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5歌词两首长江之歌_西师大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2655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5歌词两首长江之歌_西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5歌词两首长江之歌_西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5歌词两首长江之歌_西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5歌词两首长江之歌_西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六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5歌词两首长江之歌西师大版(2019)1984年元旦,东北沈阳市。一个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人将一张明信片投入路旁的邮筒里。卡片上的字迹清秀,总共不足200字,像是一首诗,更像是一段歌词。这年的3月中旬,年轻人被请到了中央电视台。原来,他那张明信片上的作品参加话说长江的歌词征集,从4583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被选中了,但那时他本人对这一切还一无所知。24日晚,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室内,话说长江专题音乐会的主持人陈铎和虹云走到台前,神秘地说:“可以告诉大家,现在主题歌的词作者就在演播室里,就在你们之中。不过,到此时此刻为止,他自己还蒙在鼓里,不知道自己中选了呢!”陈铎和虹云在众人急切

2、的目光里,不紧不慢地向观众席走去。他们在一个身穿军装的年轻人面前停了下来,说:“词作者就是这位年轻的军人胡宏伟同志!做一下自我介绍吧!”刹那间,照相机、录音话筒、录像机都凑了过来。胡宏伟显然一点精神准备都没有,脸涨得通红。就在刚才,他还以为,这次电视台邀请他来是让他来捧场的。他甚至猜测,获奖的应该是某某名家,或者是某某居住在长江边上的人。他腼腆地说了一句:“我是沈阳军区歌舞团的创作员。”虹云笑了,把话筒递到他的嘴边:“胡宏伟同志,大家肯定都想知道,您此时此刻有些什么感想?”“我没什么准备,突如其来呵。我现在的心情,打个比方吧,就像一条刚刚走出山谷的小溪,来到大江边。这里的大江不是指别的什么,就

3、是在座的老前辈和年轻的同行,以及此刻正坐在电视机前和我们一同观看晚会的千千万万的观众。”就在这一天后,随着“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动人歌声,胡宏伟的名字也为亿万国人所熟知。胡宏伟的作品在这次征集活动中荣获了最佳创作奖。一些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按照通常歌曲的创作顺序,都是先写词再作曲,而这次则正好相反,创作难度颇大。而胡宏伟的这件作品虚实相间,充满诗情画意,与话说长江主题歌优美的旋律完全吻合,令人赞叹。评委称赞,歌词作者眼中的长江变成了一条有生命的河流,一条和人们的思想感情相交融的河流,一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充满着无穷活力的河

4、流,歌唱了各族儿女对长江的深情,歌唱了历史长河与它的青春活力,很有思想性和艺术性。许多人甚至都想了解一下,胡宏伟是何许人,跟长江到底有什么渊源?对此,胡宏伟说一切都缘于他和长江有一个“约会”。那是1981年秋,胡宏伟去江南采风。坐着火车,行进在南京长江大桥上时,看到长江的宽广,看到翻滚的浪花,创作的激情猛烈地冲击着他的心扉。“当时,我想到了长江遥远的源头,想到了长江已奔流了千万年,心头涌上来两句词:你从雪山走来,你从历史走来。幸运的是,1983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话说长江,胡宏伟成了节目的“铁杆”观众。通过这部电视片,胡宏伟对长江的了解越来越真实,越来越深刻,创作灵感也就如水流泉涌:“我记起片

5、头的第一个画面是冰川滴下的水珠,之后是奔涌的江水,于是有了第一句你从雪山走来;片尾中浩瀚的长江口,又让我想起了你向东海奔去;还有长江三峡的落差造成江水汹涌澎湃,正是惊涛是你的气概。”酝酿了两天后,胡宏伟一口气写下了两段共18句歌词。令他始料不及的是,长江之歌不但迅速唱遍大江南北,更在海外华人间传唱不衰。而获奖后的胡宏伟更加痴情于创作,多年来,他的作品荣获全国、全军各种创作奖共200余次。前不久,他创作的和谐花园被定为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会歌,你我他,快参加成为惟一一首2019年奥运志愿者题材的获奖歌曲。他说,追赶时代的脚步,人就不会老,火热的生活是他不竭的创作动力和源泉。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

6、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长江之歌”题意是关于长江的歌,唱长江的歌,赞长江的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沱沱河,全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它是永远值得赞颂的。结构分析这首诗歌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丽,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写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第2节):写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这两部分运用前后两次出现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

7、亲的情怀”贯通起来,以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作主线,把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力量无穷、贡献巨大融为一体,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进而升腾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1984年新年前夕,一个东北青年把一张贺年片悄悄投进信筒,收信地址是:北京中央电视台。很快,这张贺年片就融化在5000多封观众来信中了几个月后,歌曲长江之歌问世,一时间“胡宏伟”的名字万众瞩目。胡宏伟,就是那个东北青年;他贺年片写的,就是歌词长江之歌。一年前,中央电视台用整整半年时间连续播出了专题片话说长江。那阵子每到周末晚上,千千万万家庭都早早忙完家务、写好作业,然后坐到电视机前,等着那熟悉的片头音乐响起话说长江绝对可以说是1983年中国电视的沸点。随着它万人空巷的播出效果,片头音乐也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旋律可是渐渐地,人们不满足于只随着旋律“啦啦啦”了,希望能填上歌词成为一首歌。于是摄制组采纳建议,于1983年12月25日向全国发出“征集话说长江主题音乐歌词的启示”。短短3个月,5000多首应征作品便从各地飞来胡宏伟的长江之歌是其中最出色的一首。这段音乐避开对长江水的描写,而从人们对长江的真情实感入手,发自内心地咏唱了中国的这第一大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