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大禹治水》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7).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0849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大禹治水》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大禹治水》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大禹治水》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大禹治水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 了解黄帝、炎帝的主要事迹。知道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2. 说出大禹的主要事迹和治水成功的原因。技能目标:说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情感目标:学习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培养人定胜天的信念。教学重点大禹治水的事迹和精神。教学难点对部落和部落联盟的理解。课前准备1. 大禹像挂图,大禹陵照片。2. 大禹治水的挂图。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绍兴有个禹陵,还有禹庙,你们去过吗?是纪念什么人的?禹是我国古代一位治水英雄,世世代代被后人称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二、讲授新课。(一)黄帝和炎帝的事迹。1. 教师讲述黄帝和炎

2、帝的故事。然后提问:祖国境内原始社会的遗址主要有哪几个?为什么我们称自己是炎黄子孙?2. 师生归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二)大禹治水:1. 教师让学生观看课中大禹像,将大禹治水的故事,然后提问:鲧治水为什么未成功?禹根据实际采用了什么治水方法?2. 师生归纳:禹根据山脉地形,采用疏导的方法,开沟掘渠,使洪水从江河流入大海。3. 请学生观察大禹治水插图,教师简介禹与群众同甘共苦,顶风冒雨,他“三过家门而不入”,艰苦劳动十三年,终于把洪水控制住。反映了中华民族战胜自然灾害的聪明才智和人定胜天的气概。4. 组织学生讨论: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一种什么精神?5. 归纳: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受到百姓的赞颂,人们为了感谢禹的功劳,称他为“大禹”。他的精神值得后人继承发扬。6. 讲一讲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同桌同学讲)(三)大禹陵和夏朝的建立。1. 教师出示大禹陵、禹庙的照片,介绍大禹陵(也可以让去过大禹陵的学生讲)。2. 教师讲解夏朝是怎样建立的。三、知识反馈。1. 课后填空题。2. 请几个学生讲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四、全课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懂得了什么道理?五、板书设计:疏导法大禹治水公而忘私人定胜天同甘共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