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课时练1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84923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课时练1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课时练1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课时练1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课时练1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课时练1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课时练1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课时练1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课时练1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课时练1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课时练1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课时练1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课时练1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课时练1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课时练1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课时练1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课时练1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课时练1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课时练1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课时练1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练1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狂刷小题分层练基础达标练12022江苏省扬州市期末考试光明日报1978年5月发表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中指出:“他们(革命导师)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毫无偏见。”这是强调()A坚持“两个凡是”的观点B遵循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C制定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D坚定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22022广东省广附、广外、铁一联考有外国学者认为,从“解放”的角度看中国的发展,1949年实现了政权的更迭,而真正意义的解放则要归功于1979年。此处的“真正意义的解放”指的是()A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指导

2、思想C生产力发展束缚得到解放D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32022山西省期末考试1984年11月,邓小平会见外宾说:“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使我们对进行全面改革增加了信心,也给我们进行全面改革创造了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A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性质B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C奠定了城市改革的基础D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42022江苏省镇江市期末考试如图是深圳国民生产总值发展的示意图,图中数据变化主要得益于()A全面实行包产到户政策B引进外资技术扩大出口C实施“走出去”的战略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1982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改

3、变了过去“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多少”的状况,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还积极寻找经营门路,开拓新的市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B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62022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期末考试199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达到3.5334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4%。这主要得益于()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B“大跃进”运动的推行C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72022山东省滨州市期末考试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1978年12月关于真理标准问

4、题讨论在全国展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B20世纪80年代初,“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C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我国宪法与时俱进8.2022浙江省金华期末考试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对“亲、诚、惠、容”四字箴言做了具体阐述,大体可以概括为“睦邻友好,诚心诚意,互利互惠,倡导包容”。这四字箴言针对的是中国同()A周边国家关系B非洲国家关系C世界大国的关系D欧洲、拉美的关系高考适应练92021山东高考,9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79年新年社论把

5、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的高频词汇包括()A中国人民侵略中国美帝国主义B合作改造农业生产先进C技术现代化先进科学D开放稳定企业改革102021湖北高考,101981年,中国女排经过顽强拼搏勇夺第三届世界杯冠军。亿万人民通过电视机、收音机收看、收听了这一盛况。女排夺冠后,很快收到数万件海内外的贺信、贺电。全国各地群众纷纷表示,要以女排为榜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由此可见()A电视机在家庭普及B女排精神激励国人C排球运动推广全国D体育强国梦想实现112020天津高考,8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

6、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A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B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D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122020天津高考,9有经济学家认为,按照国际工业经济一般的衡量标准,中国从1953年到1991年,用38年时间就达到或接近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这一时期()A经济建设不断推进B对外开放日益扩大C市场经济逐步完善D城乡差别显著缩小132020北京高考,10如表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

7、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着力于()通过年份文件名称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0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5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200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A.加强政治制度建设B发挥舆论监督作用C探索民主管理机制D完善相关法制体系142019海南高考,131988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涌向海南,仅半年时间到海南求职的人数竟高达20万,形成中国当代史上极为壮观的人才流动大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自由贸易区在海南落地B海南经济发展成绩显著C中国加快对外开放步伐D国有企业改革全面铺开1520

8、19浙江卷4月,15邓小平同志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该讲话的意义在于()A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B标志着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完全形成C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D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素能培优练162022黑龙江省龙西北地区八校联考1978年,中国不但多次邀请外国首脑来中国访问,而且中国领导人也纷纷出国访问。这一年,仅副总理和副委员长以上的领导人,就有13位先后21次出访,访问的国家达51个。这一现

9、象()A推动了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B表明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发展C实现了与西方关系的正常化D体现了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172022江苏省常州市期末考试1979年初,有中央领导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中有计划按比例部分是基本的、主要的;根据市场供求变化的部分,即带有“盲目”调节的部分,是次要的但又是必须的。这种看法()A夸大了市场的调节作用B指出了国企改革的必要性C仍固守着计划经济思维D理清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182022福建省漳州市期末考试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着灯”。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经营和分配方式变化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10、C农村生产工具的改变D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192022山西省怀仁市期末考试1979年7月,我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颁布了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发布()A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B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C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D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202022江苏省无锡市期末考试1980年4月14日,英国卫报刊登了一幅来自中国的新闻照片,那是上海的一家照相馆的橱窗,里面挂了一件西装;贴着一个牌子,牌子上面写着:“这里出租西服”。由此可以看出()A经济特区建设成效明显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对外开放引发价值观念改变D企业经营自主

11、权逐渐扩大212022广东省广附、广外、铁一期中联考下表是19861992年中国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表(人民币:元)根据数据变化可推知,当时()年份农民居民实际收入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指数1986年410.321068.6912.601987年445.971174.6812.641988年491.691224.2712.491989年536.221465.7612.731990年667.621897.2912.841991年700.042044.2612.921992年750.352287.5213.05A.城乡经济实现了协调性发展B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C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成为必然D农村存在大

12、量贫困人口222022安徽期末考试1987年,两岸同胞长达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后,往返于两岸之间的人员累计达1.23亿人次(数据截至2017年年底)。两岸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展开交流和合作。这种状况()A推动了两岸民间交流的全面展开B彰显了“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C增强了两岸友好交往的民意基础D说明海峡两岸已不存在制度差异232022广东省广州市八区联考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上变化是()A国际形势不断缓和的结

13、果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C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D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结果242022福建南平考试2019年4月至今,全国超过24个省的500多名县长、副县长走进直播间,通过在线视频与短视频方式,向消费者推销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反映了()A人们对直播带货广泛认同B互联网技术超过前代C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影响D信息技术普遍被应用课时测评提能力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2广东省汕头市期末考试20世纪70年代末,一些人认为,责任制只是包干到户一种形式。包干到户就是“土地还家”、平分集体财产、分田单干。这一看法()A肯定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B主张恢复

14、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C否定了农村经济改革的必要性D忽视了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的事实22022湖北省十堰市期末考试新中国成立以后,住房曾长期作为民生品被纳入福利体系,其建设和分配由政府统包。改革开放以后,住房的投资品属性日益显著,房价快速上涨。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国()A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建立B住房需求有了显著性增长C经济体制有了明显变化D政府减少了对房价的干预32022天津市滨海新区期末考试20世纪80年代,在山西太原的一些农村牲口的价格猛涨,“原来一匹大牲口不过一千元,小毛驴只卖三四百元,后来大牲口涨价到一千五百元,小毛驴更时兴,涨到了八百元以上。”这主要是因为()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人民

15、公社化运动的持续推进C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D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的结果42022安徽省池州市期末考试1985年,国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具体做法是企业上缴利润增长1%,职工工资总额可相应增长0.3%0.7%。1956年以来30年固定的工资制度开始出现变化,这一变化()A颠覆了旧有分配制度B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C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D促进了产权制度改革52022广东省佛山市期末考试1980年,深圳开发了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深圳市提供土地使用权,香港商人投资建设并在香港出售,最终收益深圳市占85%、港商占15%,中国第一家房地产公司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也成立了。这反映了

16、当时中国()A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B国企改革从房地产业开始C在改革中不断探索经济体制D市场经济已成为社会共识62022湖北省荆、襄、宜七地联考1983年4月,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其中第一条规定:凡有盈利的国营大中型企业,均根据实现的利润,按百分之五十五的税率交纳所得税。企业交纳所得税后的利润,一部分上交国家,一部分按照国家核定的留利水平留给企业。这说明当时 ()A企业改革进入深水区B国有企业改革正逐步进行C市场经济体制已确立D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72022江苏省扬州市期末考试1982年常州被国务院设为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在企业推行经济责任制,把企业与政府、集体、个人

17、的经济责任环环紧扣起来,同时将经济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这主要是为了()A强化政府对企业管控B增强国有企业活力C变革企业所有制性质D确立市场经济体制82022广东省广州市八区联考期末考试改革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两权分离”。2016年,国务院决定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这一变化()A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B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C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D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92022广东省惠州市检测1998年,国务院将“国家计划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发展计

18、划委员会”,2003年又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开始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将“计划”改为“规划”。这反映了我国()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B社会经济快速发展C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突破D对外开放逐步扩大102022北京市西城区期末考试200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5097亿美元,2004年突破1万亿美元,2007年再破2万亿美元大关,2011年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实现这些重大突破主要得益于()A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C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12022浙江省衢州市考试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我们

19、寄希望于一千七百万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我们认为,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这表明()A海峡两岸的民间交往不断扩大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正式提出C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有所调整D“九二共识”得到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拥护122022浙江绍兴市期末考试1984年,邓小平会见香港人士时说:“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他意在强调,祖

20、国统一()A只能通过和平方式完成B属于中华民族内部事务C必须立足现实顺势而行D取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132022浙江绍兴市期末考试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途经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几千公里,历时一个多月的行程中,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边调研视察,一边发表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新观点,后来被统称为“南方谈话”。这一谈话()A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B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C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D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42022福建省宁德市期末考试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B中国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21、国家C中国跻身于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D中国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已经形成152022山西省太原市期末考试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迈进,太原市“南移西进”不断扩张,打造“一主一副多组团”的城镇空间结构;建设以新能源汽车、航空新材料为主要产业的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非农人口大幅增加;以地铁开通为代表的城市交通运营走向网络化。这说明改革开放()A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B推动信息化发展提速C大幅度提升综合国力D促进城市化进程加快162022安徽省池州市期末考试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利用通用药物研究软件CPMD作青蒿素的抗疟研究,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上实现了青蒿素的抗疟反应过程的数值模拟,对进一步改造青蒿素创制新药,提供

22、了宝贵的依据。这说明()A科学研究必须依靠计算机平台B计算机模拟可以代替科学实验C利用计算机可以生产新的药物D计算机技术助推新技术的研发二、非选择题172022浙江省衢州市考试(15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土地政策经历了数次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状态,农业生产跌至谷底,这就决定了党和政府必须把恢复国民经济作为当时的主要任务,把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作为基本目标。当时在我国农村地区占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约占有全国80%的土地,而占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全国20%的土地,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改变现状。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通过

23、。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大陆基本完成。这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意义,也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经过1953年开始的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根本转变。摘编自程文朝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溯源及当代成就材料二1958年,全国又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但运动脱离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六七十年代,农业生产举步维艰。1978年,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创造出“包干到户”的尝试,其他一些省份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安徽、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在推进实行联产到组等责任制的同时,也开始试行包产到组。这些大胆的尝试,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对于新的责任制形式,中央明文规定,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

24、田单干,只有因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可以实行包产到户,一般并不加以提倡。1980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改革实践,同年,中共中央指出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在中央的支持下,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整理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实行土地改革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简述土地改革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8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推进过程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关于农村土地政策的制定,你可以总结出哪些历史经验?(7分)182022山东省德州地区十校期中考试(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5、材料新中国外交发展概况简表时间发展概况19491959年新中国提出了以“三大外交政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内容的一系列外交理念、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同32个欧亚非国家正式建交,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建交高潮。19601968年外交工作重点逐步转向反对美苏霸权主义,发展同周边国家和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以及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60年代迎来了以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第二次建交高潮。19691978年毛泽东提出了联美抗苏“一条线”战略,外交政策出现了大调整和大突破。这一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得到恢复,中美、中日关系先后实现了正常化。19791989年邓

26、小平将这一时期外交的指导思想归纳为“两个重要的转变”,“一个是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一个是根据这个判断相应地调整对外政策。”中美关系总体平稳,中苏关系正常化,与发展中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建交国总数上升到137个。19902002年坚定不移地“走出去”,继续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与大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支持和援助发展中国家,推进以联合国为重点的国际组织的多边活动,参与创建并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外交进程。新中国建交国发展到160余个。20032012年提出以“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和“建设和谐世界”为核心的外交理念。与西方发达国家加强战略

27、对话;全面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高度重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2013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与时俱进,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交往格局更加丰富完整。新中国建交国发展到近180个。据齐鹏飞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外交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一个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课时练1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狂刷小题分层练1B文章主张用实践来检验真理,尊重实践,这属于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范畴,故选B项;“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

28、论、论断、指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尊重实践”是对“两个凡是”错误观点的抵制,排除A项;1978年5月还未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排除C项;题干论述的是实践的重要性,与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无关,排除D项。2C1979年“真正意义的解放”指通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选C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就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排除A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排除D项。3C据材料“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使我们对进行全面改革增加了信心,也给我们进行全面改革创造了

29、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接下来的改革提供了经验,结合时间为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之年,故选C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并未改变所有制性质,排除A项;材料提到的是为全面改革创造了条件,并不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对内改革,并不是对外开放,排除D项。4B据“深圳”并结合图中时间1980年可得出图中数据变化主要得益于1980年设立深圳经济特区,吸引外资和扩大出口,才带来的巨大变化,故选B项;1978年在农村改革开始实行包产到户,排除A项;到20世纪末开始实行“走出去”,跟图中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排除D项。5B由材料“1982年浙江义

30、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并结合所学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济责任制的逐步实行调动了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故选B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还未完全理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90年代的南方谈话就是例证,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20世纪90年代才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80年代不可能已经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排除D项。6C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解放了人们思想,同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促进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故选C项;1956年,

31、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排除A项;1958年开展“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排除B项;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7D据图表可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2018年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这说明我国宪法与时俱进,故选D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排除A项;中国对香港恢复主权在1997年,对澳门恢复主权在1999年,排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于21世纪初,排除C项。8A据材料“睦邻友好”可知,习近平强调的是中国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关系,要睦邻

32、友好,故选A项;其他三项均不属于中国邻国,与“睦邻友好”不符,故排除。9C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基础上发表的,主要内容是强调要尽快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要解放思想,相信科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努力进行生产建设,故选C项;由“侵略”、“美帝国主义”可知,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两极格局之下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下所用的高频词汇,而1979年元旦中国与美国正式建交,这些词汇与1979年的时代特征不符,排除A项;“合作”、“改造”和“农业生产”等词汇是三大改造(1953至1956年)时期所用的高频词汇,与1979年的时代特征不符,排除B项;“稳定”

33、、“企业”、“改革”等词汇应该是国企改革的高频词汇,开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高频词汇,与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不符,排除D项。10B据材料“以女排为榜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可知,女排顽强拼搏奋勇夺冠空前激发了中华儿女的自豪感,极大鼓舞着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振兴中华的信心和决心,故选B项;“普及”说法错误,与“亿万人民通过电视机、收音机收看、收听了这一盛况”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女排精神激励国人,而不是排球运动推广全国,排除C项;单凭女排一个项目夺冠,不能说体育强国梦想“实现”,排除D项。11C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以来,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由部分地

34、区的群众自发开展发展到中央顺应民意允许包产到户或者包干到户,体现了党和国家在经济建设领域顺应群众要求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C项正确;A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我国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号角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正式吹响的,B项与题中时间不符,排除;材料涉及的是部分地区,而不是全国各地,D项错误,排除。12A设问“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这一时期”中的“这”指的是材料中的“中国从1953年到1991年,用38年时间就达到或接近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这“38年”包括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的内容,在此期间中国经济建设不断推进,因此只有A项与这一时期特点相符,故A项正确;对外开放始于1978年中

35、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排除;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城乡差别缩小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故D项排除。13D材料中的法律文件体现的是中国注重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的相关法制的完善,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14C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88年4月13日,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同时成立。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措施,对我国的对外开放有着深远的意义,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C项正确;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海南落地的时间是2018年,

36、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此时期海南经济特区刚刚建立,经济发展成绩尚未显著,B项错误;国有企业改革全面铺开是在198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也不是造成各地人才流向海南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15C该讲话为1978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时,邓小平在闭幕会上所作的发言,这实际上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宣言书,故C项正确;A项提出于1956年,故排除;以“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故B项排除;D项发生在1992年,故排除。16A据材料“中国不但多次邀请外国首脑来中国访问,而且中国领导人也纷纷出国访问”,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影响

37、下,中国逐渐融入国际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谋求稳定的国际环境,故选A项;1978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具体指明外国首脑的国籍,排除C项;1978年,我国刚刚结束文革不久,综合国力依然处于恢复和稳步上升时期,排除D项。17C该看法强调计划是主要的,市场是“盲目次要的”说明思想没有突破,故选C项;材料中强调市场“盲目而次要”,排除A项;国企改革政企不分是1984年开始的,跟文中无关,排除B项;1992年南方谈话理清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排除D项。18A据材料“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着灯”可知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的经营和

38、分配方式变化,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故选A项;据所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据所学农村生产工具没有发生改变,排除C项;据所学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在1953年开展,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9C材料中有关法律文件的发布,表明我国对外开放有了具体的法律依据,这就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也表明了中国政府的诚意,故选C项;上述文件的发布时中国政府为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所做出的努力,并不能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排除A项;上述法律文件的发布是为了对外开放顺利进行,而不是发展市场经济,而且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排除B项;材料中的法律文件涉及的是公有

39、制之外的所有制形式,所以不是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排除D项。20C1980年是改革开放以后,这时上海的照相馆中出现了西服出租业务,说明随着对外开放,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变弱,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日益开放,故选C项;上海不属于经济特区,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1984年开始的,排除B项;照相馆中出现西服出租业务不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排除D项。21C据材料“19861992年中国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表”可知,随着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先后开展,城乡差距却越来越大,说明经济体制改革还要继续深化以改变这种状况,故选C项;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而不是协调性发展,排除A项;1993年一大批国

40、有企业开始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与材料时间内容不符,排除B项;材料是中国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表,不涉及农村存在大量贫困人口问题,排除D项。22C据“两岸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展开交流和合作”可知,海峡两岸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增进双方的互信与了解,从而为增进两岸友好交往奠定民意基础,故选C项;由“1987年”可知当时两岸尚未开展政治领域的合作,因此“全面展开”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项;材料强调在民间层面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未涉及制度层面,且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府便提出“一国两制”方针,允许存在制度差异,排除B项;1987年,海峡两岸之间尚未实行“一国两制”政策,排除

41、D项。23D材料描述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在三个不同时期内的发展观,从“大跃进”的失误,到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体现了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不断探索,故选D项;1957年以来,国际形势经历了美苏争霸、苏联解体、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等变化,并非不断缓和,排除A项;“大跃进”运动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非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排除B项;“大跃进”运动属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错误探索,并未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排除C项。24C据材料“500多名县长、副县长走进直播间,推销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可知政府官员借助互联网等新技术推广农产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故

42、选C项;“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知材料强调直播带货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而非强调人们对直播带货的看法,排除A项;“通过在线视频与短视频方式,向消费者推销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可知材料突出强调互联网技术对推销产品的作用,而非强调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排除B项;“向消费者推销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知材料强调互联网技术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并非强调应用信息技术,排除D项。课时测评提能力1D据材料“包干到户就是土地还家、平分集体财产、分田单干”,可知这种观点认为责任制实行了土地平均分配和个体劳动,忽视了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的,农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故选D项;1

43、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刚开始推行,改革的成效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验证,排除A项;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的,排除B项;据材料“责任制只是包干到户一种形式”,可知这一看法是赞成农村经济改革的,只是反对包干到户这一种方式,排除C项。2C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以后其建设和分配由政府统包”“改革开放以后,住房的投资品属性日益显著”可知,改革开放前住房由政府统包建设和分配,改革开放后住房的投资品属性日益增强,反映了由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住房的配置方式发生变化,而非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排除A项;材料仅反映住房的经济属性发生变化,不

44、能体现住房需求量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政府在住房问题上扮演的角色发生变化,选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3A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农村开始进行体制改革,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所以农用牲畜开始畅销,故选A项;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发动的将农业生产合作社转变为农村人民公社的群众运动,1984年人民公社被取消,排除B项;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C项;材料中的情况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而非对外开放,排除D项。4B据材料“1985年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工资制度开始出现变化”可知国有企业实行改革,多劳多得,有

45、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故选B项;据材料“工资制度开始出现变化”可知冲击了原有的以平均主义为主的分配制度,但是“颠覆”太绝对,排除A项;21世纪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分配制度改革,国有企业产权依然是国有,排除D项。5C根据材料“1980年,深圳开发了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中国第一家房地产公司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也成立了”可知,深圳成立的第一家房地产公司反映了经济特区在改革中不断探索新的经济体制,故选C项;开发商品房小区是对内改革的措施,不属于对外开放,排除A项;我国的国企改革并不是从房地产开始的,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46、目标,排除D项。6B“企业交纳所得税后的利润,一部分上交国家,一部分按照国家核定的留利水平留给企业”其实质是对国营企业进行改革,故选B项;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没有涉及与所有制有关的争论问题,排除A项;1983年,城市经济体制尚未起步,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提出,排除C项;“凡有盈利的国营大中型企业,均根据实现的利润,按百分之五十五的税率交纳所得税”其对象为国营企业,不是对外开放的内容,排除D项。7B“同时将经济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有利于激发企业创造性,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故选B项;对国有企业的试点改革是为了减少政府对企业的管控,而非强化,排除A项;在企业推行经济责任制并不等同于变革企业所有制性质

47、,排除C项;D项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之后,排除D项。8C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体现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通过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故选C项;这一变化并未触及土地所有权的变动,依然是在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并未使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排除A项;这一变化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而非退出历史,排除B项;改革后,土地所有权依然归集体,农民并未获得,排除D项。9A“计划”改为“规划”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要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故选A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排除B项

48、;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包括产业结构(如一、二、三产业的构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服务业的构成等)、分配结构(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及其内部的结构等)、交换结构(如价格结构、进出口结构等)、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排除C项;材料是对内改革,不是对外开放,排除D项。10D2001年以来,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不断增加,对外贸易规模实现重大突破主要得益于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故选D项;1984年以来,沿海港口城市开放,排除A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排除B项;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解放了思想,推动了改革,排除C项。11C据材料“通过中华人民共

49、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可知,中共主张通过商讨结束军事对峙状态,即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故选C项;1980年以后海峡两岸的民间交往不断扩大,而材料是1979年,排除A项;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于1979年,而“一国两制”构想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排除B项;“九二共识”提出于199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2C“一千年也要统一”表明统一是大势所趋,“新问题”采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新办法”,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故选C项;材料主要强调用新方法解决统一问题,但未谈及国家统一的方式,排除A项;香港问题属于中英间的国际问题,排除B项;一国两制构想是具体办法,而国家

50、统一从根本上取决于国力的强盛,排除D项。13B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解答了人们对改革开放的疑虑,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故选B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排除A项;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排除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排除D项。14A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故选A项;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B项;社会

51、主义建设的理论不断完善,而非中国跻身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排除C项;理论的不断完善,不代表现代社会的治理体系已经形成,排除D项。15D据材料“城镇空间结构”“非农人口大幅增加”“城市交通运营走向网络化”等信息可知,改革开放后“南移西进”策略促进太原城市化进程加快,故选D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只是目标,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排除A项;材料旨在体现改革开放使太原市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没有体现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只是体现了改革开放对太原城市化的影响,不能说明整个综合国力的提升,排除C项。16D据材料“在超级计算机上实现了数值模拟,对创制新药,提供了宝贵的

52、依据”可知高性能计算机的模拟为药物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依据,推动了药物的开发,故选D项;科学研究不一定依靠计算机平台,“必须”太绝对,排除A项;计算机模拟不可以代替科学实验,排除B项;计算机本身无法生产新的药物,排除C项。17答案:(1)原因:农业基础差;土地占有不均。意义: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2)特点:农民自发创造;由逐步试点到全国普及;中央政策由限制转为支持。历史经验:实事求是,政策应适时调整;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国民经

53、济处于崩溃状态,农业生产跌至谷底”得出农业基础差;据材料一“当时在我国农村地区占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约占有全国80%的土地,而占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全国20%的土地”得出土地占有不均。第二小问意义,“经济意义”:据材料一“占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约占有全国80%的土地”结合所学得出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政治意义”:结合所学得出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创造出包干到户的尝试”得出农民自发创造

54、;据材料二“安徽、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在推进实行联产到组等责任制的同时,也开始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得出由逐步试点到全国普及;据材料二“中央明文规定,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一般并不加以提倡”“在中央的支持下,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得出中央政策由限制转为支持。第二小问历史经验,据材料二“1958年,全国又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但运动脱离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安徽、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在推进实行联产到组等责任制的同时,也开始试行包产到组”结合所学得出实事求是,政策应适时调整;据材料一“把恢复国民经济作为当时的主要任务,把解决全国

55、人民的温饱问题作为基本目标”结合所学得出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据材料一“把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作为基本目标”、材料二“在中央的支持下,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得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18答案:示例:观点:新中国根据国际形势变化调整外交政策阐述: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之初,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对峙,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遏制的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新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0世纪60年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新中国支持援助广大亚非拉独立国家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20

56、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中国外交坚定不移地“走出去”,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参与创建并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外交进程。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综上,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新中国外交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这些调整适应了国内外形势,维护了国家利益,促进了经济发展。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仔细阅读表格内容,会发现不同时期中国在外交上呈现不同的发展概况,可给出观点:新中国根据国际形势变化调整外交政策。然后从不同时期外交在政策制定的背景、内容和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如19

57、491959年,背景上,新中国成立之初,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对峙,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遏制的政策;内容上,在这种情况下,新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影响上,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建交高潮。19601968年,背景上,20世纪60年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内容上,新中国支持援助广大亚非拉独立国家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影响上,60年代迎来了以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第二次建交高潮。19902002年,背景上,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内容上,坚定不移地“走出去”,继续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影响上,参与创建并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外交进程。2013年以来,背景上,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内容上,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影响上,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最后总结,综上,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新中国外交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这些调整适应了国内外形势,维护了国家利益,促进了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