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23称象_人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5537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23称象_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23称象_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23称象_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二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23称象人教版今天参加了第七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收获很大,就一些很有感触的点,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交流。一、让课堂多一份本真的光彩也许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涉及到价值取向的问题时,我们总希望学生的理解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度”,在不经意间将人物从现实中剥离,抹掉了那些原本粘附在人物身上的人性色彩。我们的学生也慢慢揣摩到老师的“喜好”,尽量“迎合”,虽然答案几近完美,而在我看来,这样的课堂却少了一份应有的本真。【案例】称象:顺理成章的“探究”学习第三自然段谈话引导:官员们动脑筋想了哪些办法?在学生交流以后,教师说:官员们的办法都不好,曹冲动脑筋想了什么办法呢

2、?学生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通过观看动画,阅读文本等方式理解曹冲称象的步骤。师:故事的结果如何呢?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果然”。师:曹操听了这个办法是什么反应呢?生:点头微笑。师:这个办法好在哪里呢?生:既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又不会伤害大象。师:曹冲想出这个办法的时候是多大?生:7岁。师:是啊,曹冲想出这个办法才7岁!你能夸一夸他吗?生答。师:看来孩子们对曹冲非常佩服,再读一读,读出你的佩服。如此顺理成章,似乎有“水到渠成”的感觉。我们看到,曹冲的聪明和官员的愚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这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于是学生便在老师的引领下,回到了那个似乎永远是原点的主题:动脑筋。然而,回到文本仔细一想

3、,我们会有这样的疑问:曹操身边的这些大臣真的是愚不可及,不动脑筋吗?他们说的办法是不是毫无道理?答案其实很容易得到,大臣们的意见基于“已有经验”,并非完全“胡思乱想”。既然象是如此之大,如果真有一棵“大树”做成的“大称”,是可能称出来的。曹冲想出的办法只是更好罢了,给我们的启示不仅仅是要“动脑筋”,而是既要“动脑筋”,还要“学会变通”。鉴于此,我认为可做如下调整:【二次设计】称象学习第三自然段谈话引导:官员们动脑筋想了哪些办法?在学生交流以后,教师引导:这些大臣都没有动脑筋,他们想出的办法没有一点道理吗?学生回答。师:为什么曹操听了直摇头呢?曹冲想到的办法是什么?学生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尝试归纳步骤。交流并板书曹冲想到的称象的步骤。提示表示顺序的词,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用上表顺序的词语复述曹冲称象的步骤。师:故事的结果如何呢?曹操听了这个办法是什么反应呢?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师:曹冲的这个办法好在哪里呢?生:既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又不会伤害大象。师:你佩服曹冲吗?为什么?学生答后再读文。调整后的教学为学生主动阅读文本,参与课堂互动预设了更大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会呈现更为真实的“自我”,而不是亦步亦趋,违心地迎合老师的引导,树立一个个在他们看来遥不可及的“神化标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