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1井冈翠竹长春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2985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1井冈翠竹长春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1井冈翠竹长春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井岗翠竹教学反思井冈翠竹一文是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井冈山翠竹的秀美外形和刚强气节。记述了井冈山翠竹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做的巨大贡献。全文洋溢着作者对井冈山翠竹的赞美之情和敬佩之情。全文通过诗一样的语言,围绕“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这一主线,写了井冈翠竹在革命斗争时期与井冈山军民的关系,和井冈翠竹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出的革命精神,继而讴歌井冈山人民所表现出的革命主义精神。本次课围绕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一、应用:文章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灵活多样。如何在课堂上把握好“理解内容与学习表达并重的教学目标”是我本课的设计重点。因此在学习每一个部分的时候,不仅仅让

2、孩子们感悟文本的内容,体验文章饱含的情感,还要让孩子们知道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如: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作者不仅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还注重了观察、表达的方法,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引导学生明白要想把文章写得生动,就要学会运用这些方法。第五自然段中反问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井冈翠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第八自然段中总分关系的构段方式(概括具体式),拟人、顶针、引用、回环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都是我这节课中关注的。二、文化背景:由于本文描述的事情年代久远,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太不相符,孩子们难有很深的理解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在设计的时候没有把目标定得太高,只要能把文章中的几句话读懂,能理解“老

3、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正是从井冈山出发(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经过了漫长的革命历程,最后革命取得胜利。能够理解到这一点,目标就达到了,简单地直观地再现了中国近代革命史的过程。站在更高的高度,给予了不同的解读,希望学生更深入地去了解历史。不足之处:学生对全文的感知会更清晰,自然而然地分清毛竹令人难忘的是它长得苍翠、它们为人们做出的巨大贡献,将第14自然段的内容也回答出来,将第12段的学习内容也能概括出来,纯粹得去划分段落,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改进措施:能始终抓住中心句“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来组织教学,可以说是“一咏三叹”。注重表达方法的学习,如:排比、比喻、拟人、反问、引用、顶针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从远到近(先整体后局部)的观察和表达方法,还有总分的构段方式的学习都非常充分。注重了朗读的指导与训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以学生的听、说、读、写为主,教师只是引导者,起到点拨的作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