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7年级上册 四、诫子书(共20张PPT).ppt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31371 上传时间:2025-11-0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7年级上册 四、诫子书(共20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7年级上册 四、诫子书(共20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7年级上册 四、诫子书(共20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7年级上册 四、诫子书(共20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7年级上册 四、诫子书(共20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7年级上册 四、诫子书(共20张PPT).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7年级上册 四、诫子书(共20张PPT).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7年级上册 四、诫子书(共20张PPT).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7年级上册 四、诫子书(共20张PPT).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7年级上册 四、诫子书(共20张PPT).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7年级上册 四、诫子书(共20张PPT).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7年级上册 四、诫子书(共20张PPT).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7年级上册 四、诫子书(共20张PPT).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7年级上册 四、诫子书(共20张PPT).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7年级上册 四、诫子书(共20张PPT).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7年级上册 四、诫子书(共20张PPT).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7年级上册 四、诫子书(共20张PPT).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7年级上册 四、诫子书(共20张PPT).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7年级上册 四、诫子书(共20张PPT).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7年级上册 四、诫子书(共20张PPT).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年级上册】四、诫子书诸葛亮七年级上册训练一:一词多义(文言词汇选择题)品行同行时间当时七年级上册训练一:一词多义(文言词汇选择题)意志打算七年级上册训练二:断句(文言断句题)夫 君 子 之 行/静 以 修 身/俭 以 养德/非 淡 泊 无 以 明 志/非 宁 静 无 以致 远/夫 学 须 静 也/才 须 学 也/非 学无 以 广 才/非 志 无 以 成 学/淫 慢 则不 能 励 精/险 躁 则 不 能 治 性/年 与时 驰/意 与 日 去/遂 成 枯 落/多 不接 世/悲 守 穷 庐/将 复 何 及七年级上册训练三:整篇训练 (一)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

2、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选自列女传)七年级上册【注释】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七年级上册AA(于是)(B.用来/的原因;C.安置/地方;D.定居/占据)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遂迁居市旁/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此又非所以处子也/此先汉所以兴隆也C.此可以处吾子矣/一无是处D.遂居焉/居高临下七年级上册2.文中画横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

3、来。孟 子 幼 时 其 舍 近 墓 常 嬉 为 墓 间之 事。/七年级上册3.孟母三迁的原因是什么?不良的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七年级上册4.你从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得到哪些启示?启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生活环境对人的熏染很大;对孩子的教育应重视环境的选择;安家置业首先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等。七年级上册【参考译文】孟子小时候,他的家邻近墓地,常常学做墓地里烧埋等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里不是我用来安顿教育孩子的地方。”于是搬到集市旁边居住;孟子又玩学商人自夸自卖的游戏,母亲说:“这里也不是我用来安置教育孩子的地方。”又搬家到学宫的近旁;孟子于是学做祭祀、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

4、见的礼仪,他的母亲说:“这里可以安置我的孩子了。”于是就定居在那里。七年级上册 (二)唐太宗诲太子(宋)司马光上谓侍臣曰:朕自立太子,遇物则诲之,见其饭,则曰:“汝知稼穑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见其乘马,则曰:“汝知其劳逸不竭其力则常得乘之矣。”见其乘舟,则曰:“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见其息于木下,则曰:“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三)七年级上册【注释】上:指唐太宗李世民。侍:在尊长旁边陪伴太子:指唐高宗李治。稼穑:泛指农业生产。稼,耕种。穑,收割。七年级上册BB(知道)(A.看见/同“现”;C.用来/的原因;D.休息/气息)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

5、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见其饭/图穷匕见B.汝知稼穑之艰难/明知故犯C.水所以载舟/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见其息于木下,则曰/去以六月息者也七年级上册2.对画波浪线句子“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这就是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使船倾覆的原因,老百姓就好像水,皇帝就好像是船啊。B.水可以用来承载船,也可以使船倾覆,老百姓就好像水,皇帝就好像是船啊。C.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使船倾覆,老百姓就是水,皇帝就是船啊。D.水可以使船浮起来,也可以把船掀翻,老百姓就好像水,皇帝就好像是船啊。B七年级上册3.文中画横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6、。汝 知 其 劳 逸 不 竭 其 力 则 常 得 乘之 矣。/七年级上册4.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怎样的思想性格和特点?居安思危,教子心切,教导有方。七年级上册5.读了这段文字,你受到哪些启发和教育?要尊重劳动,要体贴和爱惜劳动者;要懂得君与民、上级与下属之间的辩证关系,尊重百姓,尊重下属;要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克服缺点,改正错误。七年级上册【参考译文】唐太宗对自己身边的大臣说:我自从立太子以来,遇到什么事物就拿来教育他,见他吃饭,就说:“你懂得农事的艰苦劳累,就会常有饭吃了。”见他骑马,就说:“你知道马也有劳累的时候,不使它疲劳过度,就会常有马骑。”见他乘船,就说:“水可以用来承载船,也可以使船倾覆,老百姓就好像水,皇帝就好像是船啊!”见他在树下休息,就说:“按照墨线来锯木料就能锯得直,皇帝采纳正确的意见就能通达事理,才智非凡。”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