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考点2)备考导航 治乱兴衰是古代社会发展情况好坏的一种外在表现,通常与成功的改革或政局动荡直接相关联:高考中常以材料题或问答题的形式出现。鉴于古代的治乱兴衰对现代社会改革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今后命题可能会围绕社会热点。知识目标封建盛世局面 封建乱世与农民战争能力目标1、中国古代盛世局面的形成原因及对当前经济改革的借鉴作用。2、重要历史人物与封建盛世的内在关系及评价。3、古代乱世局面与农民战争。重点、难点、1、对封建盛世局面的客观评价 2、正确认识、分析农民战争的原因、结局及影响计划课时:一课时复习过程: 专题知识归纳1、封建盛世局面1)、概念:所谓治世或盛世,只是相
2、对来说,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比较繁荣。但农民仍然遭受严重剥削,生活艰难。这些治世或盛世,绝不是农民的理想社会。一般出现在朝代初期。2)、类型:第一,在长期战乱或分裂之后,社会经济凋敝,急需安定秩序,休养生息,新王朝的统治者顺应这一形势,采取加强中央集权和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因而出现了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等;第二,在长期休养生息、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盛世景象,如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第三,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过改革、调整政策出现了所谓的“中兴”,但“中兴”并未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所谓“中兴”也只能是暂时的。此外,科技新成果等因素对盛世的形成亦有
3、推动作用。3)、表现 (1)文景之治西汉初期,很注意吸取秦亡教训,再加上汉初经济困窘等因素,使汉初文帝、景帝能够从稳定统治秩序大局和恢复社会经济的现实需要出发,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出现了“文景之治”第一个盛世局面,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2)光武中兴东汉光武帝在位期间,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重用文臣、扩大尚书台、裁并官衙、削减官吏等措施,使全国出现了较为安定的“光武中兴”局面。 (3)贞观之治唐太宗继位后吸取隋亡教训,正确认识君民关系,善于招贤纳谏,调整统治政策。经济上沿袭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政治上采用隋朝三省六部制;文化教育上推行隋朝科举制;民
4、族关系上,通过军事、行政、和亲等方式,有效地实行了对多民族国家的管理。从而使社会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4)开元盛世得力于唐太宗治理国家的基础,经过武则天的推进,到玄宗开元年间,政治安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5)康乾盛世清朝前期,中国封建制度虽已走向衰落,但在康熙、乾隆帝统治时期,也采取过一些恢复经济、缓和矛盾的政策,同时,在反击外侵、平定国内少数民族叛乱的斗争基础上,加强了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管理,一度形成“康乾盛世”的局面。评价:从中国历史发展的纵向来看,“康乾盛世”的发展程度超过了以
5、往任何一个朝代,值得肯定。从世界横向发展来看,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英、法、美等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专政,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近代的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因此,“康乾盛世”与世界潮流相比不宜夸大。 (6)、中国古代社会中所出现的乱世局面,多是指国家分裂、战乱不止的时期。在一些完成全国统一或局部统一的王朝统治时期,也有战乱局面的出现,叛乱的性质都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争斗。乱世局面往往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力量,百姓遭殃,统治政权遭到打击。虽然有些王朝统治者通过平叛,稳定了局面,但更多的是王朝统治由盛转衰,甚至趋向灭亡。2、古代农民战争秦末农民战争(公元前209一公元前206)陈胜、
6、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184年)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并利用宗教号召和发动的农民起义。隋末农民起义(611618年)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起义。唐末农民战争(875884年)领导人先后有王仙芝、黄巢;特点是避实击虚、流动作战;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没有乘胜追歼唐朝军队,致使地主阶级卷土重来。元末农民战争(13511368年)领导人有刘福通、徐寿辉、郭子兴、朱元璋等;朱元璋后来蜕化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这次农民战争带有很浓的民族战争色彩。明末农民战争(16281644年)领导人先后有高迎样、李自成、张
7、献忠;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标志着农民战争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重点问题精讲1、封建盛世局面原因前朝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使统治阶级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迫使调整统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封建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根本原因。封建统治者能善于用人和纳谏,居安思危,励清图治。统治者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和措施,使政治出现清明,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统治者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中外交流频繁。广大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了大量财富,这是盛世的物质基础。2、对封建盛世的综合认识1)、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认识到农民战争的威力,注
8、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使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时期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重要原因是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以及雄才大略等,如善于纳谏,任用贤臣,以及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等。直接原因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他们才是盛世局面的直接创造者。2)、作为盛世景象下的劳动人民相对于其他时期而言,生活状况的确有所改善,封建剥削也有所减轻,并在一定程度上过着样和、安定的生活。但他们并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封建地主的剥削和压迫,他们的阶级地位没有丝毫改变。3)、作为盛世景象下的封建统治阶级,其骄奢淫逸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敛,但其阶级本质并没有改变。真正享受繁盛成果的仍然是以
9、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而非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广大劳动人民。4)、由于封建制度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盛世的背后潜伏着危机,盛极而衰是必然的。 (1)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调和; (2)封建经济分散性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3)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加剧土地兼并; (4)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极易滋生腐败、暴政。5)、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出现和结束给现在的人们提供的启示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2)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人才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 (4)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 (5)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等等
10、。3、农民战争的原因严重的土地兼并,使阶级矛盾迅速激化。苛捐杂税繁重,致使农民难以维持生存,农民只有奋起反抗。统治残暴,主要表现在兵役徭役繁重,法律严酷,人民不仅不能安定生产,连生活随时都处在危险之中,只有铤而走险,奋起斗争。政治腐败,官吏贪污成风,人民遭到超经济的压榨、掠夺,不反抗就没有生路。前面四点都是人祸,如再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农民起义往往来势迅猛,如唐末、元末、明末农民战争的爆发都具有这一特点。其中,暴政、土地兼并、自然灾害是导致大规模农民战争的三大因素。4、农民战争的结局及根源农民起义不可能建立起长久稳定的“农民”政权,它的结局不外乎:被封建地主阶级镇压。成为统治阶级中不同集团权力
11、调整或改朝换代的工具。农民起义领袖蜕变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建立新的封建王朝,如刘邦、朱元璋就是典型。导致上述结局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作为自然经济下的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可能创造出新的经济来取代封建经济。所以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反封建的任务。5、农民战争的影响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农民战争对历史发展一般起着推动作用。通常表现在:推翻腐朽王朝、反动王朝,为历史发展扫除障碍。沉重打击封建反动势力,促使后来的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剥削与压迫,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摧毁和扫荡统治集团特别腐朽反动的势力。如唐末农民战争就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士族势力,严重削弱了唐王朝的势力,使之
12、名存实亡。在一定程度上改造和调整不合理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如明末农民战争使得一些明藩王土地转到农民手中,清初统治者康熙实行“更名田”的政策,就是被迫承认农民战争对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结果。)6、古代治乱兴衰的一般规律中国古代国家治乱主要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治国方针、制度,同时也和最高统治者的素质与能力密切相关。大致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统治阶级是否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从而减轻剥削压迫,缓和阶级矛盾。是否重视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包括生产关系和经济政策的调整等,是否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是否能重用人才,整顿吏治,保持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是否实行了合理的民族政策。是否采取了开明的对外政策,
13、以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7、正确认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法律是道德的最基本体现,道德是法律的精神基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既是“依法治国”的需要,又是“以德治国”的要求。法律和道德都是调节社会人群相互关系以及行为的规范,各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功能。道德是内在的“自律”,法律是外在的“他律”。对于制约人的行为来讲,道德主“内”,法律主“外”;对于抑制人的犯罪来说,道德治“本”,法律治“标”;道德“扬善抑恶”,法律“惩恶扬善”。“依法治国”,依靠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避免了随意性、任意性,保证了国家社会生活有秩序进行和人民的合法权益;“以德治国”,依靠社会舆论,依靠人的价值判断,依靠人的良知和传统习惯来维系,在社会生活中也是一种强大的约束力量。“法治”是“德治”的升华,“德治”是“法治”的思想前提,二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