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13牛郎织女苏教版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或神话故事一般故事内容比较浅显,情节比较生动,高潮凸起,人物个性鲜明,深受学生喜爱。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中国民间文学的经典,教学这篇文章,我从两方面入手。 一、品词、品句、品读。课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更是故事的高潮部分,情节跌宕起伏,比较适合朗读能力的训练。首先是读通,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为有感情的朗读打下基础,然后朗读和感悟相结合,通过默读交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感悟人物的鲜明个性。感受到王母娘娘的心狠手辣和不讲骨肉情谊,一个专制形象。织女的非常痛苦的心情和牛郎知道织女被王母抓走后的那种心急火燎的心情。最后抓住
2、这些重点词句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我认为朗读的指导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正确地面对学生的朗读差异性,尽可能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让学生慢慢地读,细细地品味,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即可。二、要加强复述课文能力的训练。复述课文的能力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苏教版课文比较重视这项能力的培养,有很多故事情节生动、曲折的课文都要求复述课文。复述课文必须在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在指导学生复述牛郎织女时,让学生按课文的段落层次一段一段地进行,这样降低难度,由简到难,调动学生复述的兴趣。复述前先指导学生编列小标题式的复述提纲,供复述时参考,如:男耕女织,
3、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中,抓走织女心急火燎,携子追赶隔河想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接下来我让学生再充当一回“民间作者”再次地走进文本赏析、品味、斟酌、润色,学生积极性比较高,创造性的复述了课文。本课有一个特点,它透过平淡的语言,感受人物的精神内涵。课文语言写的很白,很质朴,但如何让学生领悟文字所表达的含义呢?如“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是一个中心句,学生也很容易明白牛郎是如何周到照看老牛的。似乎没有什么要讲细悟透。但换一个角度,让学生根据相关点,进行复述,特别是有创意地复述,把平淡的语言说活,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复述中,领悟牛郎是个怎样的人。(心底善良,吃苦耐劳)然后再读课文,学生会有更深的体会。 透过平淡的语言,引发深层的思考。,“听说织女要留在人间,姐妹们都很佩服她的勇气。她们对牛郎织女说了许多祝福的话,便洒泪告别,飞回天宫去了。”让学生思考1:为什么仙女佩服织女呢?聚焦:织女爱慕的是牛郎的勤劳善良。同时织女放弃了荣华富贵,甘愿与穷困的牛郎生活在一起。再让学生思考2:姐妹们会说些什么祝福的话?通过几个问题的设计,课文的重点就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