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七颗钻石(9)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1443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七颗钻石(9)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七颗钻石(9)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七颗钻石(9)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七颗钻石(9)_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颗钻石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2、,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教学目标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

3、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

4、沫、涌出、新鲜”等词语。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

5、,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教学重点 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学难点 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自学生字新词,2、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第一课时一、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1.出示:旱灾 干涸 干枯 焦渴指名读,齐读,注意读准字音。“看到这四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想象后自由表达)2出示河流、水井、植物、动物图片,进一步理解上述词语意思。3.出示: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教师导语:“就在这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草木

6、丛林也都干枯,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的时候,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却发现水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七颗钻石)4.教师简介童话及其特点,介绍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二、检查预习情况出示自学要求: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2.读通课文,画出生字词,不明白的词句自己查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解决。3.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什么时间,谁干什么,有什么变化,结果如何。)我学会了吗?1.我会认竟 匆

7、 绊 瞬凑 咽 唾 沫2.我会写焦渴 水罐 劳累 竟然 悲哀 舔一舔 反正 递给 忍不住 凑巧 吞咽 唾沫 涌出 新鲜 钻石 匆匆忙忙 喜出望外3.我会选: 匆匆忙忙 喜出望外 (1)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 )地走进教室。 (2)火车马上要开走了,旅客们( )地上了车。 (3)妈妈出差回来,给我买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我( ) (4)过三八妇女节时,我送给妈妈一朵鲜花向妈妈祝贺,妈妈( )。 4.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一个小姑娘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三、读课文,找出水罐变化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

8、,然后同桌交流读一读。1.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2.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3.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4.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5.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6.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水罐是怎样一次次发生变化的?空木罐装满水的木罐水未洒的木罐银水罐金水罐跳出七颗钻石,接着涌出了水流四、深入探究:1.小姑娘的水罐神奇在哪儿?【课件出示】2.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水罐变得这么神奇?小姑娘-母亲(孝

9、心) 小姑娘-小狗(善心) 母亲-小姑娘(母爱) 小姑娘-过路人(爱心) 3.如果你遇到这位美丽善良的小姑娘,你想对她说些什么话?4.小姑娘的爱心换来了源源不断的一股水流,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如果有了水,人们会说:( );动物会说:( );花草树木会说( )。5.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作题目,而用“七颗钻石”? 因为钻石闪烁着美丽的光芒,它可以用来表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在本课中,星星和钻石一样,象征着美好的心灵,象征着爱心。星星永远挂在夜空里,象征着爱心永恒;它光照人间,还表示爱心普照人间。五、拓展延伸。1朗读全文,再次感悟、品味作者表达的感情,表达我们对小姑娘的

10、敬仰之情。2从这个童话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3.教师总结:从这里,我们懂得了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里的阳光,是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从这里,我们懂得了即使你身无分文,只要你拥有一颗爱心,你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从这里,我们懂得了,爱心是一座连接你我的桥梁,使人们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这里,我们懂得了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使长途跋涉的人品味到滋润甘甜。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像小姑娘一样拥有一颗爱心,帮助那些困难的人或需要帮助的人。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六、课后小练笔:(任选一题)1.这个故事真神奇,我要展开想象续写这个故事。2.写一写自己或者身边人做过的爱心故事。 七、板书设计: 19 七颗钻石 缺水匆匆忙忙 小姑娘 母亲 爱心 广博无私喜出望外 找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