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拓展课件:2.7李清照词两首14张(人教新课标必修4).ppt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9703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6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拓展课件:2.7李清照词两首14张(人教新课标必修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拓展课件:2.7李清照词两首14张(人教新课标必修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拓展课件:2.7李清照词两首14张(人教新课标必修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拓展课件:2.7李清照词两首14张(人教新课标必修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拓展课件:2.7李清照词两首14张(人教新课标必修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拓展课件:2.7李清照词两首14张(人教新课标必修4).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拓展课件:2.7李清照词两首14张(人教新课标必修4).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拓展课件:2.7李清照词两首14张(人教新课标必修4).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拓展课件:2.7李清照词两首14张(人教新课标必修4).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拓展课件:2.7李清照词两首14张(人教新课标必修4).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拓展课件:2.7李清照词两首14张(人教新课标必修4).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拓展课件:2.7李清照词两首14张(人教新课标必修4).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拓展课件:2.7李清照词两首14张(人教新课标必修4).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拓展课件:2.7李清照词两首14张(人教新课标必修4).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李清照词二首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明诚爱好金石学,且能诗词。婚后夫妻恩爱,在学术上互相切磋,艺术上共同砥砺,共同的爱好和兴趣,使他俩成为“志同道合”、“相敬如宾”的爱侣,过着平静的富于诗意的幸福生活。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公元1107年,赵明诚之父赵挺之因与权臣蔡京的矛盾尖锐化而被罢相,不久赵挺之因病去世。死后三日,蔡京唆使私党弹劾赵挺之生前有贪污之嫌,几至遭受灭门之祸。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从此返回山东青州故居,过了十余年的隐居生活。此时,李清照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李清照被当代散文大家梁衡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以沧

2、桑的生命之躯连接了北宋和南宋。1125年,金兵始侵北宋,1127年北宋灭亡,44岁的她和心心相印的丈夫赵明诚被迫从北方逃难到江南,1129年8月,赵染病身亡,同年9月,金兵又犯南宋,孤苦的她继续辗转流离于江南,只身经历国破家亡的痛苦。李清照是李清照是婉约派婉约派的的代表。创作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郁凄凉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闲愁、离愁清丽婉转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

3、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

4、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红藕香残玉簟秋”,首句词人描述与夫君别后,目睹池塘中的荷花色香俱残,回

5、房欹靠竹席,颇有凉意,原来秋天已至。词人不经意地道出自己滞后的节令意识,实是写出了她自夫君走后,神不守舍,对环境变化浑然无觉的情形。“红藕香残”的意境,“玉簟”的凉意,也衬托出女词人的冷清与孤寂。此外,首句的语淡情深,如浑然天成,不经意道来。词人在一首如梦令中曾生动地记述一次她乘舟尽兴游玩的情景,不仅归舟晚,还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情调欢快。现如今却是“独上兰舟”,不仅无由消除相思之苦,反更显怅惘和忧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女词人独坐舟中,多么希望此刻有雁阵南翔,捎回夫君的书信。而“月满西楼”,则当理解为他日夫妻相聚之时,临窗望月,共话彼此相思之情。此句颇有李商隐“何

6、当共剪西窗烛”诗句的意境。另外,“月满”也蕴含夫妻团圆之意。下片。“花自飘零水自流”,词人的思绪又由想象回到现实,并照映上片首句的句意。眼前的景象是落花飘零,流水自去。由盼望书信的到来,到眼前的抒写流水落花,词人的无可奈何的伤感油然而生,尤其是两个“自”字的运用,更表露了词人对现状的无奈。“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次写词人自己思念丈夫赵明诚,也设想赵明诚同样在思念自己。这样的断语,这样的心有灵犀,是建立在夫妻相知相爱的基础上的。末三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词人以逼近口语的词句,描述自己不仅无法暂时排遣相思之情,反而陷入更深的思念境地。两个副词“才”、“却”的使用,很真切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挥之又来、无计可消除的相思之情。这是一首相当富有诗情画意的词作。词人越是把她的别情抒写得淋漓尽致,就越能显出她的夫妻恩爱的甜蜜,也越能表现出她对生活的热爱。此外,这首词在意境的刻画,真挚、深沉情感的表述,以及语言运用的艺术上,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注释】这首诗通过赞美项羽不肯忍辱偷生的英雄本色,暗讽南宋朝廷的逃跑妥协政策。活着要做人中的豪杰,死要死得悲壮,做鬼中的英雄。今天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就因崇拜他当年宁死不屈、不肯忍辱回到江东的英雄气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