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军行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都是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诗体多用易于入乐的七绝。和高、岑多用七言古诗不同。他的从军行向来被推为边塞的名作。知识点:边塞诗主题之一:战争连年不止的哀怨和思念故乡亲人的凄苦。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王翰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陈陶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高适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李益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其一)抒情:其一: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的妻子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其四: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烽火城
2、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这两首诗在抒情上各有什么特色?这两首诗在抒情上各有什么特色?在环境与心理描写上又有什么异同?在环境与心理描写上又有什么异同?同:都有悲凉的意味异:其一侧重写环境的凄凉孤独,通过写羌笛之音,从听觉方面抒发思乡之情,心理描写上采用虚写方式,以想象写情。其四侧重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心理描写上采用实写方式,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慷慨悲壮的激情。鉴赏要点:1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22、把握时代特征,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把握时代特征,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33、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
3、想。、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边塞战争诗一、简要介绍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汉魏六朝-隋代始兴-唐(黄金时代)思想内容: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边塞风光边塞风光)。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王维少年行四
4、首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注意点:不同时代的边塞诗有不同的思想感情,同一时代的边塞诗也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应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盛唐边塞诗派的出现,开拓了我国古代诗歌题材的一个广阔的领域,表现了盛唐时期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当然,我们今天所指的边塞诗,范围要大一些,凡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都归为这一类。关于边塞诗边塞诗的意象一是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二是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边塞诗的表现手法边塞诗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喻、夸张、对比、烘托、用典、白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