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商鞅南门立木1_语文S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4082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商鞅南门立木1_语文S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商鞅南门立木1_语文S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颁布”的意思。2、 学习用“只有才,尽管但是,如果就,不但而且”填空。3、 了解商鞅为改革变法而采取的“立木取信”的做法,使学生懂得诚信的重要。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理解。 第一课时一、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信”指什么?“立木取信”讲的是什么?二、出示资料,了解背景。1、认识商鞅。(资料见教案后)2、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资料见教案后)三、检查预习,解决疑问。1、 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2、 解决生字新词。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问题。重点理解“颁布”、“惹事生非”、“言而有信”等词。3、 解决

2、预习本上的质疑问难。(有些问题可以放到课分析课文中去解决。)四、 初读课文,练写片断。1、 学生自由读课文。2、你觉得商鞅是个怎样的人?说说理由。3、以“初识商鞅”为题,写一段人物介绍。 第二课时一、 片断交流。二、研读课文。1、当商鞅宣布把一根大木柱从南门扛到北门就可以得到10两黄金时,老百姓有什么反应?(让学生从“七嘴巴舌”、“议论纷纷”、“没有一个人相信”、“悄悄地溜走”、“尽管这天前来围观大木柱的人成千上百,但是没有一个人上前去搬动它”等描写当中,体会这件事在老百姓心中的轰动程度。)2、老百姓为什么会轰动?(一来10两黄金不是个小数目,对老百姓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二来找一根木柱从南门到北门根本不可能什那么多的钱;三来朝廷这样做的目的老百姓一时还摸不着头脑。)3、当商鞅把奖励从10两增加到50两时,想像一下,老百姓会有什么反应?(四人小组讨论,组内轮流说话。)4、当有人把木头扛到北门时,商鞅兑现他说的话了吗?5、 商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三、课处延伸1、 商鞅是靠什么取信于民的?(以诚待人)2、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理解。(可以举正反例子)3、 讲一讲历史上关天讲诚信的典型故事。4、 收集有关诚信的格言2、3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