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摇花船第1课时 沪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5513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摇花船第1课时 沪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摇花船第1课时 沪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摇花船第1课时 沪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摇花船 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认识生字新词,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主动积累词语。2、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前面接着最后3、正确朗读课文。继续进行复述训练。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具有我国浓郁的民间特色的“摇花船”这种艺术活动,体会集聚百姓乐事,祈祝福寿安康的传统文化。教学重难点从“花船样子,花船主人和船老大”等几方面向大家介绍“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根据课文第3到第5节内容,复述“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的规定。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我国是一个地域广大、多民族的国家,在各个地方流传着不同的民间艺术活动,从中投射着浓浓的民间特色和乡土气息。1、欣赏几种民间艺术活动。2、今

2、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山东地区的民间活动。3、揭示课题,齐读。(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观看摇花船场面。2、摇花船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3、让我们再随作者到她的家乡看一看。读读课文,用直线划出介绍花船的句子;用曲线划出花船怎样摇的句子。如果有什么问题,随手作个记号,待会儿讨论。(板书:介绍花船 花船怎样摇)4、生自由读课文。5、交流。(1)交流介绍花船的有关句子。指名学生读第2节。师生合作读课文。师引读:花船是用,形状,但。船的四周,并有。教师绘制花船,引导复述。学生准备。指名交流。(2)交流介绍花船怎样摇的句子。 读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像一下花船姑娘和船老大在摇花船时会有怎样的神态、动作。(板书

3、:姑娘 船老大) 交流。 教师指导下学生演,学生评。并理解:娉娉婷婷。(3)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吗?预设可能提出的问题:“火铳”、“火流星”和“信天游”是什么意思?读注释了解“火铳”并正音。这就是火流星。摇花船时,人们用它们来渲染喜庆气氛。再读注释,了解“信天游”,听音乐感受。课后小结三、复习巩固1、指导感情朗读描写花船的句子以及花船怎样摇的句子。2、一边读一边想象花船姑娘和船老大在摇花船时会有怎样的神态、动作。课后习题四、作业1、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2、给下列加点字注上正确读音。竹篾( ) 村坊( ) 船桨( ) 火铳( )3、照样子写词语。例:走街( 串巷 )里应( ) 唇亡( ) 招兵( ) 年富(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