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金色的草地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0202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金色的草地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金色的草地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金色的草地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金色的草地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1、

2、学生独立识字13个。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

3、生的口头表达。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本课第四自然段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2、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本课的重点。【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课题同学们,看着是什么?(课件出示一些草地的图片)大家都见过草地吧,都是什么色的?谁见过金色的草地,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金色的草地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揭示课题,给学生造成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检查生字:预习时大家已经养成了独立识字的习惯,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

4、音,读通句子。检查生字。2、指名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思考:读了这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事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老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现问题,教师将抓住这些重点问题,以学定教。)三、 再读课文,领悟情感1、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跟着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看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出示课件)2、指名读。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感受?3、大家是怎么赞美这片草地的,注意这句话后面的标点符号是(叹号)4、看来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片草地,请大家齐读。(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出示课件,画面上蓝色

5、的天空下,大片金黄色的蒲公英,色彩鲜艳,给学生以美的震撼,激发起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的欲望。)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描写兄弟俩的词语。从这些描写,我们看出什么?1.从玩耍,引起对蒲公英的观察兴趣。蒲公英本不引人注目,然而,作者通过“装着”、“喊”、“使劲”、“吹”、“假装打哈欠”等一连串动作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时互相吹蒲公英的绒毛带来的快乐,引起“我”对蒲公英的观察兴趣。师:读课文第3自然段,“我”起得很早干什么?后来发现草地出现什么现象?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仔细观察,解开颜色变化之谜。文章第3自然段叙述有一天早晨,“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

6、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原来,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这就是按照“早中晚”不同时间描写草地颜色由“绿色金色绿色”变化的过程。由此可见,解开草地“颜色变化”规律之谜,关键在于细心观察。(设计意图:第2第3自然段描写了“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吹蒲公英的绒毛时,对蒲公英的观察产生兴趣,于是,进一步对草地进行观察,发现“早、中、晚”草地的颜色会改变,再通过仔细观察,懂得了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教学这一部分,要从“趣”字入手,借助想象,领悟“变化”;通过朗读,品味作者对草地的喜爱。同时感悟表达方法,积累语言。) 3.学习第4自然段,体会作者对草地的热爱。 认真读第四段,思考蒲公英为什么跟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再次引导学生联想蒲公英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热爱之情。 四、拓展练习,延伸课堂 1.多读几遍课文,把对草地和蒲公英喜爱的感情读出来。 2. 课后走进大自然去认真观察,看你能有什么神奇的发现? 3. 查阅相关资料,看还有哪些花跟我们人类一样,晚上休息,白天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