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质量检测(五)(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1947年4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演讲中宣称:“全世界都在注视着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美国欲“肩负起领导责任”的真实意图是()A夺取世界霸主地位B控制操纵联合国C复兴欧洲战后经济D主导西方阵营解析:选A。据材料“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真实意图是夺取世界霸权,故A项正确;B、C、D三项表述是夺取世界霸权地位的具体表现和步骤,不符合题意,均排除。2这一战略为超级大国的决策者在冷战的框架内审视所有全球性冲突开了先河。“这一战略”始于美国()A经济上实施控制欧洲的
2、援助计划B外交上孤立封锁中华人民共和国C军事上在华盛顿与盟国组成反苏战略同盟D政治上发表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情咨文解析:选D。根据材料“超级大国的决策者”“冷战”“先河”可得出,这一战略应该是杜鲁门主义,它始于美国在政治上发表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情咨文,故选D项。经济上实施控制欧洲的援助计划是指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在华盛顿与盟国组成反苏战略同盟是指成立北约,这都在杜鲁门主义提出之后,故排除A、C两项。外交上孤立封锁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杜鲁门主义出台于1949年之前,故排除B项。3苏联针对马歇尔计划,在1947年7月到8月,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签订了双
3、边贸易协定,被西方称为“莫洛托夫计划”。该计划初步筑起了东欧的经济壁垒。据此可知,“莫洛托夫计划”的出台()A推动了东欧经济的发展 B顺应了经济区域化要求C加剧了欧洲经济的分裂 D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解析:选C。由“该计划初步筑起了东欧的经济壁垒”可见“莫洛托夫计划”加剧了欧洲经济的分裂,故选C项;材料并未体现“莫洛托夫计划”对东欧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排除A项;“莫洛托夫计划”是针对马歇尔计划而出台的,与经济区域化的潮流无关,排除B项;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排除D项。41948年1月,苏联以技术故障、技术困难为由,开始封锁美英法占领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6月,切断了美英
4、法占领区和柏林之间的铁路交通;8月,公路、水路交通被彻底封锁,只留有空中走廊。上述措施()A导致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B得到了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C削弱了美国对西欧国家的影响力D客观上推动了军事集团北约的建立解析:选D。据材料“切断了美英法占领区和柏林之间的铁路交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柏林危机客观上推动了北约军事集团的成立,故选D项。51964年1月9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声明:“十分明显,我们认为,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我们已经一再清楚地表明,美国反对承认共产党中国。”1月27日,法国不顾美国意见,与中国正式签署建交公报。中法建交()A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内部
5、彻底分化B极大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C是中法意识形态差异缓和的产物D表明两国在两极格局中有相似处境解析:选D。据材料“1964年”“美国反对承认共产党中国”“1月27日,法国不顾美国意见,与中国正式签署建交公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欧洲一体化冲击美国霸主地位,因此中法两国在两极格局中有相似的处境,故选D项。6二战后,西方不少学者认为美国“力图在全世界建立民主政体和健全经济的利他主义政策”,这一政策“受到了斯大林的僵化的外交政策的阻挠。因此,杜鲁门外交不得不作出强烈反应”。西方学者旨在说明()A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B国家利益冲突是冷战发生的主因C美国冷战政
6、策的提出有其必然性D苏联对冷战的发生负有主要责任解析:选D。根据材料“受到了斯大林的僵化的外交政策的阻挠。因此,杜鲁门外交不得不作出强烈反应”,表明这些学者将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和美苏冷战的爆发归罪于斯大林,故选D项。7据统计,从1946年到1986年,联合国安理会共行使否决权223次,平均每年5.57次,其中95%以上是美苏两国使用的。这说明()A美苏两国争霸斗争激烈B美苏两国控制了联合国事务C联合国失去了公平正义D联合国成为美苏斗争的舞台解析:选D。由题干中联合国否决权“95%以上是美苏两国使用的”可知,美苏冷战过程中在各个领域展开争夺,联合国成为美苏争霸世界的舞台,故选D项。81972年,在
7、雷克雅未克举行了一场国际象棋比赛,比赛双方是苏联当时的世界冠军鲍里斯斯帕斯基和美国国际象棋大师鲍比非舍尔,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亲自介入,以便促成这场比赛。这表明冷战期间()A体育竞赛带有浓厚政治色彩B体育成为美苏竞争的焦点C文化沦为冷战中的万能武器D美苏重视双方的文化交流解析:选A。苏联与美国象棋比赛,美国国务卿亲自介入,这表明冷战期间体育竞赛带有浓厚政治色彩,故选A项;B、C、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排除。9(2020广东茂名二模)1971年12月,英国首相希斯在同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时明确表示,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已经消亡。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第一次以“自然关系”代替了“特殊关
8、系”。这一变化()A说明英国开始推行独立外交B反映出英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C表明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D反映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解析:选D。据材料“1971年12月,英国首相希斯在同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时明确表示,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已经消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说明英国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反映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选D项。10(2020江苏南通一模)1991年12月9日至10日,欧洲理事会成员国在荷兰举行会议,会议明确了经济和货币联盟的具体时间表,在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中,第一次表明了使欧洲共同体本身获得防务能力和防务手段的愿望。此时,欧洲一体化()A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两国走向和解B构筑了
9、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实力C推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开始出现D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解析:选D。题干材料“会议明确了经济和货币联盟的具体时间表,在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中,第一次表明了使欧洲共同体本身获得防务能力和防务手段的愿望”表明欧洲一体化的加速,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故选D项;政治宿敌法德在1951年煤钢共同体成立前就已和解,排除A项;构筑了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实力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苏联,排除B项;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C项。11下面是二战结束以来的世界形势变化示意图。对该图理解最全面的是()A多种因素决定政治局面的变动B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向日益明显C“冷战
10、”结束后将会出现五极格局D两极格局的解体过程较为复杂解析:选A。根据材料示意图可知,联合国和欧、中、日、俄、印等力量的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变化起着关键的决定作用,故A项正确。12(2020广东六校联考)西方学者弗雷德里克马特尔在其所著的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中认为,世界文化大战已经爆发,这是通过文化与信息的传播来赢取新的地区影响力而展开的战争。作者意在说明()A文化竞争背后所隐藏的政治角逐B美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影响减弱C世界在多极化下矛盾趋向缓和D文化碰撞引发新的地区矛盾冲突解析:选A。根据材料“这是通过文化与信息的传播来赢取新的地区影响力而展开的战争”可知,作者意在说明文化竞争背后所隐藏的政
11、治角逐,故A项正确。13(2020湖南省长郡中学模拟)读下表。不结盟运动成立至今所倡导宗旨和任务的变化时期宗旨和任务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等进入21世纪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行平等、互不侵犯、多边主义等原则,并为来自不发达地区的成员国在国际谈判中争取权益这反映了其变化的特点是()A继承性和延续性B发展及与时俱进C长期性和稳固性D民族解放的性质解析:选B。从“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等”到“推行平等、互不侵犯、多边主义等原则”的变化可以说明其发展及与时俱进的特点,故B项正确。14有人认为
12、,苏联的解体造成了单极世界的骄狂自大、无法无天这样一种很不正常的局面。在他看来,苏联的解体()A导致了国际力量对比的失衡B造成了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C为美国实现世界霸权奠定基础D阻碍了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解析:选A。苏联的解体导致美国失去了制约,故A项正确;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一直存在,故B项错误;由于多极力量的兴起,美国并不能称霸世界,故C项错误;两极格局瓦解,促进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5(2020山东青岛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整个(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尼赫鲁的不结盟政策持批评态度,认为“中立是一种幌子”。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才关注不结盟的成
13、功经验并采用尼赫鲁所倡导的不结盟这种比较务实的外交政策。摘编自关于不结盟外交战略问题研究材料二两极格局打破后,由于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的瓦解,西方大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变本加厉,它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对第三世界施加压力,发达国家也不再需要利用过去的中间地带,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减少。有些第三世界国家为了尽快加入西方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或是为了赢得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援助和减免债务的优惠,甚至宣布退出不结盟运动。摘编自冷战后不结盟运动与第三世界问题研究综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对不结盟运动的态度有何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冷战结束后不结
14、盟运动的命运有何变化,说明变化的原因。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依据材料“整个(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尼赫鲁的不结盟政策持批评态度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才关注不结盟的成功经验并采用尼赫鲁所倡导的不结盟这种比较务实的外交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对不结盟运动态度由批评转向认可和支持;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及中国对和平国际环境的需要等方面分析。(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冷战结束以后不结盟运动由蓬勃发展到基本停滞,其主要的原因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答案:(1)变化:由反对批评到认可关注。原因:中国外交从“一边倒”到奉行独立自主的
15、和平外交政策;不结盟运动扩大并取得显著成就;中国改革开放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2)变化:由蓬勃发展到发展停滞。原因:冷战结束,中间地带作用减弱;西方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变本加厉;第三世界国家为了得到发达国家的援助退出不结盟运动。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均势理论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最古老、最有争议的理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对均势及均势理论认识上的分歧主要体现为下表中的两种。观点一现实主义认为均势可以防止霸权,具有稳定国际体系的作用,是建立世界秩序的前提,同时有利于世界和平观点二理想主义认为均势不能维护世界和平,且认为在争取均势的情况下,各国都在争强权,历史上的几次大的战争都是均势导致的结
16、果。均势往往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达到实力大国间的平衡整理自尚伟均势理论与世界秩序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材料,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解析:此类题目可选择三个角度,赞成观点一或赞成观点二以及结合观点一和观点二提出新的认识。选择均势不利于世界和平的角度,应该联系历史上重大战争爆发的背景,如近代英国的殖民霸权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论从史出地分析为什么均势不利于世界和平。选择均势利于世界和平,可结合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多极化趋势等相关知识分析均势能够防止世界大战爆发,有利于世界和平。答案:示例一论题:均势不利于维护世
17、界和平。阐述:近代英国经过长期战争建立“日不落帝国”,为了保住胜利果实,维持、巩固既得利益,它不允许欧洲大陆出现强国与之抗衡的局面,故实行“均势外交”。均势外交的实质并非维护欧洲和平,而是要维护英国的利益,使其能在欧洲大陆通过支配国际事务扩大在欧洲及世界的影响,也使其海外殖民霸权得以维持,以更好更快地开展海外扩张。所以,均势并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二论题:均势状态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阐述:二战结束后,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对抗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且“冷战”期间东西方以政治对抗、美苏军备竞赛和地缘争夺为特点展开了全面较量,使世界处于恐怖的核均衡的威慑下,但对峙双方都不敢轻易动武。所以,均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三论题:均势对世界和平既有利也有不利。阐述:可结合上面两种观点或其他史实论证(略)。(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