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形势下高教自考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三农”工作,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离不开农村教育。本文通过调研、分析自学考试整体发展趋势及农村自考发展现状,提出新农村建设需要自学考试。自学考试要面向农村,必须采取加大宣传、调整专业、优化服务等一系列措施,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广大基层农村及乡镇企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人才。关键词:自学考试;农村乡镇企业;策略一、现状分析1.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自学考试受到极大冲击自学考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历史。这三十多年来,自学考试曾经一度辉煌,为广
2、大立志成才的高考落榜生和没有机会上大学的在职干部和工人提供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成为无数求学者成才的必由之路。以浙江省为例,自考报名人数从 1984 年的 81048 人,发展到2002 年最高达到 902633 人。自考能够吸引如此众多的参考者,是因为它符合当时的国情,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一是自考的费用低,经济负担小。二是自考的工学矛盾少,学习时间安排灵。三是自考含金量高,有较好的国际声誉。但是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多元化的发展,普通高校、成人高校的不断扩招,网络远程教育的迅速崛起,自学考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报考人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我们需要
3、深刻反思,重新找到自考的定位,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一灵活、便利的学习形式引向广大农村,送到企业。2.农村自考的开展存在众多制约因素,发展趋势相当缓慢1996 年,国家教委自学考试工作会议提出将自考学试向下延伸,将面向农村、基层服务确定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受到了各地考办、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基层部门的普遍认同和欢迎。特别是国家教委、农业部关于推进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对各相关部门在提高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农村自考工作呈现相当缓慢的发展趋势。以浙江省台州市
4、为例,笔者作为一名自考工作者,曾多次下到乡村及乡镇企业进行调研,并对前来报名的农村考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获取信息难,由于广大农村和乡镇企业的务工者信息闭塞,加之一些地方对自考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宣传不到位,至今有很多农村农民和乡镇企业的务工者只知道有自考,但根本不了解具体情况,更谈不上报名。二是自考学习辅导服务系统不够完善。由于缺乏必要的辅导,对于农村考生和乡镇企业的务工者来说,凭一本教材“孤军作战”,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三是专业不对口,自学考试的课程内容与农村和乡镇企业的务工者的实际知识需求有较大的差距。四是助学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浙江省还未开通网上报名,而农村地区考
5、生较为分散、交通不便,乡镇企业的务工者平时请假比较困难,无法及时到考点报名,以致很难调动他们参加自学考试的积极性。基于以上因素,笔者认为面向农村,为农村及乡镇企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中高级专业人才,是今后自学考试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二、自考面向农村发展的重大意义1.自学考试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我们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 2004 年起,“三农问题”连续成为每年党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三农”工作,其中在报告的第二部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
6、主义新胜利中明确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三农”问题,离不开农村教育。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开放的高等教育形式自学考试在新农村建设中将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2.自学考试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大有可为目前,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十分迅速。到 2013 年年底,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超过54%,按目前的增长速度,估计到 2018 年将达到 60%。从目前农村发展的实际来看,“农民”这两个字的含义已不再局限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而应该将其扩大为一个更多
7、元化的群体,其中有在农村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有在农村但并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以及大批的拥有农村户口但在城镇各个企业从业的打工者等。因此,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自考要向农村延伸,必须将服务的对象定位于一个更加多元化的群体。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县、乡(镇)村党政干部和经济管理干部(包括广大的教师和医务工作者)及乡镇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二是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业科技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及回乡高、初中毕业生和部分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三是大批的拥有农村户口但在城镇各个企业从业的打工者。在解决每年近 1500 万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或非农产业的转岗就业问题上,自学考试大有可为。三、自考面向
8、农村发展的策略1.立足农村实际,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参加自考的兴趣和积极性相对其他各类学习模式,我国的自学考试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劳动力的这种学习需求。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自考机构要及时把握当前自考面向农村、基层发展的历史机遇和良好条件,立足农村的实际,加大宣传力度。首先,要建立多渠道、立体化的宣传模式。一是通过定期设立咨询点、设立宣传牌、发放及张贴报考简章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二是各教育行政部门、自考机构针对本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企业进行宣传发动。三是依托乡镇、村委会等党的基层组织加强自考宣传。其次,对于农村自考的宣传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自考政策的解释上,还要对农民进行终身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
9、的宣传,要让农民知道,学习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有了知识才能致富。要让广大基层农村农民及乡镇企业务工者了解自考,明白自学考试作为一种开放式的高等教育形式,是广大农村考生获得高等教育最主要的机会,充分调动他们参加自学考试的兴趣和积极性。2.根据农村实际需求,调整自考的专业和课程体系,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实用型人才自学考试开考适农专业,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部分省市就做过一些探索和尝试,但由于种种原因,发展不理想。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自考机构要根据基层地区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调研,找准目标和定位,调整面向农村基层的开考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首先,课程内容和教
10、材编写要体现农村、基层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的特点,突出应用性、实用性和职业性的特点。在专业设置上既要考虑农民务农的需求,也要考虑进城务工、经商人员的需求;既要考虑农业生产的需要,也要考虑农村教育、医疗、公共事业及企业管理的需要。例如:面向进城务工者开设建筑、餐饮、装潢、制衣、养殖、花卉栽种、美容美发等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适农专业,面向乡镇企业经营者开设经营、管理、营销课程等。其次,面向农村开考的专业课程应尊重农村考生的学习特点,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用“专业课以实用为主,基础理论课以必需和够用为度”的原则,适当减少基础理论课和必修课,相应地增加一些农村实际发展需要的实用技术课,多开实践课,减少必考
11、课程,为农村考生提供可以根据个人发展需要选择的菜单式的专业课程。再次,“学以致用”在农村尤为重要。笔者曾经多次下到乡镇农村进行调研,了解到大部分具有高中学历的务农青年,看重学历教育,而年龄稍大的农民则比较喜欢技能教育。采用非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结合的办法,让农村考生觉得自学考试能一学多用,一学即用。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善自考学习辅导服务系统,构建全方位自考助学网络首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强对考生学习过程的教育。我国农村自考生居住分散,同一地区中报考相同专业的考生较少,因此接受助学辅导的机会也非常有限。乡镇企业务工人员参加自考,由于平时工作较忙,学习时间紧张,如果缺乏必要
12、的辅导很难达到理想的成绩。因此,在农村自学考试助学工作中可以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借助网络媒体,从而使考生的学习有了更大的灵活度和自主性。将教师讲授、考生自学、网络作业结合起来,考生可以自行在家中上网,在自学和观看教师讲授视频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网络作业,以实现对考生学习过程的教育。其次,依托科技手段,构建助学网络,为广大考生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自考管理机构,我们要以为考生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方设法为考生提供最好的服务、最大的方便。基于我国农村自考的现状,最为迫切的是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通自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广大农村考生及乡镇企业务工者
13、,经常因为交通不便,或请假困难等原因而错过自学考试报名时间。开通自考网上报名系统,可以使考生在任何时间,通过网上浏览自考的报考简章,进行自考报名,为考生节约时间,极大地方便考生。二是开通自考教材网上预订系统。自考的学习用书一般是通过报名后预订的方法获得,现从预订到领取教材相隔的时间要两到三个月,教材到后考生还要再跑到自考办来领取,给考生带来极大的不便。现在由于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快递行业也相应完善,如果自考用书可以实现网上订购,通过快递及时送到考生的手中,将会受到农村考生的极大欢迎。这一政策从 2014 年开始在浙江省试行。农村需要自学考试,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各界学者以及全社会的关注下,通过各级教育考试部门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一灵活、便利的学习形式引向广大农村,送到企业,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更大的作用。参考文献:1郜丽娟,张必涛.自考在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成人教育,2007,(12).2李颖.自学考试服务农业现代化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