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攻墨子第一次世界大战南京大屠杀特洛伊战争德国侵略波兰非攻墨子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理解“非攻”的思想内涵;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理解“非攻”思想在当代世界的意义。走近墨子墨子,名翟(d),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出身平民,基本思想是“兼爱”“非攻”“尚贤”“天志”“节用”等,其核心是“兼爱”。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家也是儒家的主要反对派之一。墨子死后,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使之传世。整体感知园圃(p)犬豕(sh)鸡豚(tn)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今至大/为/不义攻国。整体感知本文的
2、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辨义与不义之乱也。质疑解疑夯实文言基础1通假字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兹”通“滋”,更加)扡其衣裘(“扡”通“拖”,强夺或费力取得)白黑之辩(“辩”通“辨”,分别)2.解释词语意思至攘人犬豕鸡豚。偷盗,窃取。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实情,引申为确实。给,赠给。质疑解疑夯实文言基础众闻则非之形作意动,认为是错的,指责。以亏人自利也。使动,使受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名作动,写下。4.特殊句式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窃桃李。省略句,状语后置句。从(之)而誉之,谓之义。省略句。3.词类活用1.阅读全文,墨子为什么说天下君子不辩“义与不义”?
3、研读课文2.在原文中看,“攻国”为什么不义?研读课文因为偷人桃李、杀人越货等行为给人造成损害,而攻国所造成的损害最大,罪孽最重。所以攻国是最不义的行为,这就是墨子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基础。3.墨子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说理?研读课文窃人桃李攘人鸡豚取人马牛杀不辜人生活现象评 判原 因不 义更加不义更加不义更加不义最不义亏人自利亏人愈多亏人愈多亏人愈多亏人最多攻国轻(程度)重从亏人轻重的角度,层层逼近3.墨子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说理?研读课文杀一人杀十人杀百人生活现象评 判罪 行不 义十重不义百重不义无数重不义一死罪十死罪百死罪无数死罪攻国少(程度)多从杀人多少的角度,层层逼近研读课文3.墨子采用了什么
4、样的方法说理?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不知白黑之辩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不知甘苦之辩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辩义与不义之乱也。以人的生理感觉例子作类比,类比论证1.能否把“非攻”改为“非战”?禽滑釐问于子墨子曰:“诸侯畔殷周之国,甲兵方起于天下,大攻小,强执弱,吾欲守小国,为之奈何?”子墨子曰:“我城池修,守器具,推粟足,上下相亲,又得四邻诸侯之救,此所以持也。”(备城门)深入探究今逮夫好攻伐之君,又饰其说,以非子墨子曰:“以攻伐之为不义,非利物与?昔者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此皆立为圣王,是何故也?”子墨子曰:“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彼非所谓“攻”,谓“诛”也。(非攻下)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兼即仁矣,义矣。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兼爱中)2.墨子的非攻思想对于当今世界有什么意义?深入探究课堂小结本文主要通过运用层层逼进、类比法,从“义”的角度去分析战争的非正义性,揭示了当时统治者打着“仁义”的幌子,频繁地发动侵略战争的实质,论证逻辑清晰且巧妙。课后作业分析非攻思想对于当今世界的意义,运用层层推进、类比法,写一篇600字的文章。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