亚夫严猛哮吼之用,可谓国之大将军。” 陈琳:“及吴王濞骄恣屈强,猖猾始乱,自以兵强国富,势陵京城。太尉帅师,甫下荥阳,则七国之军,瓦解冰冸,濞之骂言未绝于口,而丹徒之刃以陷其胸。”
4、苏辙:“周亚夫为大将,折吴、楚之锐锋,不数月而平大难,及其为相,守正不阿。”欧阳澈:“使富国强兵,内无动揺,民安如故,有如大夫种之能;转输供馈,外无劳民扰攘之役,有如范蠡之知;临机果断,折冲千里,有如周瑜之勇;度长虑逺,收功于必成,有如赵充国之守。严细柳之军,有如周亚夫者;奔项羽之营,有如樊哙者;孜孜奉国,知无不为,有如房玄龄者;兼资文武,出将入相,有如李靖者,则虽愚夫愚妇亦知其可以必胜矣。” 钱时:“文帝之遗其后嗣者,相则有申屠嘉,将则有周亚夫。两人刚方不挠有气节,使之辅少主必有可观,而皆以愤闷呕血死,甚可为景帝惜也。” 徐钧:“削平吴楚大功成,一旦生疑触怒霆。自是君王多任刻,非关许负相书灵
5、。” 陈普:“西来三十六将军。业业孤城势欲焚。细柳不逢豪杰主,当时已验口从文。” 陈元靓:“条侯建封,象贤嗣德。天假雄材,世资武力。甲胄戒严,旌旗変色。将军传令,天子凭轼。功冠东西,敌备西北。七国连衡,一战齐克。 太尉董戍,丞相率职。名纪缇缃,功在社稷。” 王世贞:“汉将能持重决胜,无如条侯周亚夫;其为相,侃侃识大体,贤于申屠嘉远矣,父勃亦不如也。” 黄道周:“亚夫治兵,既严且锐。军中不驰,天子按辔。霸上棘门,有如儿戏。昊楚反时,剽轻难制。坚壁守之,以挫其气。委粱绝蛭,西北谨备。挑战不出,惊扰高憩。昊师饥奔,方乘其弊。既斩昊头,太尉谋是。功高难居,呕血而毙。” 曾国藩:“周亚夫刚正之气,已开后世言气节者之风。观其细柳劳军,天子改容,已凛然不可犯。厥后将兵,不救梁王之急,不肯候工信,不肯王匈奴六人,皆秉刚气而持正论,无所瞻顾,无所屈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