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3单元主题阅读(阅读策略 精选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3331 上传时间:2025-11-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8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单元主题阅读(阅读策略 精选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3单元主题阅读(阅读策略 精选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单元主题阅读(阅读策略 精选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3单元主题阅读(阅读策略 精选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3单元主题阅读(阅读策略 精选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3单元主题阅读(阅读策略 精选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3单元主题阅读(阅读策略 精选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3单元主题阅读(阅读策略 精选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3单元主题阅读(阅读策略 精选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3单元主题阅读(阅读策略 精选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第3单元主题阅读(阅读策略 精选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第3单元主题阅读(阅读策略 精选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第3单元主题阅读(阅读策略 精选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第3单元主题阅读(阅读策略 精选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第3单元主题阅读(阅读策略 精选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第3单元主题阅读(阅读策略 精选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第3单元主题阅读(阅读策略 精选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第3单元主题阅读(阅读策略 精选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 民间故事主题阅读【单元人文主题】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阅读要素】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创造性复述是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进一步充实内容,发展情节,更具体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形象。【阅读策略】一、变换角色复述故事。如,猎人海力布一问, 我们试着变换角色,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故事。以海力布的口吻进法,要抓住海力布劝说乡亲们搬家时的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展开想象,突出海力布急切的心情。以乡亲们的口吻讲述,要想象忽然听到要搬家,大家会怎么想,怎么说等。二、增加情节法。增加情节法,就是展开想象,对故事中略写的情节进行详细地描述,从而

2、使故事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生动。如,复述牛郎织女(一)前,可以想一想并说一说老牛是怎样知道织女下凡的消息的,牛郎与织女见面时会说些什么等。三、抓关键词,列小标题。对于篇幅较长的故事,我们可以先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找出表示事情发展先后或地点变化的词语。如,学习牛郎织女(二),可以抓住文中“从此、再说天上,从此以后”等词语来把握故事的发展;再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梳理故事的脉络:男耕女织,幸福生活织女被抓,天河相隔初心不改,七夕相会;最后按照这三个小标题简要地复述课文。四、改变结构法。改变结构法就是将故事中的顺叙改为倒叙,或者将倒叙改为顺叙进行复述。如,猎人海力布一文可以先讲述有一块叫“海力布”的石头

3、,然后再讲述海力布是如何变成石头的。【阅读知识点补充:提取信息小技巧】1.当遇到概括文章大意,或文章主要写里一件什么事时,抓住文章的关键句,用“谁+何时何地+干什么+结果如何”的句式进行回答。2.当遇到概括文中事物或人物特点特征时,答案不止一点要认真概括提炼,注意连接词:“首先、其次、还、也”等词语,包含这些词语的句子往往就是描写事物的特征。概括人物特征时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进行提炼。3、当遇到分析某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时,找到句子在文中的位置。(1)如果出现在文章开头,则起引出下文,照应题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2)如果出现在文章中间,则起承上启下,

4、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3)如果出现在文章结尾,则起总结全文,照应前文,照应文章题目等作用。提示:以上方法技巧,不一定适用所有阅读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选阅读】1阅读,完成练习。 海力布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回去,我爸爸一定会重重地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他问小白蛇:“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小白蛇说:“真

5、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1)这段话先写海力布救了 ,原来被救的人是 ,她要 。她告诉海力布,她的爸爸有许多宝石,其中一颗含在嘴里,它的特别之处是:能够 。不过,只要你跟别人说了,就会变成 。(2)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实在”说明了“ ”对于一个猎人的重要性,因此这句话要用 (A.兴奋 B.紧张 C.激动)的语气。“珍宝我倒不在乎”说明了海力布 的高尚品质。这句话是对海力布的 (A.神态 B.语言 C.心理 D.动作)描写,请用这一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写自己在考场上的表现: 。(3)最后小白蛇

6、说的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多选)A为下文埋下伏笔,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原因。B这样就能很顺利地写出海力布变成石头的缘故。C这样能点明了课文的题目,让题目更亮丽。D只是出于好心的忠告。2延伸阅读。孟姜女哭长城 秦朝的时候,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名叫孟姜女,她的丈夫叫范喜良。他们结婚后不久,范喜良被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牵挂着丈夫。她想:我 坐在家里干着急, 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对,就这么办! 孟姜女立刻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这时的长城已

7、经是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个正要上工的人询问:“你们这儿有个叫范喜良的人吗?”那人说:“是有这么个人。”孟姜女一听,别提多开心了!她又问:“他在哪儿呢?”那人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埋在城墙里了!” 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得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她直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漏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她丈夫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她的丈夫却再也看不到她了。(1)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根据

8、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上。比喻突然发生的意外事件。 形容乌云密布或刮大风时飞沙漫天的景象。 (3)在文中用“ ”画出一个表现孟姜女伤心绝望的句子。(4)这个故事讲的是孟姜女的丈夫被抓到长城去做工了,他到长城去找丈夫,听说丈夫已死,孟姜女伤心过度, 。(5)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修筑长城的那些普通的劳动人民说些什么呢?写一写吧。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灯花姑娘 中秋节的晚上,一个叫都林的年轻人在灯光下编竹箩筐。突然,灯花闪耀,灯芯开出一朵大红花,里面走出了一个美丽的姑娘,笑眯眯地站在都林身边。 从此以后,白天,他俩上山种田;晚上,一个编箩筐,一个绣花。两年以后,都林的茅草房变成了砖瓦大

9、屋,仓里粮食满当当,栏里牛羊一大群。 慢慢地,都林懒惰起来。姑娘要和他去山上翻地,他推说脚痛。姑娘要和他在灯下做工,他推说眼疼。姑娘劝说:“我们的生活不够好呀!我们还要加劲干啊!”都林翻着一双白眼,“哼”了一声,拿着鸟笼到别的寨子玩去。 一天晚上,姑娘一个人在灯下绣花。忽然,灯芯又开出一朵大大的红花,里面飞出一只五彩孔雀,驼着姑娘飞走了。 没有姑娘劝导,都林更加懒惰了,最后他把粮食卖光了,牛羊卖光了,衣服卖光了,又准备把床上仅有的一张席子卖了。他揭开席子,看见下面铺着两条绣花手帕。一条上面绣着稻谷满山满岭,像黄金一样发出闪闪的光,都林和姑娘在梯田里笑眯眯地收获稻谷。另一条上面绣着都林和姑娘在灯

10、下笑眯眯地做工,一个编竹箩筐,一个绣花,仓里堆满了粮食,栏里关满了牛羊。 都林眼里看着,心里想着,眼泪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落在绣花手帕上。他后悔极了。(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懒惰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3)用“ ”画出文中表现都林和灯花姑娘生活幸福美满的句子。(4)灯花姑娘为什么要坐着五彩孔雀飞走而不继续留下来呢? (5)都林看到两条手帕后痛哭的原因是 A.灯花姑娘不知到哪里去了。B.他没有东西吃了。C.他想起和灯花姑娘在一起劳动的日子,很后悔没听她的劝告。(6)都林有哪些缺点?你会怎样劝告他呢? 4课内阅读。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

11、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1)本段的中心句是: 。(2)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改为陈述句) (3)作者从 、 、 、 、 这些方面具体写牛郎对老牛的照看。说明了牛郎 。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梁山伯与祝英台(节选)

12、在塾堂,梁山伯结识了女扮男装前来读书的祝英台。 一晃三年过去,直至学业完成下山之时,梁山伯也未察觉出祝英台的真实身份,并执意要送一送祝英台。两人边走边聊,畅叙友情,一路西行,一直走到祝英台家附近的小石桥上,梁山伯才被祝英台劝住。这就是有名的“十八相送”。 祝英台面对相处三年的梁山伯,爱恋之情再难自制,于是提出为自家的“小九妹”做媒,并告诉梁山伯定要早日到祝家提亲。 当梁山伯再回山拜别师父时,他才从师母那里得知祝英台就是“小九妹”,于是他赶忙前往祝家提亲。谁料,祝员外已将祝英台许配给了马文才。梁山伯连祝英台的面也不曾见即被逐出门外。他回家后悔恨交加,相思成疾。在病入膏肓之时,嘱咐母亲说:“我死后

13、不要葬到别处,就埋在里丈河北岸。”因为他知道,祝英台出嫁必经此地。说完,梁山伯就一命归天。梁母依照儿子的嘱咐,将他远葬到里丈河北岸。(根据山东诸城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整理,有改动)(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病入膏肓: 一命归天: (2)通过“十八相送”你感受到了什么? (3)当祝英台知道梁山伯去世的消息后她会怎么想?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6课后提升。嫦娥奔月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直晒得大地冒烟,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 有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名叫后羿,他决心为老百姓解除这个苦难。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嗖嗖嗖”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他对天上

14、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落下,为民造福!” 后羿为老百姓除了害,大伙儿都很敬重他。很多人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武艺。有个叫逢蒙的,为人奸诈贪婪,也随着众人拜在后羿的门下。 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丸仙药。据说,人吃了这种药,不但能长生不老,还可以升天成仙哩。可是,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在百宝匣(ji xi) 里。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逢蒙(探听 聆听) 到,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

15、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 旋转) 。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中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后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影婆娑(su shu),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啊!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树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呢。“嫦娥!嫦娥!”后羿连声呼唤,他不顾一切地

16、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 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他们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以后,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1)圈出文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2)划去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3)用“ ”画出文中的一句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4)回答问题。面对逢蒙的威逼,嫦娥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7董永和七仙女 董永年幼丧母,和父亲相依为命。天有不测风云,老父一病不起,董永为了医治父亲的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最后连给父亲买棺材的钱都没有了,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卖身葬父。 一个财主觉得他可怜,又见他诚实憨厚,便买下他。董

17、永用卖身所得的钱安葬了父亲,又为父亲守孝三年。三年孝满,他便履行卖身契约,到财主家当长工抵债。 他走到一棵老槐树下,遇到了一名女子,女子非常同情他的不幸遭遇,表示愿意嫁他为妻,并与他一起去财主家抵债。财主说若能织出三百匹细绢,就可让董永赎身回家。那女子心灵手巧,一个月便将三百匹细绢织成,董永得以提前偿债赎身。 董永兴高采烈地带着妻子回家,就在他们经过当初相遇的老槐树时,突然狂风大作,原来是天兵天将奉旨捉拿七仙女。而那女子就是天上的七仙女,听闻董永的事情被他感动,是特意来帮助董永的。七仙女不忍丈夫无辜受害,只得以实情相告,怀着悲愤的心情,返回了天庭。 孝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们敬佩卖身葬

18、父的董永,所以给董永的故事增加了仙女相助的情节,著名的黄梅戏曲天仙配,便是以此创作的。据说,湖北省孝感市就是董永与七仙女相见和分别之处,市名“孝感”即由此而来。 如今,孝顺这种传统美德被很好地流传下来,这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幸事。有一点可以肯定,一个懂得孝顺的人,一定会得到人们的喜爱。愿这种美好传统世代相传。(1)用加点的词语造句。财主说若能织出三百匹细绢,就可让董永赎身回家。 (2)孝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董永的孝顺表现在 (多选)A.为父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B.卖身葬父。C.与七仙女结为夫妻。D.为父亲守孝三年。(3)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 作用。A.点明中心B.概括主要内容C.过渡(

19、4)读了短文,你知道湖北孝感市“孝感”名字的来历吗?写一写。 (5)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为后世所传颂。在现代著名诗人、学者郭沫若先生笔下,牛郎、织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诗为证,这首诗就是 。A.乞巧B.天仙配C.天上的街市D.七仙女的故事(6)牛郎、织女每年七月初七可以相聚,董永与七仙女会以什么方式相聚呢?发挥想象写一写。 8阿凡提的三个鸡蛋 有个财主,在城里开了个饭馆。有一回,阿凡提在这家饭馆里吃了三个煮熟的鸡蛋,临走时一摸口袋,才发现身上忘了带钱。阿凡提只好向财主赔不是,并承诺下次经过这里时,一定送钱来还他。不要紧财主 说三个鸡蛋算得了什么以后再说吧过了半年,阿凡提又来到城里,急忙跑到这家饭

20、馆来还钱。 见了财主,阿凡提 问道:“上次我吃了三个鸡蛋,该给你多少钱呢?”财主从墙上取下一个大算盘,拨拉了半天才 说:“不多,不多,三个鸡蛋就算三百块钱好了。”“财主,你这是发昏了吗?”阿凡提 。“咦,这还算多吗?”财主 说,“要是我这三个鸡蛋没给你吃掉,早孵出三只母鸡来了。一只母鸡半年下三十个鸡蛋,三只母鸡要下九十个鸡蛋,九十个鸡蛋再孵成小鸡,你给我说说,该值多少钱!“ 阿凡提骂财主欺负人,财主反而到国王那儿告了阿凡提。 到了审案子的那一天,国王坐在殿上,专等阿凡提来,好重重地罚他。等呀等呀,等到下午才见阿凡提手里拿着一把铁勺来了。“你好大胆!”国王吼道,“你为何才来?”“我正忙着,”阿凡

21、提说,“我和邻居合伙种的两亩麦子明天就要下种了,我们正忙着炒麦种,才耽误了时间。”“哈哈!”国王和财主一起大笑了起来。国王说:“炒熟的麦子还能出苗吗?你这个大傻瓜!”“陛下啊,原来您也知道炒熟的麦子不出苗。”阿凡提说,“那么,请问陛下,煮熟的鸡蛋还能孵出小鸡来吗?”(1)在短文第2自然段的“”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核计,计数;打算,计划;作为,当作;作罢,不再提起;副词,总算。请给下面句中的“算”选择合适的解释。a.三个鸡蛋就算三百块钱好了。 b.三个鸡蛋算得了什么? c.咦,这还算鸟吗? d.算了,这件事不能怪他。 (3)在短文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内容。(4)分别

22、用一些词语来形容财主和阿凡提。财主: 阿凡提: (5)财主为什么当初不着急跟阿凡提要那三个鸡蛋的钱? (6)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分析】本语段选自课文猎人海力布,这篇课文是一篇动人的民间故事,课文先写海力布平时热心助人,然后写他救了龙王的女儿,龙王赠给他一颗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最后写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解答】(1)考查根据语段内容填空。通过对语段内容的阅读与理解可知,这段话先写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原来被救的人是龙王的女儿,她要报答海力布。她告诉海力布,她的爸爸有许多宝石,其中一颗含在嘴里,它的特别之处是:能够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不过,只

23、要你跟别人说了,就会变成一块石头。(2)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并回答问题。根据文中的“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回答问题。通过对这句话的理解,本提问题可按要求回答为:“实在”说明了“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于一个猎人的重要性,因此这句话要用兴奋的语气来读。故选A。“珍宝我倒不在乎”说明了海力布高洁的高尚品质。这句话是对海力布的心理描写,故选C。用这一描写人物的方法写自己在考场上的表现,如:当我打开试卷,看着眼前一道道熟悉的试题,心想,这些题目真是太简单了,我们平时都练习了多种不同形式的练习题,为了我们能有一个好成绩,老师们真是用心良苦呀。(3)考查对语段内

24、容的理解并从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文中的“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是小白蛇说的话,这些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为下文埋下伏笔,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原因。这样就能很顺利地写出海力布变成石头的缘故。故选题目中的AB项。故答案为:(1)小白蛇 龙王的女儿 报答海力布 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一块石头;(2)能听懂动物的话 A 高洁 C 当我打开试卷,看着眼前一道道熟悉的试题,心想,这些题目真是太简单了,我们平时都练习了多种不同形式的练习题,为了我们能有一个好成绩,老师们真是用心良苦呀。(3)AB。【点评】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海力布救的小白蛇是谁,小白蛇为了报答恩

25、人它对海力布说了什么。认真回答题目中的问题。2【分析】秦始皇建长城时,范喜良被抓去修筑长城,不久因为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穿寒衣,历尽了千辛万苦才终于来到了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孟姜女在长城上哭了三天三夜,忽然长城就此坍塌,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骸。【解答】(1)考查了对关联词的理解。结合句子之间的关系理解,通过阅读可知,两个句子之间是选择关系,可用“与其不如”连接。(2)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晴天霹雳:比喻突然发生的意外事件。天昏地暗:形容乌云密布或刮大风时飞沙漫天的景象。(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孟姜女只觉得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可知

26、,这个句子表现了孟姜女伤心绝望。(4)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概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结即可。熟读文可知,这个故事讲的是孟姜女的丈夫被抓到长城去做工了,他到长城去找丈夫,听说丈夫已死,孟姜女伤心过度,哭倒了一段长城,见到丈夫的尸骨。(5)考查了思维拓展。结合内容及积累理解,例:你们太伟大了,完成了那么浩大的工程,创造了世界奇迹,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的付出。故答案为:(1)与其 不如;(2)晴天霹雳 天昏地暗;(3)孟姜女只觉得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4)哭倒了一段长城,见到丈夫的尸骨;(5)你们太伟大了,完成了那么浩大的

27、工程,创造了世界奇迹,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的付出。【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3【分析】这篇短文讲了中秋节晚上,都林在灯下编竹箩筐时,从灯下走出一个美丽的姑娘,从此他们辛勤劳作,生活富足,慢慢地,都林懒惰起来,姑娘劝说让他做工,都林不听姑娘劝导,更加懒惰了,之后灯芯又开出一朵大大的红花,里面飞出一只五彩孔雀,驼着姑娘飞走了,之后都林把能卖的都卖了,生活一贫如洗,当看到和姑娘在一起时的绣花手帕时,都林后悔极了,流下了泪水。给我们的启示:勤劳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财富,即使生活富裕了,我们也不能只顾享受。【解答】(1)考查写反义词。“

28、懒惰”的意思是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故“懒惰”的反义词为“勤劳”。(2)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提取。文中“都林眼里看着,心里想着,眼泪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落在绣花手帕上”把“眼泪”比作“泉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都林的后悔。(3)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提取。从文中“白天他俩上山种田;晚上,一个编竹箩筐,一个绣花。两年以后,都林的茅草房变成了砖瓦大屋,仓里粮食满当当,栏里牛羊一大群”可知,都林和灯花姑娘生活幸福美满。(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中“慢慢地,都林懒惰起来。姑娘要和他去山上翻地,他推说脚痛。姑娘要和他在灯下做工,他推说眼疼。姑娘劝说:我们的生活不够好呀!我们还要加劲干啊!都林翻着一双白眼,哼

29、了一声,拿着鸟笼到别的寨子玩去”可知,她看到都林变得懒惰了,只会享受,却不愿劳动,内心很失望。(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他揭开席子,看见下面铺着两条绣花手帕。一条上面绣着稻谷满山满岭,像黄金一样发出闪闪的光,都林和姑娘在梯田里笑眯眯地收获稻谷。另一条上面绣着都林和姑娘在灯下笑眯眯地做工,一个编竹箩筐,一个绣花,仓里堆满了粮食,栏里关满了牛羊”“都林眼里看着,心里想着,眼泪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落在绣花手帕上。他后悔极了”可知,都林看到两条手帕后痛哭的原因是他想起和灯花姑娘在一起劳动的日子,很后悔没听她的劝告。(6)考查对人物特点的分析及发散思维能力。从文中“慢慢地,都林懒惰起来”“没有姑娘

30、劝导,都林更加懒惰了”可知,都林的缺点:生活富足后都林变得懒惰了,而且不听灯花姑娘的劝告。我会告诉他:即使生活富裕了,我们也不能只顾享受,“成由勤俭破由奢”勤劳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财富。故答案为:(1)勤劳;(2)都林眼里看着心里想着眼泪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落在绣花手帕上。(3)白天他俩上山种田;晚上,一个编竹箩筐,一个绣花。两年以后,都林的茅草房变成了砖瓦大屋,仓里粮食满当当,栏里牛羊一大群。(4)她看到都林变得懒惰了,只会享受,却不愿劳动,内心很失望。(5)C;(6)缺点:生活富足后都林变得懒惰了,而且不听灯花姑娘的劝告。我会告诉他:即使生活富裕了,我们也不能只顾享受,“成由勤俭破由奢”勤劳是

31、伴随我们一生的财富。【点评】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4【分析】语段选自课文牛郎织女,文段主要描写了牛郎是如何细心照这头老牛的,表现了牛郎的勤劳善良及与老牛的深厚感情。【解答】(1)考查了对中心句的辨析。中心句能体现语段的主要内容或主题,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阅读文段可知,这段话从老牛的吃草、喝水、休息、晒太阳、刷洗牛身、赶牛虻、刷草棚这些方面具体写牛郎对老牛的照看。故中心句为“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2)考查学生改写句子的能力。“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这句话是一个反

32、问句,改为陈述句,应把“怎么”和“呢”去掉,把“对得起”改为“对不起”,把问号改为句号。即为: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对不起它。(3)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句子“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可知,作者从老牛的吃草、喝水、休息、晒太阳、刷洗牛身、赶牛虻、刷草棚这些方面具体写牛郎对老牛的照看。说明了牛郎对老牛照看得很

33、周到。故答案为:(1)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2)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对不起它。(3)吃草 喝水 休息 刷洗牛身 刷草棚 对老牛照看得很周到。【点评】阅读这篇短文,注意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并作答文后提出的问题。5【分析】短文主要写了祝英台女扮男装与同窗梁山伯在书院共读书三年,毕业时倾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故事。【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病入膏肓: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文中指梁山伯病重。一命归天:指死亡。文中指梁山伯去世了。(2)本题考查对重点词

34、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十八相送”说明祝英台和梁山伯的情谊非常深厚。所以通过“十八相送”,我感受到了:祝英台和梁山伯的友情非常深厚,不忍分离。(3)本题为思路拓展题。我们要结合短文内容进行分析,答案不唯一,写出自己的想法即可,但要言之有据,不能偏离短文所表达的主旨中心。例:山伯啊,我们感情这么深,你为什么不来见见我呢?你为什么不等我呢?故答案为:(1)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文中指梁山伯病重。指死亡。文中指梁山伯去世了。(2)祝英台和梁山伯的友情非常深厚,不忍分离。(3)山伯啊,我们感情这么深,你为什么不来见见我呢?你为什么不等我呢?【点评】对于短文内容的掌握,都

35、是基于读懂短文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阅读短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多读,理解短文内容即可完成。6【分析】嫦娥奔月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王母娘娘送给丈夫后羿的一包不死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解答】(1)考查了字音。“百宝匣”的“匣”读音是“xi”,指收藏东西的器具,体型小,盖可以打开。“婆娑”的“娑”读音是“su”,有飘动、轻扬的意思。(2)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探听:打听的意思。周旋:指尽量拖延时间,和对方相持下去以等待有利时机。故结合句意和词意,“聆听”和“旋转”不合句子的意思,故划去。(3)考查了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让这样的人吃了

36、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这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为: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是要害更多的人的。(4)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后羿把西王母送给的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保管,但是让逢蒙知道了,于是趁后羿不在家威逼嫦娥交出长生不老药。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为了不让药被逢蒙抢去,不得已把长生不老药一口吞了下去。故答案为:(1)xi su;(2)聆听 旋转;(3)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是要害更多的人的。(4)面对逢蒙的威逼,嫦娥心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为了不让药被逢蒙抢去,不得已把长生不老药一口吞

37、了下去。【点评】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首先要从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再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然后再具体到句子描写的内容。这样就能正确地理解文段的内容。7【分析】本文写了董永家中非常穷。他父亲死后,董永卖身富家为奴换钱安葬父亲。等到去做佣人,在路上遇到七仙女,七仙女嫁给董永为妻子。七仙女一个月便将三百匹细绢织成,董永得以提前偿债赎身。在返家途中,来到了他们初会的槐荫地界,七仙女被天兵天将捉拿回天庭。后人就以这个故事创作了天仙配,弘扬孝顺这种传统美德。【解答】(1)考查了用加点的词语造句。“若就”表示假设关系,造句时注意。(2)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董永的孝顺表现在为父治病花光了所有的

38、积蓄。卖身葬父。为父亲守孝三年。故选ABD。(3)考查了对段落作用的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一般有:总结全文、点明中心、首尾呼应等。通过阅读可知,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点明中心的作用。故选A。(4)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从“据说湖北省孝感市就是董水与七仙女相见和分别之处,市名孝感孝感即由此而来”可知答案。(5)考查了知识积累。根据积累可知,这首诗就是郭沫若先生的天上的街市。故选C。(6)考查了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若我们不节约用水,最后一滴水就会是我们的眼泪。(2)ABD;(3)A;(4)据说湖北省孝感市就是董水与七仙女相见和分别之处,市名“孝感”即由此而来。(5

39、)C;(6)每年七夕节,老槐树会长成苍天大树,直入云雪,这时候董永沿着老槐树爬上天上,和七仙女就可以在天上团聚了。【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8【分析】本文通过讲述阿凡提智斗财主和国王的事情,告诉我们以智慧对付阴谋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提示语在前,“说”后面加冒号。提示语在中间,“说”后加逗号。提示语在后,“说”后加句号。第一个空格前引号,第二个空格逗号、后引号,第三个空格提示语的后面加逗号、前引号,第四个空格加逗号,第五个空格加句号、后引号。(2)本题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就是一个汉

40、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意义。多义字的多项意义之间并不是平等的、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有主次、常用和不常用、派生和被派生关系。“三个鸡蛋就算三百块钱好了”中的“算”意思是核计,计数,故选;“三个鸡蛋算得了什么”中的“算”意思是作为,当作,故选;“咦,这还算鸟吗”中的“算”意思是作为,当作,故选;“算了,这件事不能怪他”中的“算”意思是作罢,不再提起,故选。(3)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快速浏览全文,掌握全貌,根据前后文意思的衔接,写出财主以及阿凡提在说话时候的神态。(4)本文主要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我们可以通过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侧面描写以及事件分析人物形象。通过财主在阿凡

41、提来还三个鸡蛋的钱所说的话,财主从墙上取下一个大算盘,拨拉了半天才阴险地说:“不多,不多,三个鸡蛋就算三百块钱好了。”“咦,这还算多吗?”财主凶恶地说,“要是我这三个鸡蛋没给你吃掉,早孵出三只母鸡来了。一只母鸡半年下三十个鸡蛋,三只母鸡要下九十个鸡蛋,九十个鸡蛋再孵成小鸡,你给我说说,该值多少钱!”我们可以看出财主贪婪、诡计多端、狡猾、阴险。“我正忙着,”阿凡提说,“我和邻居合伙种的两亩麦子明天就要下种了,我们正忙着炒麦种,才耽误了时间。“国王啊,原来您也知道炒熟的麦子不出苗。”阿凡提说,“那么,请问陛下,煮熟的鸡蛋还能孵出小鸡来吗?”通过这两段阿凡提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阿凡提聪明、机智、聪慧

42、、足智多谋。(5)本题考查了文本提取信息和理解能力。通过后来阿凡提还鸡蛋钱时财主的反应,我们可以判断出财主计划敲诈阿凡提,妄想用三个鸡蛋从阿凡提身上榨取更多的钱。(6)此类题目,一般不设统一答案。学生作答时,只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意清晰明了,语序合理通顺即可。例如我明白了:以智慧对付阴谋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故答案为:(1)“不要紧,”财主冷笑地说,“三个鸡蛋算得了什么,以后再说吧。”(2)a.; b.; c.; d.。(3)冷笑着 不好意思地 阴险地 吃了一惊 凶恶地;(4)贪婪、诡计多端、狡猾、阴险;聪明、机智、聪慧、足智多谋;(5)因为财主计划敲诈阿凡提,妄想用三个鸡蛋从阿凡提身上榨取更多的钱。(6)我明白了:以智慧对付阴谋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点评】对于短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短文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多读,理解短文内容即可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