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0824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植物妈妈有办法【课前解析】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讲述植物传播种子的诗歌,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富有韵律感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从植物妈妈的办法中,能感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了解更多的植物知识的愿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关注课文:全诗共有五节,按照“提出问题具体介绍提示观察”的思路展开。第 1 节激发学生思考:植物用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第 24 节分别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第 5 节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新知识。本文的突出特点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把植物和种子分别当作“妈妈”和“孩子”来写。“妈妈孩子”这样的关联,易触动儿童

2、的情感世界,易激发想象、引发思考。课文插图与诗句相配合,形象地描绘出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画面鲜活、直观、富有儿童情趣,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辅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重点词句。关注生字:重点指导“它、娃、更”。“它”的下部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娃”的右边由两个“土”组成;“更”的第六笔是撇。关注词语:第 1 节中“旅行”一词指种子离开植物妈妈落到其他的地方,“四海为家”一词指植物种子在各个地方生根发芽。第 24 节具体介绍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以及传播方式。其中,“降落伞”“帯刺的铠甲” “豆英”是植物自身的条件;“风”“动物的皮毛”“太阳”是外界条件;“乘着”“挂住”

3、“炸开”是三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文中把蒲公英和苍耳分别比作“降落伞”“带刺的铠甲”,准确、形象地勾画了它们的形态;用“准备”“送给”“穿上”几个词赋予植物人的感情,写出了植物的灵性;拟声词“啪”,准确描摹了豆荚炸开的声音。办法、如果、长大、四海为家、娃娃、只要、皮毛、那里、知识。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理解“四海为家”这个成语。【教学目标】1. 认识“植、如”等 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为、得”,会写“法、如”等 10 个字会写“办法、如果”等 9 个词语。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用词的准

4、确。4. 产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1.认识“植、如”等 12 个生字,读准其中多音字“为、得”,会写“法、如”等 10 个字,会写“办法、如果”等 9 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用词的准确。【课前准备】PPT、希沃【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植、如”等 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为、得”,写好“它、毛、更”等 3 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学习新课之前,咱们来做个小游戏,

5、一起来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 你都在哪里见过呀?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今天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师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1. 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 明确要求:请同学们先默读词语,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3. 摘苹果游戏明确要求:词语我们都认识了,下面每个苹果后面都藏着一个生字宝宝,快来比一比谁摘得苹果多吧?(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根据学生天性爱玩的特点,利用游戏来熟记生字。这样一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

6、)三、理解课文1. 听音频范读课文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有几个小节,讲述了哪几种植物? 2刚才同学们收获了很多苹果,相信大家已经和这些字词宝宝都认识了,如果字词宝宝回到了课文,你们还能把它们认出来吗?请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课文。3. 教师提问:(1)课文我们读完了,谁能告诉我,全文共几个小节?种子把植物称作什么?预设:全文有 5 个小节,种子把植物称作妈妈。(2) “植物妈妈”指的是什么样的植物?教师提示:指的是已经成熟的植物(3)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预设:3 种,分别是:蒲公英妈妈、苍耳妈妈、豌豆妈妈学生边答,教师边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教师引

7、导:文中 2、3、4 这几个小节分别向我们介绍了这三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下面我请三名同学来读一读这 3 个小节,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思考:这 3 种植物分别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听过同学们读完课文后,请你选择一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式讲给大家听。4当同学们提到蒲公英妈妈时,教师引导:(1) 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是:它为自己的娃娃准备了降落伞,只要风轻轻的一吹,种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教师板书:降落伞)(2) 师小结:蒲公英妈妈是多疼爱自己的孩子呀!我们一起来看看。(3) 蒲公英图片。谁有办法让它“离开妈妈,四海为家”,用了什么办法?(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风吹)认识“四海为家”中的

8、为是多音字。演示蒲公英的种子纷纷出发。许多种子有高有低依次飘散,这叫什么?在书上找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预设:纷纷出发多有意思呀!谁谁愿意把这小节再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5当同学们提到苍耳妈妈的时候,教师引导:苍耳妈妈又是怎么做的呢? 预设: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教师启发:“铠甲”是什么?(教师板书:铠甲)教师引导:带刺的铠甲是为了挂住动物的皮毛。那动物们会把种子带到哪里去呢?预设:带到田野、山洼。学生边答,教师边板书:(动物皮毛)6. 当同学们提到豌豆妈妈,教师提问:豌豆妈妈的办法是什么呢?预设:让豌豆在太阳光底下晒,太阳一晒,豆荚就会炸开,豆子们就蹦跳着离开了妈妈。教师板

9、书:(豆荚晒太阳)7. 教师启发,(1)你喜欢哪位植物妈妈的办法?为什么?(2) 这些孩子们,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妈妈呀!从哪里可以知道?(3) 指名读第一小节。教师提问:“孩子”在这里指的是植物的种子,那“长大”是什么意思?“四海为家”是指种子要搬到哪里去安家?预设:长大指的是种子已经成熟,四海为家就是去往世界各处,落到哪里, 就在哪里生根发芽。8. 提出要求: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请同学们齐读第 5 小节,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发现植物妈妈的办法。教师总结:我们要想得到更多的知识,就要学会仔细观察,养成好的习惯, 经常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知识,探究奥秘,从植物妈妈的“办法”中,我们感到大自然的奇妙

10、。那下面我们看看谁是细心的小朋友,发现这里还有一个多音字。认识多音字得。四、观察比较,练写生字“它、毛、更”1. 指导书写“它”“公”。(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它”字。引导交流:观察这个字,你认为写时需要注意什么?(2) 教师范写。讲解:上宽下窄,第一笔点在竖中线,竖弯钩的起笔在第二笔点的右侧,收笔指向横钩的钩。(3) 出示“公”。 引导交流:观察这个字,你认为写时需要注意什么?(4) 教师范写。讲解:上宽下窄,上部撇捺舒展。(5) 学生描写一个,教师巡视后给予评价和指导。(6) 学生再写两个。比一比,看自己哪里有了进步。2. 指导书写“毛、更”。 (1)教师范写“毛”字。提示:这是一个独体

11、字, 撇、横、横稍偏左,竖弯钩的竖在竖中线的左侧,弯要向右写长,钩尖向上。(2) 学生先描红,再试写两个“毛”字。教师巡视,相机个别指导。(3) 引导学生独立观察“更”字,第一笔横短,中部“曰”上展下收,竖撇在竖中线上起笔,穿出“曰”向左下伸展,捺从“曰”的左侧起笔向右下伸展。(4) 学生试写一个“更”字,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再写另一个。【板书设计】蒲公英植物妈妈有办法降落伞风吹苍耳铠甲动物皮毛豌豆豆荚太阳晒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背诵课文,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用词的准确。2. 写好“法、如”等 7 个字,会写“办法、如果”等 9 个词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

12、生字词。二、引导背诵根据课件中的提示,我们来回忆一下文章。教师提问:蒲公英是怎样借助风出发的? 预设:乘着风。教师引导:体会“乘着”的动作,谁能做一做这样的动作?我们会说乘车、乘船,这里用乘着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教师小结:乘着风就好像我们作者交通工具出发一样,而且给人一种舒适、去旅行的感觉。(教师板书:蒲公英 乘着)教师引导:苍耳妈妈传播种子是让苍耳“挂住”动物的皮毛。能不能换一个词,比如,勾住、拉住。(教师板书:苍耳 挂住)预设:换一个词不好,“勾住”给人一种把动物皮毛扯疼的感觉,“拉住”好像是种子用手故意去拽的感觉,而“挂住”让我们感觉是不经意间,种子轻轻蹭到了动物皮毛上,这个词用的比较

13、合适。教师小结:你们说得真好,所以我们说作者的用词非常准确,让我们觉得很舒服,又很符合种子传播的方式。那豌豆妈妈让孩子们晒在太阳底下,然后等着豆荚炸开,这样送走孩子们,“炸开”这个词用的好不好。教师引导:“炸开”形容是突然间,速度很快地裂开,只有速度快,里面的种子们才能跳得更远,蹦得更高。所以我们在读这里时也要语速快一点。(教师板书:豌豆 炸开)(播放豆荚炸开的视频)(设计意图:从小学低学段儿童特点出发,适当采用“表演体验”的教法, 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得到发展。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带到朗读之中,体会用词的准确。)根据课文的插图和提示,我们一点点来试着背诵一下课文。教

14、师引导背诵。(1)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靠传播种子。(2) 苍耳妈妈准备了-,靠传播种子。(3) 豌豆妈妈准备了-,靠传播种子。三、拓展延伸同学们记得真快,看来已经对这三位妈妈传播种子的方式很熟悉了,那接下来我们再来观察几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1、椰子成熟了会自己落下来,落到水里就漂走了,漂到哪就到哪安家。2、石榴成熟了就会裂开,小鸟飞来会吃到它的种子,这些种子就会随着它的粪便出去,种子落到哪里就会在哪里生根发芽。(设计意图:创设多样的练习方式,巩固所学,达到学用结合。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观察选做题中提供的三幅图画,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

15、说柳树、樱桃树和风仙花是如何传播种子的。教师讲解:第一幅图讲的是柳树借助风来传播种子。柳树的种子上有白色的毛状物,也就是柳架。柳絮带着种子随风飄散,落到适宜的环境就生根发芽。可以让学生试着用“乘着风纷纷出发”等词语说说柳树如何传播种子。第二幅图是长满了樱桃的樱桃树,旁边有小鸟飞来衔走樱桃。授桃被小鸟吃了其中的种子由于难以消化,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就可以传播到其他地方了。可以让学生试着用“衔走、排出”等词语说说樱桃树如何传播种子。第三幅图画的是凤仙花。凤仙花的果实在裂开时,果皮向内卷缩,又突然向外伸张,将种子弹出。可以让学生看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凤仙花的种子被弹出来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

16、用“蹦着跳着、炸开”等词语说说风仙花种子的传播过程。四、练写“法、如、娃、她、知、识” “法、如、娃、她、知、识”1引导交流:认真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2指导书写“娃、她、如、知”注意笔画的长短疏密,“娃”注意多横等距离、长短不取齐;“如”和“娃、她”都是女字旁,因为“如”右边是“口”,笔画少、竖短、形方,所以“如”的女字旁要大些;“如、知”都是右边有“口”,右边“口”和左边“口”写法上略有不同:左“口”小居中,如,“吓、呀”,右“口”稍大居中下部。(1)学生描红一个,写后和前面的字比一比。(3)学生再练写。教师提醒:注意写完一个比一个,再写时要

17、注意写得更好。3.学生自主练写“法、识”(1)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字形,描红并练习。4.学生练写“办法、如果”等词语。【作业设计】1. 根据课后的选做题,试着仿照课文第 24 小节的形式写一小节,介绍其他种子的传播方式。2. 背诵课文。3. 阅读关于种子的书籍或文章。如:一粒种子的旅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植物妈妈有办法蒲公英乘着苍耳挂住豌豆炸开植物妈妈有办法形象生动地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很适合小朋友阅读。上课伊始我利用猜一猜,认一认的游戏导入新课,利用图片让学生猜和认,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根据学生天性爱玩的特点,利用游戏来熟记生字。这样一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适当启发诱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足:在学习课文时,我怕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就没有给学生充足的考虑问题的时间,我没能认真地聆听学生的讲解。不够注重细节,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和失去了一定的指导性。有的地方没有做进一步的探讨,并且加快了说话的语速,以至于学生的思路没有完全的打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取长补短,再接再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