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唯一的听众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1799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唯一的听众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唯一的听众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唯一的听众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

2、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学习目标】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

3、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体会老人

4、对作者的鼓励和带来的变化。3、理解文中老人的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4、 体会作者对老人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 体会老人对作者的鼓励和带来的变化,理解老人的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课前预习】读课文,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幽( )静 羞愧 ( ) 神圣( ) 悠( )悠 庄重( ) 仪( )式 抱歉( ) 溜( )走 荒唐 ( ) 割( )舍【课内探究】活动一:速读课文,梳理层次1、说一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分析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活动二:精读课文,解疑探究1、在遇到老妇人之前,别人对“男孩”的评价是怎样的?男孩的心情又是怎样的?2、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

5、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老人真的“耳朵聋了”吗?她为什么说自己“耳朵聋了”?)3、说说“我”在学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活动三:研读文本,感受人物1、这位唯一的听众,她不曾给过作者拉小提琴技巧的指导,也不曾给他讲解过拉琴的 窍门。那么,她是怎么帮助作者的呢?提示: 感悟一:老人的语言 感悟二:老人的眼神【拓展延伸】 人世间最动听的话语是关爱的语言,最感人的故事是真情故事,最伟大的力量是爱的力量。阅读下面的故事心灵有耳,思考:短文中的老人与唯一的听众中的老人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心灵有耳一个小女孩因为长得又矮又瘦而被老师排除在合唱团之外,而且,谁叫她

6、永远穿着一件又灰又旧又不合身的衣服哩!小女孩躲在公园里伤心地流泪。她想:我为什么不能去唱歌呢?难道我真的唱得很难听吗?想着想着,小女孩就低声唱了起来,她唱了一支又一支,直到唱累了为止。“唱得真好!”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来,“谢谢你,小姑娘,你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小姑娘惊呆了!说话的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他说完后站起来独自走了。小女孩第二天再去时,那老人还坐在原来的位置上,满脸慈祥地看着她微笑。小女孩于是又唱起来,老人聚精会神地听着,一副陶醉其中的表情。最后他大声喝彩,说:“谢谢你,小姑娘,你唱得太棒了!”说完,他仍独自走了。这样过去了许多年后,小女孩成了大女孩,成了大女孩的她长得美丽窈窕,而且是小城有名的歌星。但她忘不了公园靠椅上那个慈祥的老人,一个冬日的下午,她特意去公园找老人,但她失望了,那儿只有一张小小的孤独的靠椅。后来才知道,老人早就死了。“他是个聋子,都聋了20年哩!”一个知情人告诉她。姑娘惊呆了。那个天天聚精会神听一个小女孩唱歌并热情赞美她的老人竟是个聋子。【教师寄语】 最后,老师有一句话送给大家:一个人的成功,既离不开别人的鼓励、欣赏,也离不开自信、努力。只有在爱的土壤里,只有在汗水的浇灌下,人生才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