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测试第七单元(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一、积累运用(30分)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2分)A蹙额(c) 大言数主之失(sh) 锦衾(qn) 盈盈一水间(jin)B宵旰(gn) 徇(xn) 遗之(wi) 杞人忧天(q)C撼(hn) 恂恂(xn) 臆断(y) 溯流逆上(s)D曳铁钯(y) 狐裘(qi) 脉脉(m) 擢素手(zhu)2请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A大言数主之失有大麦数斛B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阅十余岁C立斩以徇 善以少击众D京中有善口技者 伯牙善鼓琴 3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使宣叩头谢主_(2)一寺临河
2、干_(3)臣之质死久矣_(4)课将士注坡跳壕_(5)卒逢暴雨_(6)将军角弓不得控_(7)家书抵万金_(8)乃援琴而鼓之_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4分)(1)文叔为白衣时古义:_今义:_(2)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_今义:_(3)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古义:_今义:_(4)志在登高山古义:_今义:_5请指出下面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2分)A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B洋洋兮/若江河C尝试/为寡人/为之D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6请根据提示填空。(5分) (1)迢迢牵牛星一诗中形象地表现出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痛苦的句子是: _,_。 (2)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写长江出三峡,渡荆门,
3、天开地阔,逼真如画的名句是: 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运用奇特的想象,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_,_。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来说, 就是:_,_。 (5)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 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中学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 _,_。7小明在老师教古诗文的课上很不专心,老师问他为什么这样,小明说:“古诗文那么难 学,现在又不说不写古诗文,有什么必要去学呢?”假如你认为学古诗文很有必要,请 你代老师对小明说几句话,使小明认识到学古诗文的重要性。(
4、60字以内)(3分)_8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8分) 学校组织经典古诗文诵读大赛,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为本次大赛拟写一则广告宣传语。(2分)_ (2)李华想诵读一首表现友情的古诗。下面备选篇目中符合这一主题的是_。(只写 序号即可)(2分) 备选篇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杞人忧天渡荆门送别 次北固山下陋室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网名为“青春花季”的某同学看了学校论坛上的大赛启事后,留言发表了自己的看 法。请你登录论坛并反驳他的观点。(140字以内)(4分) 青春花季:我们的学习任务本来就够重了,班里还组织这种耗费时间和精力的比 赛!我的语文成绩又不好,我是绝对不会报名参加的。
5、_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
6、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二石兽并沉焉()(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不亦颠乎()(4)如是再啮()10翻译下列句子。(2分)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_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到石兽落水的上游去寻 找石兽。D以上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12文章
7、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_(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岳飞毕沅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成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
8、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吴玠素服飞素:_(2)饰名姝遗之遗:_(3)立斩以徇以:_(4)阙一不可阙:_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宁大将安乐时耶!_(2)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_15本文从哪三个方面写了岳飞的品格?(3分)_(三)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强项令(节选)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9、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后特征为洛阳令()(
10、2)宣两手据地()(3)臧亡匿死()(4)由是搏击豪强()17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_(2)枹鼓不鸣董少平。_18汉光武帝为什么称董宣为“强项令”?(请根据原文回答)(2分)_19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选段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赞扬了董宣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 优秀品质。B选段的高潮部分是:公主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欲箠杀董宣,董宣痛陈“格杀”家 奴之因,光武帝仍命董宣向公主谢罪,董宣宁死不从。C“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中“据”“终”生动地表现了董宣认为自己严格执法没 有错,坚持正义,不肯违心向公主认错的铮铮铁骨
11、。D选段写了汉光武帝态度的转变,用他的昏庸来衬托董宣的优秀品质。(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_21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3分)_三、写作(50分)22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不一样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有我们的欢笑、泪水、喜悦、忧伤 伴随着这些故事的发生,我们渐渐长大。请以“我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规范。文中不得 出现真实的人名、地
12、名、校名。【参考答案】1 A2. D3. (1)认错(2)水边,河岸(3)对象,搭档(4)督促(5)突然。通“猝”(6)拉,拉开(7)值,相当(8)拿,拿过来4. (1)平民,百姓白色的衣服(2)指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一门学科(3)妻子和儿子 指男子的配偶(4)意念,心情志向,志气5. D6. (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 万树梨花开(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7. 示例: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文可以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 自信心,同时还有助于提高语文整体水平。(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8. (1
13、)示例:诵古诗文,抒中华情。(2)(3)示例:这位同学,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 文化中的瑰宝,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参加古诗文诵读比赛,看 似耗费了时间和精力,但诵读古诗文是我们亲近传统文化的宝贵机会,也是提高我们的 语文综合素养的最佳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帮助我们提高语文成绩,不信你试试看。9. (1)于此,在那里(2)突然(3)颠倒(4)这样10.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常理主观地推断吗?11. D12. 议论。在记叙的基础上发表议论,引人深思。13. (1)向来,一向(2)赠送(3)来,用来(4)缺,缺少14. (1)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2)将士们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啊!15. 至孝至忠、治军有方、爱民恤士。(意同即可)16. (1)征召(2)按,撑(3)隐藏,这个意义后写作“藏”(4)捕捉打击17. (1)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2)没人击鼓鸣冤的是董宣。18.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19. D(解析:D项中汉光武帝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相反还是一个明君。)20. 忧国思家之情。21. “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亲人团聚。(答出两点即可)22. 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