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9父亲和鸟人教版新课标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今天杜老师带一份礼物送给你们。板书:快活师:快活可以用什么词来说?生1:快乐生2:开心生3:高兴评:板书课题不忘写字同时进行换词训练,说明杜老师有很强的训练意识2、听各种鸟叫的录音,听后说说谁很快活?评:借助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感知到鸟的快活,同时也感知到自己的快活二、初读感知“快活”1、一读:带上快活的心情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生读课文。2、二读:用“”划出有“快活”这个词宝宝的句子。生读课文,并动笔划出句子。生1: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生2:我知道父亲这时也最快活。生3:父亲又对我说:“在鸟最快
2、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3、师问:从中你知道谁很快活?生1:我从中知道树林很快活生2:我从中知道鸟很快活师:还有谁要补充吗?生3:我从中还知道父亲也很快活。评:感悟是指学习主体对语言材料的能动感受与领悟。感悟的效果取决于学习主体的内因,也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杜老师长于激励、善于调动,是其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三、品读鸟的“快活”1、出示句子: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学生读读句子,想想“这”是指什么时候?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2、出示研读主线:()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要求学生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答案,同桌讨论。指名学生说一说要说出自己的见解就更好。评:感悟
3、,感悟,“感”而后“悟”。怎么“感”?主要是诵读,读得多了,学生便能借助语言环境悟出语句的意思。杜老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意在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语言,从而为领悟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创造良好条件3、扣紧过夜鸟多,正面体会鸟的“快活”: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1)生自由读句子,想想从哪个字、哪个词读出了什么。生读句子,并思考。(2)指名反馈,教师引导理解“一群一群”、“焐”、“热腾腾”等的意思。学生对“一群一群”的理解比较容易。但对“焐”字理解有偏差。教师灵机一动,创设了这一情境:请了四、五个小朋友上来,老师让大家团团围住、紧紧靠拢。再让学生说说该词的理解,学生就明白了。
4、 对于“热腾腾”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学生相继说出:暖洋洋、暖烘烘、热乎乎等好词。评:学生凭借词语或句子与上下文中的其他语句的逻辑关系及生活实际联系,便能比较容易地推知这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我认为这种方法确实很值得借鉴(3)感情朗读,读出鸟的“快活”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在读中感悟鸟的“快活”3、课中操4、快活的鸟儿们,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吧(播放课件)。学生在教师 启发带动下随着音乐像小鸟一样飞。评:课中操把本堂课推向高潮,同时这也是一个亮点5、挖掘“担心”侧面理解父亲的爱鸟。(1)出示句子: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2)自由读,读后说说你从中知
5、道了什么。生1:我从中读出了父亲的担心生2:我从中知道了父亲了解鸟生3:我从中知道了鸟最快活的时刻,也是最危险的时刻。生4:我真高兴,父亲不是一位猎人。(3)随机教学生字“猎”和多音字“中”(4)指导朗读个别读师范读生读评:课文内容怎么才能懂?反复诵读才能懂,所谓“披文以人情”。诵读得充分,才能感悟得深切。6、整合提升情感(1)比较朗读:分别用快活和担心的语气对比读父亲说的两个句子。生读句子。(2)语言训练:父亲为鸟的( )而感到( )。(4)从中你读出父亲和鸟像什么一样?学生说出了很多精彩的话语。评:创设一个语言训练情境,能煽动学生的表现欲,使他们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踊跃参与训练四、指导书写1、出示“喜”和“重”2、指导观察什么笔画最多?有什么不一样?3、学生试写4、组织反馈,点评。五、延伸情感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