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见梁惠王 (7) .ppt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45436 上传时间:2025-11-0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见梁惠王 (7)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见梁惠王 (7)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见梁惠王 (7)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见梁惠王 (7)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见梁惠王 (7)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见梁惠王 (7)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见梁惠王 (7)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见梁惠王 (7)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见梁惠王 (7)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见梁惠王 (7)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见梁惠王 (7)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见梁惠王 (7)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见梁惠王 (7)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见梁惠王 (7)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见梁惠王 (7)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见梁惠王 (7)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孟子见梁惠王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散文集。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合在一起称“四书”。语录体论语大学中庸1、知识目标: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自主翻译文章2、能力目标:分析文章层次,梳理文章脉络3、情感目标:了解孟子的义利观,培养积极健康的义利观重点和难点:1、重点:领悟孟子的仁义思想。2、难点:讨论孟子仁义思想的现实意义。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自读文章,把握文章字、词、句,划记不懂之处。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2.解多义自主学习小检测 1.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2.苟为后义而先利,

2、不夺不餍 3.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合作探讨 1、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 核心是什么?2、孟子见梁惠王给他开出什么治国良药?本文思路是什么?请分析。3、孟子是否要人们完全不考虑“利”,放弃“利”呢?说说你对孟子的义利观的理解。4、联系现实讨论:现实生活中人们如何对待义与利?思考题:1、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 核心是什么?利2、孟子见梁惠王给他开出什么治国良药?本文思路是什么?请分析。仁义(1)、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仁义(2)、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弑君、犯上(3)、正面阐述“义”的好处:孝亲、忠君(4)、再次强调论点,义先于利。3、孟子是否要人们完全不考虑利”,

3、放弃“利”呢?说说你对孟子的义利观的理解。“重义”只是以义为上、先义后利、以义求利,并非不言利,也不轻利。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孔孟看来,只顾追求利,会使人忽略对道德的完善和追求,使行动失去准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司马迁说自己读孟子见梁惠王,常常感叹不已:利实在是天下大乱的原因啊!(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朱熹孟子集注说的好:“君子不言利并不是完全不想利,只不过不唯利是图而已。孟子之所以说的那么坚决,是因为当时的人唯利是图不知世上有”仁义“二字,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

4、,此圣贤之心也。”孟子主要把“仁”看作是人心理上一种应有的“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尽心下)的道德品性。而“义”,孟子主要把它看作是人在生活中应遵循的,一种行为标准,一种道德规定。“利”在孟子的思想学说中主要指实实在在的利益、好处,可以说相当于我们现在通用的“利益”4、联系现实讨论:现实生活中人们如何对待义与利?在春秋战国时代,犯上作乱多,原因是对私利的追求。而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将私利理解宽泛些:个人的利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且和国家集体利益方向大体一致,追求就合理。不过在如今市场经济大潮中,利在人们心目中多指物质利益,同时忽略了精神追求,忽略了道德完善,这样虽有钱,但精神空虚,甚至损人利己。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学学孔孟对利的理性认识,并适应时代的需要,用道德约束人们对利的追求。布置作业写一篇随笔:都是名利惹的祸也谈孟子义利思想的现实意义(5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