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三文言词语释义第一部分 语文知识积累1.2019杭州根据下图,推测“杳”字的意思。(2分)答案杳:日在木下,表示昏暗。解析本题考查看图解字的能力。先读图,分析“旦”“東”“杲”字的结构和含义,弄清楚“日”指太阳,“杳”为日在木下,表示太阳落在树木下,天色已昏暗。结合这番分析,仿照前三个字先结构,后字义的形式,把“杳”解读出来即可。注意这一系列的字都与“日”有关,所以解读“杳”时要注意以表述“日”为主。2.2019湖州填空。(2分)潜心探汉字,“国”里有乾坤“或”是“國”的本字。字源解说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口,郭也。一,地也。说文解字(1)根据以上提示,甲骨文=+,“戈”与“口”两
2、者结合表示的意思是。(1分)答案(1)用武力护卫城邑、疆域解析本题考查结合造字法解读字义。先读懂题目要求,然后分析上面关于“或”的本字、造字法、各个部分的意思。接着回到题目,分析“戈”与“口”组合的意思,明确“戈”代表武器,引申指武力;“口”,郭也,指城郭。而“或”是“國”的本字,是“邦也”,由此确定“戈”与“口”的结合为:用武力护卫城邑、疆域。(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国”字的义项有:国家;周代诸侯国及汉以后王或侯的封地;国都,京城。穿井得一人中“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的“国”的意思是。(填序号)(1分)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先弄清“国”的三个义项,然后分析出自穿井得一人中的“国人
3、道之,闻之于宋君”一句,明确意思为:居住在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由此推知“国”为“国都”,答案选。3.2019宁波解释下面材料中加点的字。(3分)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B.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徐祯稷耻言)C.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与鲍春霆)(1)作:(2)善:(3)过:答案(1)兴起(2)好(3)错误,过失解析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语。(1)此为课文大道之行也中的注释,难度不大;(2)“善”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一致,解释为“好”;(3)结合具体的语
4、境“功不独居,过不推诿”可知,“过”与“功”是相对的,所以解释为“错误,过失”。4.2018绍兴、义乌 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6分)(1)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居:将:策:食:作:再:答案 经过 带领 用马鞭驱赶 同“饲”,喂 鼓起 第二次解析此题考查“居”“将”“策”“食”“作”“再”的意思,其中“将”“策”是名词作动词;“食”是通假字,“再”是古今异义,要注意识记和积累。5.2018湖州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1)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善
5、:(2)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张衡应问)患:(3)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小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答案(1)好(2)担心,忧虑(3)当作,作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患”,与现代汉语的意思有区别。6.2018衢州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将军宜枉驾顾之B.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C.陶后鲜有闻鲜妍明媚D.邹忌修八尺有余讲信修睦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A项“顾”都是“拜访”的意思;B项第一个“亡”是“没有”的意思,第二个“亡”是“逃走”的意思;C项两个“鲜”分别是“少”和“鲜艳”的意思;D项“修”分别是“身高”和“培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