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愚人故事悟智慧人生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字词,了解百喻经的相关知识。2、把握文意,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寓意。3、联系生活经历,探讨寓言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二、走近作品1、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一部佛教经书,南朝萧齐时天竺(古印度)僧人求那毗地译,共四卷。2、因为佛教的义理玄微,一般人难以理解,所以佛教就通过各种譬喻,将经书中那些艰涩难懂的教义,化做浅显易懂的故事,使人容易接受。3、百喻经的譬喻影响很大,很多寓言故事流传至今,像“盲人摸象”“空中楼阁”“水中捞月”等寓言故事,妇孺皆知。三、正文学习1、观看视频注意视频中出现的关键词。2、根据关键词,将你所看到的视频内容概述为一个故事。小组
2、讨论后发言。(2分钟)发言要求:1.语言表达简练,准确,流畅。2.举止大方,声音洪亮。3.讲述时不能拿教材或辅导书。3、解释重点字词、句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4、思考:这个故事与佛教有什么关联?它譬喻佛教的什么教义?(从原文找答案)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5、总结:这则故事的寓意是什么?凡事恰到好处时才能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过犹不及)6、你
3、有没有“过犹不及”的经历,请你举个例子说明。吗啡吗啡作为麻醉剂使用,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对一切疼痛均有效,在战场上救了很多人。但是,使用吗啡3天即产生耐药性,7天就可以上瘾,救命药变毒药。2、思考:你觉得这个人的做法可取吗?请你评价一下。(结合自身例子)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人常常有这种心理。有的人觉得做某件事情太难了,就干脆不做,浅尝辄止。哪知道渴了就应该喝,能喝多少是多少,没有人要求你全部喝完。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做好眼前的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我们可以制定长远的目标,但不能因为目标太远而放弃一切努力。2、假如你是买炭者,当你知道这是沉香木时,你会不会购买?你会有什么样心理和神态?请发挥你的想象,描写当时场景。寓意不随波逐流不急于求成不盲目效仿大学生就业一出校门就想空手当大官、当老板,不愿意沉下心来付出。可,如果不夯实基础、沉淀经验、淬炼自己,梦想又如何轻易实现?所以,急于求成是空想,脚踏实地才是梦想。事例四、课堂小结佛教哲学,从本质上讲是唯心主义的,是不科学的。但是,含英咀华,弃除糟粕,我们还是能够从禅语中寻觅到一些人生智慧。禅是一把拂尘,拂去心中的尘埃;禅是一片阳光,照亮心灵的暗角。作业1、完成导学案上的“小试牛刀”一题。2、完成百喻经上另外三则寓言故事的翻译,并结合社会现实或人生经历搜集相关素材,以便下节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