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游天然动物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
2、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
3、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3、懂得详略得当的好处。4、通过课文语言文字,感受游天然动物园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体会课文有详有略,突出重点的好处。教学准备:投影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
4、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1、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在米库米动物园的见闻。2、课文写了许多动物(板书动物名称)。3、课文先写了乘车去动物园,然后写了在动物园的见闻,最后写了这次活动的愉快感受。过渡: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出示句子: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无怪乎每年从世界各地前去游览的人络绎不绝。1、读一读这句话。2、你读懂了什么?络绎不绝:前后相接,连续不断说明人多的成语还有哪些?无怪乎:换成“难怪、怪不得”,表示明白了原因,对下文所说的情况就不觉得奇怪了。3、读了这句话,大家还有什么想知道的?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有哪些乐趣?二、学习课文36自然段1
5、、自由读课文,划出你认为充满乐趣的语句,并和你的同桌交流。2、指名交流它们高仰着细长的脖子,在树阴下亭亭玉立,简直一动不动。远远望去,恍若一幅巨大而迷人的风景画。(恍若、亭亭玉立)作者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长颈鹿的静态美,优雅娴静。更有趣的是,成群的非洲基马猴正在这些长颈鹿中间蹦来蹦去。好一阵子。(蹦来蹦去、挤眉弄眼、挑逗、奔前跑后、周旋)体会到非洲基马猴顽皮好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些庞然大物,身长丈余,最大的足有三吨重,这大概就是它们有恃无恐的原因吧!理解: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有恃无恐:因有所依仗而害怕。用“因为所以”句式来连一连这句话只见它们慢腾腾地踱步,一面扇动
6、着那葵扇般的大耳朵,一面用鼻子把一棵棵小树齐根打断。(体会到大象力大无穷)只见不远处一棵大树下聚集着十几只狮子,一只母狮子在打哈欠伸懒腰,它满不在乎地瞥了我们几眼玩闹。3、小结:作者抓住了长颈鹿、基马猴、河马大象、狮子这些动物的特点,向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它动物只是一笔带过,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课后应掌握的写作方法,详略得当,抓住特点,大家想记住它们吗?请大家自读你最喜欢的动物,把自己的喜爱之情通过朗读体现出来。4、指名读5、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齐读最后一句话:“米库米天然动物园的络绎不绝。”三、作业练习册三、四项板书设计:长颈鹿优雅娴静基马猴顽皮好动河马庞然大物游天然动物园大象力大无穷有详狮子满不在乎漂亮兴高采烈犀牛黄牛有略野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