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病句一轮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云复习目录/Contents何为病句辨析病句修改原则020301一、何为病句?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病句分为六大类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赘余语序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二、如何辨析一个句子是否是病句的方法?1.语感审读法2.筋脉梳理法3.逻辑分析法4.造句类比法5.前后对应法辨析五法1.语感审读法如: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在审读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认识上觉察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找到语病所在。用这种方法做
2、题,要做到胆大心细。胆大就是要敢于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仔细分析和查找语病的耐心,二者要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这个句子我们初读时就会觉得不顺畅,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个句子犯了句式杂糅的毛病。类似这样的句子,我们凭语感就能判断出来。2.筋脉梳理法如:两队的比赛还没开始,看台上已坐满了数万名热情的人群。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分,即运用语法手段,先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不全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定语、补语、状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这个句子,凭语感很难看出有什么错误,但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我们能很容易
3、发现这个句子中的定语出了问题,即“数万名”与“人群”搭配不当。3.逻辑分析法如:田野里的高梁熟了,远远望去一片金黄。有的语病不容易从语法上分析,这时就要从事理上着眼,看其是否违反事理。要注意从概念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进行分析。这个句子,读起来顺畅,语法上找不到错误,但一推敲,问题就出来了,因为成熟了的“高粱”根本不是“金黄”,而应该是红色的。4.造句类比法如:这些软件单买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买才要333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有的句子,从语法、事理等方面不好判定它是否有毛病时,可以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来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这个句子是否有错误,有的同学弄不清
4、,甚至认为句中的“近三分之二”是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用造句类比法来判断:如:原来卖1元,现在卖5角,价钱便宜了一半;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500元,价钱便宜了一半;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333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以上三句是正确的,因此,原句也是正确的。5.前后对应法有些句子本身具有特殊的语法标志,其语病往往就出现在那些地方。如:有多个否定词的句子,往往出现否定失当的错误;出现了“忌”“禁止”“预防”“防止”等词的句子,其错误也往往出现在否定失当上;有“能否”“是否”“成败”等词语的句子,往往出现一面与两面不能对应的错误;介词出现在句首的句子,往往出现介词掩盖主语的错误;概念并列时往往出现包容与交叉的问题等等。做题时,可根据这类句子的特点,准确地找到错误所在,从而快速地作出判断。三、修改病句须遵守的原则1、在不改变原来句意的前提下,对句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进行修改,使语句正确、通顺。2、无病不改,以免没有毛病的句子被改出毛病来,避免弄巧成拙。3、病因要查清,保持原意,力求少改。THANKS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