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鹧鸪天桂花永遇乐(落日熔金)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1新授李清照词二首鹧鸪天桂花永遇乐(落日熔金)2复习李清照词三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3了解李清照其人、其词 4归纳李清照词的创作之路 5归纳李清照词的主要内容和常用表达技巧 6熟读并背诵这五首词鉴赏李清照词常用的表达技巧: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议论、融情于景等表达方式拟人、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化用、用典、叠字等语言技巧对比、以乐景衬哀情等表现手法鹧鸪天桂花李清照 1暗淡轻黄体性柔,2情疏迹远只香留。3何须浅碧轻红色,4自是花中第一流。5梅定妒,菊应羞,
2、6画阑开处冠中秋。7骚人可煞无情思,8何事当年不见收。倒装句名列第一写入作品倒装句序号 明手法析应用说效果910115拟人、对比(和桂花相比)梅花一定妒嫉,菊花自当羞惭。6化用6-7用典突出桂花高洁品格。“画栏开处冠中秋”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画栏桂树悬秋香。”最后三句,写屈原对桂花不了解,没有情意;他在离骚中赞美那么多花,偏偏没提到桂花。侧面表现作者对桂花的崇敬珍重之情。赞美桂花淡雅高洁的品格。六意象 12 桂花:13 梅:14 菊:15 骚人:七意境 16色淡光暗,却,像一位恬静的淑女:自有其独特的动人风韵。情怀疏淡,远迹深山,却,犹如一位隐君子:自有其高尚的情操。八形象 17 一种,情
3、疏迹远,香飘人间;秉性柔和,的桂花。九主题 18用拟人、化用、等手法,描写桂花体态外貌,对比,抱怨没有提到桂花。表达对桂花崇敬珍重的赞美之情,表达自己不为人赏识却坚定自信,不同流俗的情怀。淡雅高洁。高洁。秉性柔和香飘人间色淡光暗风韵动人对比用典梅花菊花屈原崇高淡雅隐逸。诗人,指屈原。【第1题】一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上片写了什么?用意是什么?答:上片运用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描写桂花的的以及体态;表现桂花的品格。【第2题】二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下片写了什么?用意是什么?答:下片运用拟人、对比、化用、用典等表达技巧;和桂花相比,梅花一定妒嫉,菊花自当羞惭,“画栏开处冠中秋”化用李贺“画栏桂
4、树悬秋香”,屈原在中也没有提到桂花;赞美桂花的品格,表现作者对桂花的之情。颜色轻柔高洁金铜仙人辞汉歌离骚淡雅高洁崇敬珍重永遇乐(落日熔金)李清照 1落日熔金,2暮云合璧,3人在何处。4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5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6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7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8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9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10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转眼省略句、倒装句序号 明手法析应用说效果1112131-2比喻 把落日比喻为熔化的金水,把暮云比喻为碧玉。1-10对比10以乐景衬哀情表现元夕绚丽的暮景。把汴京的昔日繁华与今天
5、眼前的国破家亡相对比。独自从帘儿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表现昔盛今衰和孤寂悲凉之感。反衬自己的孤寂悲凉。六意象 14 落日、暮云:15 柳叶、梅花落:16 香车宝马、翠冠、捻金雪柳:七意境 17 欢乐的气氛,安定美好生活的回忆。八形象 18 一个面对国破家亡,蓬头霜鬓的老妇。九主题 19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描绘描绘元宵佳节的欢乐,回忆汴京的元宵盛况,表现之痛,之情。淡淡的悲凉之景。春日来临。元宵佳节形容憔悴以乐景衬哀情国破家亡孤寂悲凉名贵的车马首饰,奢华生活。【第3题】一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上片写了什么?用意是什么?答:上片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把比喻为熔化的金水,把暮云比喻为。表现绚
6、丽的暮景。【第4题】二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下片写了什么?用意是什么?答:下片运用对比、以乐景衬哀情等表达技巧;把汴京的与今天眼前的国破家亡相对比,自己独自从帘儿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表现国家,反衬自己的。落日璧玉元夕昔日繁华昔盛今衰孤寂悲凉你在这里青州 汴京章丘1084年,李清照诞生于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市)明水镇。1102年与长三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结婚,生活安定优裕。1107年移居青州。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与丈夫南渡江宁。1129年丈夫卒于建康,饱受打击。1131年赴山阴(浙江绍兴)。1132年至杭州,再嫁张汝舟,数月后离异。1151-1155年之间流落浙江衢州一带以卒。
7、建康(南京)杭州衢州约1099年十六岁处女作,汴京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约1102年汴京鹧鸪天桂花约1107年青州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约1129年建康永遇乐(落日熔金)约1131年绍兴声声慢(寻寻觅觅)绍兴1早期生活2结婚前后3南渡江宁4中年困顿5晚年漂泊复习:李清照词三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第5题】读一读,思考:这首词写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答: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运用行动描写、场面描写等表达技巧;描写了溪亭玩醉,急切回舟,等几个片断;表现了词人、的野
8、逸之气。误入藕花惊起鸥鹭纯洁天真青春年少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第6题】读一读,思考:这首词写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答: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运用融情于景等表达技巧;写了词人与丈夫离别之后,秋无所寄,独上兰舟,思念情深的情景;表现词人的心境。赵明诚凄凉独处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
9、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第7题】读一读,思考:这首词写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答:声声慢寻寻觅觅运用叠字、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表达方式;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而产生的、的心绪、动荡不安的心境。国破家亡天涯沦落孤寂落寞悲凉愁苦四、归纳,小结【第9题】归纳:李清照词的创作之路。用红色线条,按时间先后顺序,在地图上标上序号,并划出这五首词的写作路线图。你在这里青州 汴京章丘1084年,李清照诞生于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市)明水镇。1102年与长三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结婚,生活安定优裕。1107年移居青州。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与丈夫南渡江宁。1129年
10、丈夫卒于建康,饱受打击。1131年赴山阴(浙江绍兴)。1132年至杭州,再嫁张汝舟,数月后离异。1151-1155年之间流落浙江衢州一带以卒。建康(南京)杭州衢州约1099年十六岁处女作,汴京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约1102年汴京鹧鸪天桂花约1107年青州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约1129年建康永遇乐(落日熔金)约1131年绍兴声声慢(寻寻觅觅)绍兴 【第9题】归纳:李清照词的主要内容。答:少妇闺思,故土身世:品格,青春。思念情深,。,悲凉愁苦。,昔盛今衰。,动荡不安。高洁纯洁凄凉独处孤寂落寞国破家亡天涯沦落 【第10题】归纳:李清照词常用的表达技巧。1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议论、融情
11、于景等表达方式。比如:鹧鸪天桂花描写桂花的的以及体态;表现桂花的品格。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描写了溪亭玩醉,急切回舟,误入藕花,等几个片断;表现了词人、的野逸之气。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运用融情于景等表达技巧;写了词人与丈夫离别之后,秋无所寄,独上兰舟,思念情深的情景;表现词人的心境。声声慢寻寻觅觅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而产生的、的心绪、动荡不安的心境。颜色轻柔高洁惊起鸥鹭纯洁天真青春年少赵明诚凄凉独处国破家亡天涯沦落孤寂落寞悲凉愁苦 2拟人、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比如:鹧鸪天桂花中,和桂花相比,梅花一定妒嫉,菊花自当羞惭;赞美桂花淡雅的品格。永遇乐(落日熔金)把比喻为熔化的金水,把暮云比喻为。表现绚丽的暮景。3化用、用典、叠字等语言技巧。比如:鹧鸪天桂花“画栏开处冠中秋”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画栏桂树悬秋香”,屈原在中也没有提到桂花;赞美桂花的品格,表现作者对桂花的之情。声声慢寻寻觅觅起句一连用七组叠字,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表现词人伤心之极,低声倾诉,的愁绪。高洁落日璧玉元夕离骚淡雅高洁崇敬珍重忧伤满怀 4对比、以乐景衬哀情等表现手法。比如:永遇乐(落日熔金)把汴京的与今天眼前的国破家亡相对比,自己独自从帘儿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表现国家,反衬自己的。【课后作业】熟读并背诵这五首词。昔日繁华昔盛今衰孤寂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