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向高考 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必修一第五单元单 元 整 合第五单元时 空 坐 标1归 纳 拓 展2技 能 提 升3时 空 坐 标归 纳 拓 展一、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比较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区别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区别职能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
2、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产生方式人大代表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政协委员是通过民主协商推荐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联系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都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高国家机关的行政效率二、新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特点150年代中期向苏联“一边倒”战后国际形势的显著特点是当时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它对华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孤立。当时的世界分为两大阵营,中国站在社会主义苏联一边,是维护自身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260年代“两个拳头出击”60年代国际形势的特
3、点是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从苏共“二十大”起,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美国继续推行反华政策。为捍卫国家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行径。3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70年代由于两个超级大国在争夺世界霸权中呈现出“苏攻美守”的局面,美国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而苏联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安全;故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构想,改善了同美日的关系,并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自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我国开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480年代以来“无敌国外交”。由于美苏互有攻守,加之第三世界崛起,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改革开
4、放以来,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国家友好相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三、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形成原因1第一阶段(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中美处于对抗状态。原因:美推行反共、反社会主义和反人民民主国家的全球霸权政策,这期间,美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侵朝、入侵台湾海峡。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缓和,最终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原因:美侵越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迫使美调整战略和对华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国际地位得到逐步提高,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美国的霸权政策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中国得到世
5、界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原因:美国“和平演变”的战略在东欧、苏联得逞,使之加紧对中国的“和平演变”,不断制造矛盾和摩擦,这是由其本质决定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国际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中美经济交流日益繁荣。技 能 提 升填充型选择题解题方法1题型特点:填充型选择题与绝大多数的完全陈述式选择题有所不同,其句式在表述上是不完整的。由于它的求答指向不明确,这就给审题带来了难度,同时使考查的范围和备选项中相似易混的知识点形成干扰项的可能性增大。2解题思路: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审明题意(时间、地点
6、、人物、事件、求答项和限定语),学生对题干中的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必须有较全面的了解,并结合选项中所涉及的其他知识点,逐项排除明显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据材料中“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可判断,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C项;A项与题干不符,B项不符合史实,D项说法错误。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中国代表团第一次进入联合国大楼可知是与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有关,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结盟运动兴起是在1961年,时间不符,故A、C项错误;“你们来我是反对的”表明中美矛盾和分歧仍然存在,“但是你们来了,我表示欢迎”表明中美关系有所缓和,故B项正确;美国改善中美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其霸权地位,而非放弃世界霸权政策,故D项错误。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