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香玉剧社号语文S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8378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香玉剧社号语文S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香玉剧社号语文S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香玉剧社号语文S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常香玉怎样带领香玉剧社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质疑、合作探究,感受常香玉的爱国情怀。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潜心品读中感受常香玉的爱国情怀,受到爱国主义教育。2.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常香玉怎样带领香玉剧社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感受常香玉的爱国情怀。3. 教学用具 课件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通过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我国古代的女纺织家黄道婆和英国在护理事业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南丁格尔,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位女性,她就是我国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

2、。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题。3、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梳理出以下问题:(1.)这架飞机为什么叫“香玉剧社号”?(2).它有什么作用?(3)为什么要写“香玉剧社号”飞机?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一)合作学习。提出以下要求:1、朗读课文,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顺。2、学习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3、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检查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再读课文,感受常香玉所为爱国情怀犹如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指引着我们前进。常香玉就是在这种爱国情怀的感召下,做出了捐献飞机的壮举。(一)合作探究:常香玉

3、是怎样克服困难捐献飞机的?其中做了几件事(二)各小组交流,教师板书(拿积蓄、卖车房、送孩子、不特殊、劝别人)四、精读课文,感受常香玉精神导语:常香玉为了捐飞机做了这样五件事情,那么捐飞机困难大吗?课文第几自然段写了捐飞机所遇到的困难?(第五自然段)2、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指导学法(1)我们读书时,会对文章中的一些字、词、句、段,产生独特的阅读体会,把这些体会用简短的语言记录下来,就叫写批注。(2)用写批注的方法,合作完成下面学习任务课件出示:在这些困难的克服中,最打动你心灵的是哪件事?默读相关语段,圈圈画画,写下自己的感受。(3)学生按要求学习,练习写批注(4)各小组交流。教师相机指导以下语句

4、:常香玉没有被困难吓倒,她拿出多年积蓄,又卖掉剧社仅有的一部大卡车和自己的房子,作为演出基金,她还宣布剧社的演职员不拿一分钱报酬。所有义演收入全部用于为志愿军购买飞机。为了不影响演出,常香玉把三个不满十岁的孩子全部送到保育院。为了节省开支,常香玉和大家一起吃大锅饭,睡地铺。从不因为自己是社长和名角搞半点特殊化。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常香玉是怎样的人?五、速读课文,了解观众反应导语:常香玉的所作所为不仅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各地观众,那么观众有哪些感人的举动呢?请各小组快速阅读文章的第九自然段,用简短的话概括观众的举动。1、学生快速读文,汇报交流。2、.课件出示补充资料,认识捐飞机的重要意义。六、撰写

5、颁奖词导语: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那么就把你最想说的话献给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吧!1、学生朗读最想说的话。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2、课件出示老师写的颁奖词,与同学交流。您视艺术为生命,实践了“戏比天大”的诺言;您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诠释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内涵。您德艺双馨、高风亮节,无愧于“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七、总结全文,受到教育

6、1、从常香玉捐献飞机的事迹中,我们感受到那一片浓浓的爱国之情,那么我们怎样做才是爱国呢?“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2、课件出示图片,告诉学生爱国其实很简单,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3、结束语:同学们,常香玉这位豫剧表演艺术家艺术家以她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对祖国、对人民那诚挚的爱。(课件出示常香玉照片)让我们记住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让我们接过这面爱国大旗,勇往直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