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上语文评课22富饶的西沙群岛7_人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1139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语文评课22富饶的西沙群岛7_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上语文评课22富饶的西沙群岛7_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年级上语文评课-22富饶的西沙群岛人教版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精彩的课永远是下一课。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接近它的真谛。以下浅谈几点,纯属个人一家之见:1、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有亲和力 徐老师导入时的语言优美,再配合以阳光的微笑,极具亲和力。初读课文后,询问学生:“你还对西沙群岛有哪些了解?”学生并没有按预设回答老师,徐老师并不是马上否定学生,而是进行耐心引导,使学生找到了中心句“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2、巧用多媒体,让文本离学生不再遥远 西沙群岛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极神秘、极模糊、极遥远的地方。学生连它所在何处都不得

2、而知。针对此点,徐老师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从学生的一声声惊声中我们不难看出多数学生都能感受出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再如对珊瑚、海参、大龙虾,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学生都缺乏感性认识。对此,徐老师她都用多媒体给予直观展示,让学生恍若置身海底,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3、阅读训练 扎实有效 读是学生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读是学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让学生直接与本文对话,通过“你感受到了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以读代讲,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词语。比如在指导学生感悟描写鱼多,鱼美的优美句子的同时,进行了“有的有的

3、有的有的”的句子训练,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谴词造句的艺术。 4、教学重点紧扣教研主题,切实进行小练笔练习三年级是习作的起始阶段,学生从二年级的写话训练一下子过渡到三年级的写篇训练,坡度比较大,难免有些不适应。光靠教材中的8次习作和为数有限的小练笔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习作兴趣,收效甚微。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倡导就文取材,随文练笔,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本次课堂教学的小练笔学生写得较为迷茫。我在思考,我们是否可以在教学中,让孩子先了解小练笔,让她们知道 “小练笔”可长可短,可抒可批,自由畅达。可以是续写式;可以是填补式;可以是感悟式等。本着坚持的原则,我相信我们一定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