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声声慢》 学案 苏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39576 上传时间:2025-11-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声声慢》 学案 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声声慢》 学案 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声声慢》 学案 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声声慢 学案 苏教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个人生活遭遇和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2、理解这首词巧妙的铺叙手法,借助意象抒发思想感情。3、在诵读、品味得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二、个人遭遇: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早期生活优越,婚姻美满。父亲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和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后,他们夫妻流域南方,不久赵明诚病死,接着书画、金石尽失,李清照境遇孤苦。她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始终无安身之所,过者动荡无定的生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三、学习内容:1、熟读并背诵诗歌2、李清照(1084-约1151)

2、,宋代著名_派女词人,号_居士。父李格非是著名的学者,夫赵明诚是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李清照的词自成一家,被称为“_体”,词作有_。论词方面提出了“_”之说。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_,明快亮丽,如如梦令;南渡之后,则多悲叹身世,_。声声慢正是其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3、请同学们划出整首词直接抒情的句子。 4、整首词除了运用直接抒情外,更多的是在间接抒情,通过一些意象来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词人还借助哪些意象传达出这种愁苦的心境? 声声慢当堂练习案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十四

3、个字被誉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你赞同吗? 2、 结合词人的身世来看一看她到底有哪些愁苦呢? 3、词人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抒发出这种感情的? 4、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一词,回答词后问题。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雨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声声慢当堂练习案答案1、连用七组叠词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的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

4、从内容上来看,实分三层,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寻寻觅觅”,这是她的动作,她在寻找什么?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心中若有所失,想要抓住点什么,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所得到的只是空虚,感到“冷冷清清”,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情,由外而内。接着“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文情并茂地描写了女主人公凄苦无言的凄凉心情。2、国破家亡、丧夫之痛、颠沛流离。3、采用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4、同意这种看法。在词人笔下,抽象的东西“愁”竟然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波逐流,还可用船来承载,作者化抽象为具体,想象新颖真切,极形象的书写出了内心的苦闷和忧愁之深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