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教学目标:1.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
2、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斑白、搪瓷、严厉、收敛、疙瘩、粗糙、抽噎、奄奄一息”等词语。2.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
3、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教育。3.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4. 练习快速地阅读,简要的复述故事。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今天,我们学习15课金色的鱼钩。首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组资料,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下。这是长征路线图,长征从 1934 年 10 月开始,到 1936 年 10 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中央红军长征前约 8.8 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人。此时你想说些什么?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过草地这里。(随着图片的出示,教师诵读)茫茫草地,根本没有路。人和
4、马必须踏着草甸走,或者拄着棍子探深浅。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二怕下雨三怕过河;几乎每过一条河,即使是一米深的小河,都有战士倒下。草地天气,一日三变,温差极大。夜间气温降至零摄氏度左右,冻得人们瑟瑟发抖。如果找不到比较干一点的地方,就只好在草地里露宿。但是,夜晚太冷了,第二天一早起来,往往会看到草地上长眠着一些战士,甚至是跟自己背靠着背休息的战友。长征是一个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金色的鱼钩就是其中之一。二、检查自学情况,整体感知课文。课前同学们进行了自学,我们来展示一下。1. 读一读。(出示词语)小组开火车读、全班齐读。2.
5、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3.想一想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班长呀?请同学们找出对这位可敬的老班长的外貌描写。“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通过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可以看出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长征的艰苦。)老班长就是这样一位饱经沧桑的人,现在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三、入情入境,重点赏析小组交流: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注意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并思考以下问题:1课文讲了哪几个小故事?2. 你觉得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多读几遍,并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写在旁边。第一个问
6、题:课文讲了那几个小故事?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第二个问题:你觉得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根据自己的自学回答,教师板书。第三个问题: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多读几遍,并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写在旁边。感受深刻的句子: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1)指名朗读并说一说,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2)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语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3)此时“我”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3)指导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1)学生朗读,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说说此时自己内心的感受。(2)再一次朗读,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摸”等
7、重点词朗读。3.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1)学生朗读这一片段内容。(2)观察插图,想象老班长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小梁的心情是什么样的?(3)师生共同朗诵“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4.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1)学生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奄奄一息”是什么意思?(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用了哪些描写?(3)小组内分角色朗读。(4)小组在班上分角色朗诵展示四、品味金色,升华迁移我们可亲可敬的老班长就这样离开了我们(全班齐诵最后一段)。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8、?学习了这篇故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生活中应该如何做呢?三月,正是学雷锋月的活动,在此,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一次做好人好事的实践活动,下次主题班会,咱们来比一比谁做的好人好事最多?接下来:(指名填空读)想一想这篇课文运用了( )描写、( )描写、( )描写、( )描写等手法,塑造了( )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让我们为老班长( )和( )的革命精神而深受感动,鼓舞和震撼。五、作业 : 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1.条理要清楚,讲清鱼钩的来历以及围绕鱼钩所发生的故事。 2.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说出来,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六、拓展延伸1、现在让我们齐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2、推荐阅读:倔强的小红军、长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