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19台湾的蝴蝶谷苏教版从课题看,“台湾的蝴蝶谷”是定中短语,课文主要介绍的是蝴蝶谷。那么蝴蝶谷是怎样的山谷?会有怎样的景象呢?台湾的蝴蝶谷又是怎样与众不同呢?由课题自然生发出了这一连串的疑问。因此教学伊始,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读课题质疑,带着阅读期待进入初读。经过初读,学生对课文内容会有一定的了解,教师要对此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找准第二课时的教学重难点。第一段简单地介绍了台湾的气候等因素适合蝴蝶生长。“好地方”一词通俗易懂,“为什么这里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是因为这里“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课文用三个四字词语准确地道出了蝴蝶生长的必要条件,可是此处语言包含的因果关系,学
2、生未必了解,我想这里可以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体会语言的因果关系,学习运用表达因果关系的实用语言。第二段描绘了蝴蝶赶到山谷里聚会的奇异场面,告诉我们“蝴蝶谷”名称的由来。此处共有三句话,前两句话和第三句话又构成了因果关系。是不是可以换一种句式“之所以是因为”来引导学生说话,进一步体会因果关系呢?第二句话在句式上是很有特点的,一组动宾短语,呈现出蝴蝶成群结队,不远万里赶往蝴蝶谷聚会的情景。“飞过、穿过、越过”不同的动词展现了蝴蝶经过不同地方时的不同姿态,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你看,一群群蝴蝶在花丛中飞过,轻盈曼舞,姿态万千;一群群蝴蝶在树林中穿梭,忽隐忽现,身形矫健;一群群蝴蝶越过小溪,
3、接连不断,似溪水上架起的彩虹桥。一个“赶”字映射出蝴蝶欢快的心情,“聚会”一词既让我们感受到它们对蝴蝶谷的喜爱,又让我们看到了它们欢聚一堂的热闹场面。这样看来,此段值得品味的词句颇多,又不能面面俱到。记得一位专家曾教导我们“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不教”,因此可以根据第一课时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标的阶段目标加以取舍。第三段是比较典型的“先总述,后分述”构段方式,在全册教材中也是很少见的。全段围绕第一句话展开。蝴蝶谷景象迷人,一是色彩斑斓的蝴蝶谷,一是金灿灿的蝴蝶谷。这里色彩绚烂,那里金光闪闪,不论哪里都足以让人入迷,让人陶醉其中。课文遣词造句都突出一个“美”字,词语的美金光灿灿、壮观、
4、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上下翻飞;句式的美 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课文的语言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能够呈现出一幅幅美的画面,美的意境。怎样才能把学生带进这画面,这意境呢?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想如果能在品词品句的基础上,展示画面,让学生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感受到的景象,既做到发掘学生想像的潜能,又达到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效果,可谓一举两得。如果说前面是一幅幅美丽奇异的画卷,那么第四段就应该是身临其境的感受了。美的事物总会带给人们愉悦和欣喜,孩子更是容易被美的、愉悦的气氛所感染。到这里的人们被翩翩起舞的蝴蝶团团围住,如果你就是蝴蝶,你会说什么呢?我们借孩子的口,说出蝴蝶的心情,说出孩子自己的感受,应该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