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8童年的发现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8774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8童年的发现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8童年的发现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8童年的发现人教新课标 我上的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标实验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童年的发现。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作者语言幽默,对自己童年的发现颇引以自豪,对因

2、童年的发现而被老师误解有一丝的愤懑。选编本课的目的,是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童年的发现虽然是略读课文,但因为课文的语言和故事情节都充满童真童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我在上课前以为学生自学时一定有话可说,我也就放心地把课堂交给学生。于是,整堂课都是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进行: 开始便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课题的板书,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提出两个问题:你从作者的发现

3、过程中能发现什么?对“我”的遭遇你有何想法?学生便开始分组读议。借用文中的一句话“孩子的想象力是惊人的”,我想说孩子的领悟力也是惊人的。他们在阅读时能从文中领悟出许多让人欣喜的东西,像沈志伟谈对课文最后一句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的理解时认为这是我的自嘲;盛建平则能引经据典地联系到中外一些科学家的遭遇。但在同学们叙述、争论时,我总感觉到不够尽兴。学生的一些感悟好象都程式化,所说的都与教学参考差不离,似乎与我想要的有一定的距离。我想要的应该是精彩纷呈的哈姆雷特。反思这堂课,没有正确处理好课堂上的老师引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是症结所在。像这样的课堂能不能“放任自流”?该如何理解学生能悟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我觉得老师还是应该学会在课堂上“寻找矛盾”、“挑起矛盾”。这里给我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考问题: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了,老师是不是“就放心地把课堂交出去了呢?”在分组读议的过程中,教师该提出怎样的问题引导学生的讨论更深入,以至于“能够尽兴”呢?这就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应怎样发挥才能既促进学生发展又不会降低任务水平,真正起到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呢?这个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作更进一步的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