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和一中20182019学年度(飞越、超越)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考试范围:中国古代史(13) 考试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出题人: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早期国家政权,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是( )A 商、夏、周 B 商、周、夏 C 夏、商、周 D 夏、周、商2下图为夏朝世系示意图。读图可知,夏王朝实行( )A 宗法制 B 王位世袭制 C 分封制 D 嫡长子继承制3.“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王位世袭制度 B、分封
2、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 D、郡县制度4“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朝廷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下列诸侯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A 世卿世禄 B 诸侯争霸 C 嫡长子继承制 D 随王出征5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记载了贾府在除夕夜隆重祭祀祖先的活动。这种祭祀活动要追根溯源的话,要追溯到(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礼乐制度6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某些省区新生儿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预计至2020年全国将有两千多万人面临择偶难题。从源头考虑,上述观念的形成当首推( )A 中央集权制的存在 B 对宗法血缘关系的重视C 经济生活条件的改善 D
3、古代法律不完善的误导7“古者贵贱有章,衣服有别,无敢惑紊者。羔裘豹袖者,望而知为大夫,褐宽博者,望而知为贱役。”材料反映了古代服饰特点之一是( )A 拘谨 B 呆板 C 等级森严 D 保守8.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 )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9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把晋国的三家大夫升格为诸侯,三个新国出现于历史的舞台上。公元前386年,齐大夫田氏托魏文侯请得了周王的册命,升格为诸侯。以上历史现象本质上说明A 诸侯势力日渐
4、强大 B 王室衰微礼崩乐坏C 诸侯争霸战乱频繁 D 天子册命控制诸侯10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追尊秦庄襄王,并通过营建极庙、陵墓、刻碑等措施反复强调其“始皇”的身份,将自己置于“帝者之祖”的位置。其主要目的是( )A 恢复周朝的宗法制度 B 强化政权的合法性C 消除前朝的政治影响 D 开创新的皇帝制度11.学者评价在某一制度时说:“伴陆着这一制度产生的新名号成为秦以后历代野心家们拼命争夺的最高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崇拜最高权力的奴性意识”。“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度B三公九卿制C皇帝制度D宗法制度12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由此说明( )A 中央大
5、臣相互配合 B 中央大臣相互牵制C 中央大臣定夺军政大事 D 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13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 )A 分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14秦朝郡县长官的产生方式是( )A 世代相袭 B 地方推荐 C 考试选拔 D 皇帝任命15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势力消长图,正确的一幅是( )A B C D 16下图反映的政治状况,到西汉中后期最终解决,这得益于( )A 分封制的推行 B 推恩令的实施C 中朝制的实行 D 农耕经济发展17汉高祖
6、(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 废除宗法制 B 分封诸侯王C 颁布推恩令 D 设置御史台18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 设“三衙”,收精兵 B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C 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 D 派文臣做知州19北宋宰相赵普认为,“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初统治者制定的“治之”之财的措施是( )A 委任中央文官“权知军州事” B 设置转运使收缴地
7、方财权C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D 中央设置二府三司20元代的行省完全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利用犬牙相入的原则,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以至于产生许多与本路地域不相联接的属地即飞地。元代飞地的出现( )A 扩大了元代的疆域 B 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C 利于防止地方割据 D 导致地方行政体制混乱21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号为参知机务、参议得失等,也是宰相。此时,决定政事之权已不全由三省长官,其后又有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名的他官参政。这表明( )A 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
8、亡 B 新设官职逐渐融入三省六部C 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 D 唐朝时官僚制度还不成熟22古代皇帝集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启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组成决策中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下列史实与第二种方式相符合的是( )A 汉代形成“中朝” B 唐朝设立三省六部C 明成祖设立内阁 D 清雍正年间设军机处23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24电视剧汉武大帝(下图)播出后,人们全面认识了汉武帝刘彻。针对“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
9、居闲曹”的情形,汉武大帝所采取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 重用近臣,削弱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B 尚书被中书取代C 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D 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权25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使人们热衷于当官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第卷(材料题 共50分)二、材料解析题(本部分共2道题,共50分)26地方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
10、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材料三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柳宗元封建论材料四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
11、,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熹朱子语类(1) 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分封制的影响(4分)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的?(2分)(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实施郡县制度的主要影响。(6分)(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初“有叛国”的原因。(2分)(4) 材料四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的具体措施有哪些?(6分)材料二中作者对此有何看法?(2分)(5)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4分)27选官制度是保证统治秩序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阅读下列材料:(22分)
12、材料一在古代封建世袭,天子之子为天子,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大夫之子为大夫,做官人有一定的血统。但到秦汉时期便不同了。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汉廷每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简称则曰“贤良”“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简称,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史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而更要的,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一个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出乎王室私关系之上而独立。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
13、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樊树志国史概要请回答:(1) 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2分)(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9分)(3)科举考试由六部的哪个部分负责?(2分)据材料三,概括隋朝选官制度的特点。(9分)超越飞越班历史参考答案CBBBA BCABB CDCDB BBDBC CBDAC26(1)影响:诸侯关系疏远,相互攻击(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周天子的权威受到挑战(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4分)破解:废除分封制,推行郡
14、县制(2分)(2)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郡县官员分工明确,有利于行政效率提升;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血缘政治开始走向地缘政治);(6分)(3)制度:郡国并行制。(2分)原因:诸侯世袭统治,实力不断壮大,威胁中央。(2分)(4) 军事上,“杯酒释兵权”,抽调各地精兵充实禁军行政上,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察;财政上,设转运使,财政大部收归中央;(6分)地方日益平困,自主性下降。(2分)(5) 认识:整体呈现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4分)27 (1)标准:血缘(2分)(2)影响:初步突破血缘限制,扩大官吏来源,有利于下层人才参政;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孝廉难以衡量,易出现察举不实现象(9分)(3) 礼部(2分)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才能为选拔标准;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不断发展完善。(三点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