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第三课暮江吟课文导入同学们,我们在一年级学过一首诗叫草,谁来背一背?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们还记得吗?课文导入暮 江 吟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课文背景暮江吟这首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
2、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学习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诗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学习古诗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3、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4、通过小练笔加深读对古诗的理解。字词积累暮(m)残(cn)铺(p)怜(lin)课文讲解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课文讲解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残阳:傍晚的太阳;瑟瑟:这里指青碧色。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课文讲解课文讲解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可怜:可爱;真珠:即珍珠。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课文讲解课文讲解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来到这深秋傍晚的江边,领略到这安静的、优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拓展练习你能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做一首新诗,或画一幅简笔画吗?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仅学诗、吟诗,还做诗、做画,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希望课后同学们能收集白居易的诗,我们下节课交流。课后练习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把喜欢的诗句抄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