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化方案:阶段性过关检测十.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7476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化方案:阶段性过关检测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化方案:阶段性过关检测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化方案:阶段性过关检测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化方案:阶段性过关检测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化方案:阶段性过关检测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化方案:阶段性过关检测十.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化方案:阶段性过关检测十.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化方案:阶段性过关检测十.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化方案:阶段性过关检测十.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化方案:阶段性过关检测十.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化方案:阶段性过关检测十.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阶段性过关检测(十)(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1“华南虎照片事件”终于尘埃落定,所谓“华南虎照片”系假照片,“拍照人”周正龙涉嫌诈骗被逮捕。下列叙述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A野生华南虎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B直接影响野生华南虎种群密度变化的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C如果野外发现野生华南虎,可进行易地保护D生活在动物园中的老虎可以组成一个种群解析:选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同种个体的总称。动物园中的老虎可以是一只或多只,只有具有繁殖能力的一个虎群才能组成一个种群。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直接影响种群密

2、度,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以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是对前者的补充,是把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进行特殊保护。2下列研究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A梧桐山的鸢尾每年新增的个体数B深圳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大小C鼎湖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D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答案:A3下图是世界人口数量从公元纪年开始到2000年的变化曲线()在ab段世界人口的年龄组成特点是(横坐标是年龄,纵坐标是人口数)解析:选A。在题图中的ab段,世界人口处于

3、快速增长期,其种群特征为增长型,即幼年个体数多,而老年个体数少,则如选项中的图A所示。4.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对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每次随机取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地土壤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甲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8种,个体数平均值是109个,乙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5种,个体数平均值是209个,则甲、乙两地土壤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大小是()A甲乙B甲乙 D无法确定解析:选C。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大小由动物种类的多少决定,种类越多,丰富度越大;个体的多少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由题中数据可知,甲地类群丰富度比乙地大。5(2009年高考上海卷)在光照下,将等

4、细胞数量的衣藻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是(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大肠杆菌和衣藻的生长曲线)()解析:选C。衣藻是自养生物,可以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培养液中的无机盐、水及大气中的CO2,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以维持生命活动,由于空间、营养等条件是有限的,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大肠杆菌属于异养生物,必须消耗现成的有机物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故在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不能生存,其数量是逐渐减少的。6(2009年高考上海卷)蓍草是菊科植物的一个物种。采集同一山坡不同海拔高度的蓍草种子,种在海拔高度为零的某一花园中,植株高度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海拔高度不同的蓍草株高的

5、差异表现出物种多样性B不同海拔高度蓍草之间不能杂交或杂交不育C研究遗传差异是否影响蓍草株高,需原海拔处的数据D图示结果说明蓍草株高的变化受到花园生境的影响解析:选C。由题知,蓍草为一个物种,不同海拔高度的蓍草之间能杂交,所以A、B选项错误;研究影响蓍草株高的变化的因素,需要与原海拔处的株高数据做对照;同一花园生境相同,海拔高度为零,蓍草株高的差异与此无关。7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于野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重要意义,如图是某海域野生鱼类在实施了休渔保护后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了获得最大捕捞量,捕捞后种群数量应该保持在b点附近范围所代表的水平上B该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点是b点,环境阻

6、力最大是在8年以后C休渔能够很好的促进该种群数量的恢复,使该种群数量持续增长D适当的捕捞有利于该鱼类更新,有利于该种群的生存解析:选C。该图为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从图中分析可知:第8年该种群数量不再增长,种群数量达环境容纳量的最大值,此时环境阻力最大。在b点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个体数量增长最快,种群增长率最大。适当的捕捞可以将年龄较大,生存力弱的个体淘汰,为幼年鱼提供更多的食物和生存空间,所以有利于该种群的生存。休渔可以促使种群数量恢复,但不能使种群数量持续增长,因为有环境条件等的限制。8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

7、物链H占据3个营养级G和F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图中A、E均为生产者一旦H的数量大量减少,该生态系统就很难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A BC D解析:选D。该食物网共有8条食物链,H属于最高营养级,其数量减少,该生态系统仍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9(2010年中山市四校联考)下列有关生态学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解者在分解动植物遗体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产者再利用B不同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弱D根据生态学原理制作小生态瓶时,要注意保证光照,及时换气解析:选B。不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如硝化细菌能进行化

8、能合成作用,是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从活的植物体中获取有机养料,属于消费者;营腐生的乳酸菌等,属于分解者。10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图中/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和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解析:选D。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该是草同化的总能量。代表的是兔同化的总能量,图中代表的是狐同化的总能量,则/的比值代表兔狐的能量传递效率。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并不是兔子同化量的一部分,而是草同化量的一部分;兔子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属于兔子同化量的一部分。11假若某生态

9、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m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C若m15m2,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个体所含的有机物质量小解析:选D。A正确,a是生产者,其固定的太阳能就是用于生态系统流动的能量;B正确,若b种群数量增加,将捕食更多的a生物,故a种群数量下降,而c和d得到的物质和能量更多,种群数量增加;C正确,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10、所以m4m3m2m1,当m15m2时,即能量传递效率高于20%,将影响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D错误,沿食物链传递的总能量是逐级递减的,但生物个体的质量不一定递减。12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燃烧作用是CO2进入生物群落的一种途径B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CO2C没有分解者,碳循环仍可顺利进行D碳循环过程涉及能量代谢解析:选D。CO2进入群落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CO2。若没有分解者,碳循环就无法顺利进行。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是同时进行的。13如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11、A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C代表光合作用,代表呼吸作用D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解析:选D。从题图中可解读出如下信息:在该生态系统中,4代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1代表生产者,2代表消费者,3代表分解者。1、2、3包含的所有种群才构成群落,其中的一部分不构成群落。分解者可以是原核生物,如细菌,也可以是真核生物的真菌和小型的动物(蚯蚓)。代表摄食活动,可以代表呼吸作用。1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适当放牧,由于动物的植食作用,可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B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数量关系肯定会构成倒金字塔形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之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

12、消费者D“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的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解析:选B。A正确,动物的植食作用可以促进植物的分化,可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C正确,例如:草履虫以枯草杆菌为食。15如右图为和两种生物在温度变化时消耗O2量变化情况,则两种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最可能的情况是()A是生产者,是消费者B是生产者,是消费者C和都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D只能是生产者解析:选B。根据图中曲线,随温度降低耗O2量增大,说明是恒温动物,温度降低时代谢加快,释放能量转化为热量用以维持体温,在生态系统中是消费者。曲线随温度降低耗氧减少,说明是变温动物或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或生产者。16在社会主义

13、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析:选C。农业生态系统突出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突出,农作物是其主要成分,下图表示该农业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农作物人家禽、家畜,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为人和家禽、家畜,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有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稳定性的提高并不能提高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该生态系统的建立增加了人可

14、利用的能量。17如图表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信息可在物种A和物种B之间相互传递BA物种含有的能量比B物种多C物种A与物种B之间是捕食关系D物质在物种A与物种B之间是循环的答案:D18(2010年福建质检)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A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为作物传粉B向田间喷洒杀虫剂杀灭害虫C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家禽的产蛋量D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音信号来驱赶鸟类解析:选B。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指组成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分之间以某种形式传递某些信号来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过程。B的说法不属于信息传递的范畴。19春天,某树林中栖息着大

15、量的夏候鸟池鹭,一些幼鹭练习飞行时,掉落树下,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人们为这些体弱的小鹭提供食物,一些体强的小鹭也飞来分享食物。当秋季来临时,依赖人类喂养的池鹭不能长途迁徒。据上述情况对池鹭种群保护最有利的做法是()A春天将这片树林保护起来,避免人类干扰B春天将全部幼鹭圈养起来,待秋天放归自然C秋季来临终止投喂,促使池鹭迁飞D秋天将不能迁飞的池鹭圈养起来,待来年春天放归自然答案:A20下列有关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圈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生物的多样性B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是缓解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C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食物网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D被有机物轻度

16、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解析:选D。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污染等知识。被有机物污染的水体中,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会大量繁殖,造成水体缺氧,距离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微生物消耗的氧就越多,故溶解氧就越少。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满分50分)21(10分)(2008年高考江苏卷)江苏某农户创建的冬季生态型种植养殖模式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牛棚内产生的可扩散进入蔬菜大棚,提高蔬菜的光合效率;蔬菜光合作用产生的可扩散进入牛棚。(2)秸杆除了作为牛的饲料外,还可与牛粪混合堆放进行,腐熟的产物肥效提高,这是因为_。这种肥料用于蔬菜栽培可以提高蔬菜产量。

17、(3)在牛的品系、饲料品种和用量不变的条件下,采用这种养殖模式,牛的生长速率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_。(4)牛棚保温所需的热能来源于牛自身散热、地热、和。(5)从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的角度分析,这种种植养殖模式较好地实现了_。解析:牛棚内的牛和微生物经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可扩散进入蔬菜大棚,提高光合效率,蔬菜光合作用产生的O2扩散进入牛棚;秸杆的成分是纤维素,与牛粪混合堆放进行发酵,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才能够被蔬菜吸收;冬季生态型种植养殖模式中,因生物细胞呼吸产热使牛棚内温度较高,牛维持体温消耗能量少,用于生长发育的能量较多,生长速率显著提高。牛棚保温所需热量来自环境中的太阳能和地热,还可来自生

18、物的细胞呼吸。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冬季生态型养殖模式可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高效利用。答案:(1)二氧化碳氧气(2)发酵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3)牛棚内温度较高,因而牛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较少(4)太阳能发酵产热(5)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高效利用22(10分)(2008年高考广东卷)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缺点是_和_。(

19、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_和_。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_。(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_和_。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_。解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原因以及治理措施。(1)化学杀藻剂在短期内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大量的抗药型的藻类个体出现,使得杀藻剂失效。同时,大量的药物使用,会对其他的生物造成伤害,尤其是以藻类为食的一些生物。而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利用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功能,生物间可以通过反馈调节

20、来相互制约,控制生物的数量。(2)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按照其营养功能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是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的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分解者是营腐生的生物,主要是一些腐生的细菌和真菌;鱼类是捕食植物的消费者。(3)种植的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都是生产者,它们要通过竞争争夺阳光、水肥等资源;鱼类捕食藻类,通过大量捕食控制藻类的数量。(4)挺水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生成大量有机物。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能通过信息传递相互影响,并能进行反馈调节,一段时间后,这些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会逐渐稳定下来,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即自我调节能力。答案:(1)污染环境使藻类产生抗药性(2)藻类挺水植物消费者

21、(3)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4)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为化学能将能量固定在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3.(15分)如图甲为某生态系统示意图,图乙表示兔迁入该环境后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中全部生物的总和构成了。该生态系统含有食物链条,狐与鸟之间的关系为,这两种动物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是。(2)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同化的能量。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是沿着 进行的。(3)在图乙B点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捕获到未标记的40只,标记的1

2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只。(4)试用所学知识,写出两种既可防治农业害虫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措施:_。解析:图甲中的全部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生物群落,该生态系统存在草兔狐和草昆虫鸟狐两条食物链;兔子粪便中的能量没有被兔子同化,属于上一营养级草的能量;图乙中B点时种群数量为K/2,因此该环境的容纳量应是B点时种群数量的2倍。答案:(1)生物群落2捕食双向的(2)草固定太阳能的总量草食物链和食物网(3)500(4)引入害虫天敌;引入害虫寄生物(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4(15分)m、n、g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o、p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

23、的能量,j、k、l、q、r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1)调查鼠种群密度的方法常用。(2)图解模型中包含的食物链共有条,图中最高营养级生物所获得的能量占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的比例为,鼠自身呼吸以热能散失的能量为_(用图中字母表示)。(3)若对该湖进行围湖造田,则该群落的演替方式是_,人类在此过程中对群落演替产生的影响是_。(4)为有效控制该湖的鼠患,短期和长期应分别采取哪些方法?解析:(1)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2)食物链上的营养级只包括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被鼠同化的能量,一方面用于鼠的生长、发育、繁殖,另一方面被自身呼吸消耗。(3)围湖造田属于群落演替类型中的次生演替,人类在此过程中对群落演替产生的影响是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答案:(1)标志重捕法(2)2(ng)/abe(或bck)(3)次生演替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4)短期内应采用人工捕杀、药物防治等手段;从长远着手,要保护鼠的天敌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