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年高一历史教案: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83531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一历史教案: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年高一历史教案: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年高一历史教案: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年高一历史教案: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年高一历史教案: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4年高一历史教案: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4年高一历史教案: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必修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4年高一历史教案: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必修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4年高一历史教案: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必修1).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年级学科高一历史课题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备课人教学目标基础知识:识记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元朝一省二院等有关中央制度的历史概念以及郡国并行制 、藩镇节度使、行省等有关地方政治制度的历史概念能力培养:理解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行省制度的开端;情感、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重难点重点: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的演变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时1课时时间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

2、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和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为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选择了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但此后2000多年间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是封建社会难以避免的问题,也是封建统治者一直想解决的问题,那么,从汉至元的历代统治者是怎样解决这两对矛盾的?收到的成效如何呢?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今天来学习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课前自主学习1汉代:(1)汉初的郡国并行制:郡县与封国并存,其中 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对抗朝廷。 (2)汉武帝的“推恩令”:2 唐朝:(1)藩镇割据:唐朝中期,为加强边防,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 ,其长

3、官叫节度使。 (2) 影响:但他们在政治上拥有较大的 权,在经济上拥有 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 ”后,形成了严重的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3 北宋:(1)军事上: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 。(2)行政上: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 负责监督。(3)财政上: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4.元朝:(1)行省制度:除河北、 、 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其行政长官由中央任命,拥有 、 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2)作用: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

4、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 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1 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工作的人担任 、 等,参与国家大事,以削弱相权。2 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 唐朝:中央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 、 和执行,分散相权。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尚书省下设 ,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4宋朝:设立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来又增设 、 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5元朝:设 替代三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 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宰相专权现象日趋严重。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主要实行察举制。汉武帝令各郡国每

5、年举荐 、 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实行 制,依靠门第选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而无法继续。3.隋唐:隋文帝开始采用 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设 ,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科举取士,把 和 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历朝沿用。 课堂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从两汉到元朝,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时隐时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治制度的演变。1两汉的地方政治制度 :(1)郡国并行的制度:(2)王国问题的解决 2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及影响:(1)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节度使名为唐朝的藩镇,享有相

6、对独立的行政、财政和军政大权,这就为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安史之乱便是这种地方制度带来的恶果。(2)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及其影响:安史之乱以后,各地藩镇势力都得到很大的发展,终于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了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它直接促使唐朝政权的瓦解并最终导致唐朝的灭亡。 3北宋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的实行,也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4

7、.元朝的行省制度(1)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拥有大权,“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2)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3)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例1】刘邦建立西汉后,将异姓王铲除,设置许多同姓王,并约定此后“非刘氏而王者天下攻击之”。在这里,刘邦特别看重的是 ( ) A古代的分封制度 B.血缘亲族关系 C.西周礼乐制度 D.文字契约的承诺知识点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西汉时期加强皇权 西

8、汉初期,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皇帝与丞相之间容易产生矛盾。为加强皇权,汉武帝任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2魏晋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和演变(1)三省体制的形成:魏晋南北规肚期,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2)隋朝的三省制: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3)唐朝三省制的完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4)隋唐时期的“六部”之设;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3

9、宋代皇权加强的措施(1)皇权的加强:北宋时期,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2)相权的削弱:为了制约宰相,北宋统治者又增设了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这样,相权遭到削弱,皇帝得以总揽大权。4.元朝政治制度的新发展:元朝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例2】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 ) A以级别较低的官员充任宰相 B增设机构或官职,分割宰相的权力 C以六部分割相权 D设枢密使,与宰相抗衡 【变式题2】“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

10、而实行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正确叙述应是 ( ) A布衣为相,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 B剥夺三公权限 ,扩大尚书权力 C置三公,事归台阁 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知识点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统治者十分重褪选官和用人。从汉代到元代,官吏制度逐渐发展和完善,体现亍革亘苦秃政治制度的特点和管理水平。1.察举制:西汉武帝时期。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九品中正制的兴衰:(1)九品中正制的施行: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吏主要采取九品中正制,这是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九品是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是品评官,由世家大族担任。 (2)九品中正制的严重弊端:在九品中

11、正制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人仕途,所以他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这样,世家大族日益腐化,使他们势力的衰落成为必然。(3)九品中正制的衰落:由于世家大族的腐朽和没落,所以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下去,最终被科举制所最代。3科举制的创立和发展(1)创立:隋朝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九品中正制的严重弊端:在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任高官。这样,世家大族子弟日益腐化,使他们的

12、势力的衰落成为必然。(3)九品中正制的衰落:由于世家大族的腐朽和没落,所以倚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下去,最终被科举制所取代。3.科举制的创立和发展:(1)创立:隋朝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发展: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3)作用和影响: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的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例3】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选官用人制度的叙述,不正确

13、的是 ( )A. 孝廉是两汉时期士大夫出仕为官的主要途径B. 在九品中正制下,出兔低微的人大多缺乏进取心C. 科举制在隋朝形成后,从唐到元都在发展完善D. 科举制的施行,使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大大加强巩固测试1、北宋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制度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 A皇帝与统军大将的矛盾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2、秦朝实行郡县制而不分封诸侯王,汉朝逐步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和权力,目的都是( ) A缓和与劳动人民的关系 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统治 D发展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3、西汉王国问题与唐朝藩镇割据同属( )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14、统一与分裂的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封建军阀之间的矛盾 A B C D 4、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欲天下之治,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国。”西汉政府采取的哪项措施反映了这一主张 ( ) A削夺列侯的爵位 B削夺王国的封地 C颁布“推恩令” D九卿有事,上报中朝 5、为解决唐朝后期以来国家割据分裂问题,宋初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下不属于这些措施的积极作用的是( ) A铲除了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 B有利于各级政府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 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社会的安定6、阅读下列材料: (宋太祖一日召见赵普问):“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闻,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15、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日:“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日:“卿勿复言,吾已喻矣。续资治通鉴长编请完成:(1)赵普认为唐朝以来政局动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赵匡胤据此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个性空间作业:学习方案一、从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变化:1、汉朝: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加强2、唐朝:中央集权的日渐削弱3、北宋: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4、元朝:中央集权的完善并发展二、从汉至元君权相权矛盾的发展演进:1、汉承秦制,强化皇帝制度2、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的初建3、隋唐:创立与完善三省六部制4、宋朝:“一参二府三司”5、元朝:中书省的设置。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察举制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3、隋朝:科举制4、唐宋元:继承并完善科举制板书设计教学反思w.w.w.k.s.5.u.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