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前活动:中国有很多名胜古迹,看下图请同学们猜猜都是哪些地方?安徽黄山迎客松北京天坛长江三峡苏州园林贞丰三岔河望海潮 柳永 诗以唐诗见长,词以宋词为见长。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词又分豪放与婉约。诗词知识知多少?诗词知识知多少?豪放派: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赤壁怀古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
2、孙仲谋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破阵子婉约派: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辛弃疾破阵子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一、诵读全文望海
3、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学生自读老师范读全班齐读1、这首词写的是杭州,哪两个词语最能体现杭州的特征?思考合作探究一:学习词的上阙小组合作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这种特征的?各组找出你们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地理形势优越(江浙最大的城
4、市)社会条件优越历史悠久长期繁盛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城市风光宁静美丽家家户户安居乐业楼阁错落人烟稠密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钱塘江岸绿树如云钱塘江水汹涌壮观形胜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商品丰富繁华家家披罗着锦市民生活殷富都会(传统)形胜(地理)繁华(历史)人文景观自然景观(钱塘潮)人民生活柳桥帘幕人口众多云树绕堤怒涛卷雪天堑无涯珠玑罗绮华美壮观豪奢上阙从不同侧面写了西湖杭州之美词的下阙又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杭州的“形胜”、“繁华”的?有没有给我们点明写作目的?小组合作合作探究二:学习词的下阙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西湖的自然景观之美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
5、莲娃。湖里湖边民众悠闲自在的生活风貌。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钱塘长官高雅的休闲生活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直接恭维颂扬钱塘长官的政绩下阙转而描写西湖风光。形胜繁华特色景观生活画面湖山胜状:重湖叠巘四时风物:桂子荷花民官晴羌管夜菱歌钓叟 莲娃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清嘉嬉嬉逍遥富庶繁华政绩卓著(写作目的)小组合作学习“点染”手法,并在文中找出运用点染手法的地方。点染手法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点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分)染重湖叠巘清嘉(总)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分)染同学们,杭州美,我们的家乡也很美,而柳永能够用自己的文字表现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相信同学们也能用自己的文字表现家乡的美,请同学们即兴仿写一段文字表现家乡的美,可以写诗,可以写词,可以写几句话。写完与大家分享。课堂练笔结尾语情感升华同学们,学习了柳永这首词,我们了解的关于词的常识,学到了新的写作手法点染,感受了词的音律美。也通过这首词,让我们看到了杭州的美,体悟了家乡的美,感知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而这一切美好的景象,都是建立在一代又一代人奋斗的基础上的,作为正值青春年华的同学们,你们又该怎么做呢?作业布置:学习作者点染的写作手法,写一篇描写本地风景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