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语文限时训练28念奴娇 赤壁怀古一课内阅读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樯橹灰飞烟灭。 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华发:花白的头发。C一尊还酹江月。 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D已而遂晴,故作此。 已而:已经。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故国神游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B.远芳侵古道 道狭草木长C.风雨不动安如山 天阶夜色凉如水 D.一任群芳妒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3.从修辞手法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C.江山如画,一时多
2、少豪杰 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B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D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5.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始于隋唐,
3、盛于宋。因其由诗歌发展而来,故称“诗余”;因其先有曲调,后有文词,又称“曲子词”;因句式长短不一,故又称“长短句”。B.词,每首皆有调名,称词调(词牌)。每调的片数、句数、字数、用韵、字的平仄,都有一定的格式,即“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如如梦令;5990字为中调,如一剪梅;91字以上为长调,如雨霖铃。D.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前者风格婉约清丽,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后者风格豪迈奔放,代表作家有李煜、苏轼、辛弃疾等。6.对开头三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是虚写。“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水里淘金一
4、样,最后沉淀出历史人物。B.是实写。写出东去的长江,波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间的传说中。C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叹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D概括写。概括长江的总体气象,用比喻概括整个人类历史7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江”指长江,词人由流逝的江水联想到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感慨万千。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集中描写了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象。C“小乔初嫁了”写英雄美人相得益彰,衬出词人年轻有为,风流倜傥。D这首词气
5、势磅礴,格调豪放,以大手笔描写了赤壁大战的恢弘场面。二 课外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水龙吟苏轼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烟村潇洒,人闲一哄,渔樵早市。永昼端居,寸阴虚度,了成何事。但丝莼玉藕,珠杭锦鲤,相留恋,又经岁。因念浮丘旧侣,惯瑶池、羽觞沈醉。青鸾歌舞,铢衣摇曳,壶中天地。飘堕人间,步虚声断,露寒风细。抱素琴,独向银蟾影里,此怀难寄。(注)税:又作粳,即不黏之稻。浮丘:浮丘公,古仙人名。8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开头五句写景:小沟、长江、柳堤、苇岸、烟村、早市。描绘出一幅开阔辽远、祥和而富有生机的风景画。B在这样一个民风淳朴、景色极佳的小村,
6、词人整天闲居无事,没有世事纷扰,关心的唯有莼菜与玉藕等美食,过着寻常百姓的生活。C“飘堕人间”三句,作者笔锋一转,由“仙境”陡然坠入“人间”,反照现实,过着“露寒风细”贫困的谪居生活,好不凄凉,可见当时的苏轼面临着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困境。D整首词,词人采用以景托情、正反观照寄托的手法,由景人情,由实入虚,以虚显情,由虚而实,层次井然,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9此词系苏轼被贬黄州两年之时寄赠友人所作,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情感。三情景语境默写10、(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用“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_”一句,写的是周
7、瑜的儒将装束。“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_,_”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4)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苏轼赞美英雄豪杰战斗过的地方风景壮丽,更赞美这里涌现的叱咤风云的豪杰,向下阕过度的句子是:_,_。(5)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运用比喻手法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式的句子是“_,_,_。”(6)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表现周瑜风度潇洒,指挥从容,再现“以少胜多”的战例,艺术地写出周瑜才能的句子是:_,_,_。(7)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描写“小乔”的婚事是为了突出周瑜青春得意、气度雄伟的句子是:_,_。(8)念奴娇赤壁怀
8、古(大江东去)中的“_,_,_”寓意周瑜功名早成,而自己鬓发斑白却毫无建树,表达了壮志未酬的郁愤和感慨。高一语文限时训练28答案念奴娇 赤壁怀古一课内阅读巩固1.D D项,已而:不久,过一会儿。2.A A项,形容词,旧的;名词,原因。B项,均为名词,道路;C项,均为动词,好像;D项,均为副词,任凭。3.B B项,“樯橹”是借代,其他三项是比喻。4.B 把B项“苏轼”去掉。苏轼属豪放派,其余属于婉约派。5.D D项,李煜是南唐后主,应属婉约词人。6.C 开头三句大气磅礴,奔腾豪放。虚实结合,由实而虚,从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由对自然的歌唱转到对历史英雄的赞颂。A、B、D三项表述都不完全正
9、确。7.C二课外拓展阅读(一)8B B项,“关心的唯有莼菜与玉藕等美食,过着寻常百姓的生活”错误,“但丝莼玉藕,珠粳锦鲤”是诗人乡居生活中的典型事物,“又经岁”这种年复一年的美好的乡居生活,在作者心中的感受其实是“永昼端居,寸阴虚度,了成何事”的一种状态,诗人慨叹整天安居无事,光阴白白度过,什么事也未作成,此句实际上采用的是采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表达了谪居的苦闷。9感叹光阴虚度。功业无成。上阙运用以乐最写哀情的手法,词人面对美丽的乡村风光,却感叹自己“寸阴虚度,了成何事”。于苦闷中见旷达。词人虽然对自己当前的困境感到苦闷。但又从“丝莼”“玉藕”“珠秔”与“锦鲤”的寻常百姓生活中,看到了一条值得留恋的人生道路。怀念京城生活。词人想象的仙境生活亦可看作是对往昔和旧友痛饮沉醉的京城生活的怀念。想要超脱苦闷而不得的无奈。词人虽然借美食仙境、回忆来自我疏解,甚至还要“抱紫琴”向月独奏来遥慰旧友,但仍有“此怀难寄”之感。三情景语境默写10、(1)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3)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6)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7)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8)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