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争论的故事 苏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1449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争论的故事 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争论的故事 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争论的故事 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争论的故事 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

2、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

3、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争论的故事教案教学目标1、能有条理的口述课文中的故事。2、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分角色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本课能懂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道理,明白不管做什么事,关键是要先做起来的处事态度。重点难点重点:读懂故事,感悟道理。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能懂得不管做什么都应该先做起来的处事态度。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 课1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5课争论的故事,大家齐读课题。2复习字词 充饥 争论不休评理 两全其美可惜 无影无踪二【讲授】品读争论,畅谈感悟1 想一想 兄弟俩为什么事争论?兄弟两人是怎样争

4、论的?他们各持什么意见?老人又是怎样评论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25节,画出有关语句。2讨论上面问题(1)出示幻灯片哥哥说“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弟弟说:“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哥哥 不以为然大声争辩道:“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弟弟很不服气:“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2)理解 不以为然(3)指导朗读(4)兄弟俩谁也说服不了谁,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说明他们争论没有停止?理解 争论不休2、情景再现,感受争论师:下面就让我们把争论的现场带到课堂当中分角色来朗读兄弟俩争

5、论的部分。注意把争论时的表情、动作表演出来。A、同桌练读B、师生对读师评价同学们,刚才你一句,我一句谁都不让谁,争论个不停,这就叫“争论不休”,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三)老人评理,对比阅读师:就在这两兄弟争得不可开交时,恰巧有个老人经过。这是个充满智慧的老人,他出了个什么主意?(指名读句子)他建议兄弟俩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师:煮一半,哥哥满意吗?(生说:满意。 )烤一半,弟弟满意吗?(生说:满意。)这真是个-生:两全其美的好主意。师:这回啊,哥哥和弟弟都满意了,可是(引读)(他们抬头一看,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同学们,盛老师的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还纷纷谈了自己的感受。幻灯片出示:“

6、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师:同学们,书上的这个“”省略了什么?生:还有很多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师:是的,因为省略的是一些同学发言的整段整段的话,所以用了12个小圆点来表示。师:同学们,听完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例子来谈。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老师对你们的回答表示赞许。(四)畅谈时机,升华感悟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它。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总结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想( )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 ),并跑到村子里找人( )。结果是他俩找到了一个( )的办法,可大雁( )。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让我们永远记得:小故事,大道理,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我们都应该 :抓住时机,先做起来 不能因为争论而错失良机。(五)作业 回忆一下你与别人曾经争论的场景,仿写片段:争论板书 争论的故事哥哥 弟弟煮 烤抓住时机 先做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