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专题10 八下文言文预习之大行之道也-2021年寒假八年级语文衔接训练.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3210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0 八下文言文预习之大行之道也-2021年寒假八年级语文衔接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题10 八下文言文预习之大行之道也-2021年寒假八年级语文衔接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题10 八下文言文预习之大行之道也-2021年寒假八年级语文衔接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题10 八下文言文预习之大行之道也-2021年寒假八年级语文衔接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题10 八下文言文预习之大行之道也-2021年寒假八年级语文衔接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专题10 八下文言文预习之大行之道也-2021年寒假八年级语文衔接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专题10 八下文言文预习之大行之道也-2021年寒假八年级语文衔接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10 八下文言文预习之大行之道也大行之道也礼记【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简介】大道之行也是出自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著的礼记中的一篇散文。文章是为阐明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古人追求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模式。文章首先概括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次阐释了“大同”社会的理想模式;最后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进一步阐释“大同”。

2、全文节奏分明、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文章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虽然主观目的,只是论说礼仪、阐释古制、宣传儒家思想,但其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却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圣贤留给全人类的思想财富。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 写法上,本文层次清晰,有条不素。全文共可分为三层。从开头到“讲信修睦”为第一层,它是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从“故人不独亲其亲”到“不必为己”句,为第二层,此处为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为第三层,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社会的构想。 文章的第二层全用排偶句式,如“不独亲其亲,不

3、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句式整齐,节奏分明,而又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注释】(1)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2)为:是,表判断。(3)与:通“举”,选举,推举。(3)修:培养。(4)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亲近。(5)矜(gu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6)孤:幼而无父的人。(7)独:老而无子的人。(8)废疾:残疾人。(9)分(fn):职分,指职业、职守。(10)归:指女子出嫁。恶(w):憎恶。(11)藏:私藏。(12)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

4、生。(13)作:兴起。(14)故:所以。外户泛指大门。闭:关闭。(15)谓:叫做。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同:有和、平的意思。【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但并非据为己有;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

5、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练习】一、基础练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选贤与能 () (2)矜、寡、孤、独() (3)女有归 () (4)谋闭而不兴 ()2.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人不知而不愠A.是故谋闭而不兴 B.忽有一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故外户而不闭3.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知其旨也 B.虽有嘉肴C.教然后知困 D.讲信修睦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5.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货 恶 其 弃 于

6、地 也。6.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B.C. D.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A.大道之行也 B.不足为外人道也C.策之不以其道 D.说不清,道不明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故人不独亲其亲”中的“亲”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尉果笞广 B.恢弘志士之气C.稍稍宾客其父 D.无案牍之劳形9.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结合文中的语句,试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列两篇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7、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乙】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注释】挟:(用胳膊)挟着。语(y):告诉。折枝:按摩肢体。王(wng):统一天下。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不独亲其亲() (2)男有分,女有归 ()(3)盗窃乱贼而不作() (4)货恶其弃于地也()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8、)A.大道之行也王之不王 B.是谓大同是智也C.为长者折枝通计一舟,为人五 D.故人不独亲其亲故王之不王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13.请在【乙】文中摘录出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句。 14.(1)【甲】文提出“大道之行”的目的是实现 的理想社会。(2)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主张的真正目的是 。(用【乙】文的语句回答)(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

9、,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各子其子() (2)大人世及以为礼()(3)礼义以为纪() (4)以笃父子()(5)以睦兄弟() (6)以贤勇知()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货力为己。 (2)以睦兄弟。 (3)而兵由此起。 17.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天下为家”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一、1.(1)同“举”(2)同“鳏”,老而无妻(3)女子出嫁 (4)兴起2.C3.B4.(1)大道施行时,天下是公共的。(2)财货,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自己想私藏。5./恶其弃于地也。6.C7.BD8.C9.人人

10、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或:满足生存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或:满足发展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或: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二、(一)10.(1)以为亲(2)女子出嫁(3)兴起(4)憎恨11.C12.(1)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这是不(愿意)去做(它),不是不能做到(它)。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4.(1)大同(2)天下可运于掌【参考译文】(要一个人)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这人)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真的做不到。(要一个人)为老年人按摩肢体,(这人)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愿意)去做,不是不能做到。大王

11、您没有做到(用道德)来统一天下,不是属于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的一类,而是属于为老年人按摩肢体的一类。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由此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孩子,(做到了这一点,)整个天下便会像在(自己的)手掌心里运转(一样容易治理)了。(二)15.(1)以为子(2)认为(3)纲常(4)使诚信(5)使和睦(6)通“智”16.(1)谋财出力都为自己。(2)用来使兄弟(关系)和睦。(3)战争由于这样发生。17.排比手法。特点:社会秩序井然。【参考译文】如今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人们)都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谋财出力都为自己。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制定礼仪作为准则,用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划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为自己建功立业,所以阴谋诡计因此兴起,战争由于这样发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