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月光曲22人教版我觉得最深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激发情感,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心理上及态度上产生的反应,积极的情感能够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魅力。凭借多媒体课件,拉近了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赋予语言以生命力,唤起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如在解决“为什么贝多芬要为盲姑娘再弹一首曲子?”这个问题时,我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组织小组的协作交流,然后,我用饱满激情的话语把学生带入到贝多芬创作的年代,在钢琴曲的伴奏中下,出示贝多芬的画像及他曾说过的话:“创作音乐是为穷人造福的。”等,引导学生深刻地感受贝多芬高尚的人格魅力,体会他对穷苦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师生关系上
2、,我尽力成为学生阅读的点拨者、引导者、激励者,积极地营造亲密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在经历阅读的过程中学会阅读。二、引导探究,确立学生主体的学习地位第斯多惠曾说过,“知识是不应该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还学生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直接阅读的基础上,经历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过程,从而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生成。例如,在教学时,我先启发学生质疑,梳理出能统领全篇教学的中心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圈划出重点的句子,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
3、组的协作交流,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自主地解决问题,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再如,课文第九小节的教学,对于月光曲的旋律、曲调、节奏到底是怎样的,这是需要学生自己感悟的,任何分析和讲解都会显得空洞,所以,在课上安排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反复读,再此基础上组织了第二次的小组学习交流。从交流中,学生互相启发,提高认识,这一“读”一“说”,使学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师的情、文中人物的情不断地产生碰撞,产生灵感。对于课文的朗读,则采用了分层读、配乐朗读、赛读、齐读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三、启发联想,产生情感共鸣的学习体验钢琴曲月光是贝多芬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所蕴涵的内容很
4、丰富,很深刻,这就给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创造了空间。教学时抓住这个契机,在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播放音乐让学生闭目欣赏月光,用心去感受。伴随着和谐优美的旋律,学生很快进入了乐曲表现的意境之中,达到了愉悦其耳目,激荡其心灵,开发其智力的效果,与作者的情感,文中主人公的情感产生了共鸣。然后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说说听了乐曲后仿佛看见的景象,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情绪高涨,各抒己见。有的说,看到了海面上晶莹的浪花在跳舞;有的说,看到了出海的探险家在同风浪搏斗;还有的说,看到了乌云遮住了月亮,海面上霎时间一片昏暗在这一“想”一“说”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深刻了,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发展。为了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安排续说和听音乐写联想等练习,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由此,我也想到,课堂并不是一个进行简单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成长中的阵地。课堂应该关注的不是既定知识结论的有效传递,而应关注活生生、有思想、有情感的学生,以及学生作为人在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和真切成长。因此,课堂的本质意义,也不在于教知识、教技能,而在于努力地促进学生智慧、精神、情感等多方面的综合生成,让这优美的旋律淌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