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月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
2、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5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内容。初步认识月食发生的过程和月食形成的原因。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了解月食发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初步弄懂形成月食的原因。课前准备:1幻灯片4张。2月食全过程的动画。3月食成因的动画。4相应的音乐带
3、。教学时间:3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弄懂月食发生的过程和月食形成的原因。教学过程: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
4、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
5、,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一、引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36课,读题36看月食2课文讲谁看月食(看)3他们都看到些什么呢?小朋友想不想亲眼看一看(就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来看一看。看之前,老师要提三个要求,谁来读一读,(小黑板写要求:(1)月食之前,月亮什么样儿?)(2)月食开始了,月亮的形状有什么变化?(3)月亮复原时,形状又有什么变化?4请小朋友带着这三个问题来观察,看谁观察得最仔细,最认真?(放动画)5刚才,小朋友观看了月食发生的全过
6、程,谁告诉老师,月食之前,你看到月亮什么样儿?那么,月食开始后月亮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月亮复原时,形状又发生了什么变化?6那么作者看到的是不是和小朋友看到的一样呢?请打开书163页,请小朋友小声读课文。找一找,哪一段在写月食之前,月亮的样子;哪一段在写月食开始的过程?哪一段又在写月亮复原的过程,在这些自然段前打上,7学生回答,师在小黑板上标出(3)(4)(6)8这三个自然段就描写了作者看到的情景。现在我们再来具体看一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二、理解月食发生的过程:9请一个小朋友读第3自然段,大家思考,月食之前,月亮什么样?请用 画出描写月亮的句子。10李老师把这句话写在了幻灯片上,我们一起读一遍
7、。11这句话把月亮比作什么(大玉盘)这样比有什么好外,比出了月亮的什么?(圆,大,美)你看,通过打比方就把月亮的形状颜色写得更怎么样?(形象,生动)12这句话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银光指什么(银色的月光)13请小朋友再看一看,作者描写月亮和月光还分别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表示动作的词,能找出来吗?挂什么意思?(悬挂,吊)落在这里什么意思?(照射,洒,映)14这圆圆的明月,闪烁的银光,小朋友想再欣赏一下吗?(放动画:月食之前)小朋友看,月食之前,圆圆的月亮像个大玉盘挂在天空,银光落在河面上,闪闪发亮,此时的景色怎么样很美),15小朋友能不能将这种美的景色读出来:看谁读得好,16过渡:这是月食之前看到
8、的景色多美啊!可是,月食就要开始、月亮的形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大家读第四自然段,把描写月亮形状的词语用一一画出来,(不是圆的小船镰刀眉毛细钩锣)17开始,月亮不是圆的,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一般,一般什么意思?18作者通过打比方写出了月亮的形状这化过程,像像像像19月亮是不是变得像这些形状呢?我们再来仔细看一看。(放动画)请小朋友边看边跟着老师一起说,月食开始了,只见月亮已经慢慢的,月亮成了接着一会儿细钩也不见了,整个月亮20在刚才的变化过程屯月亮是不是一下子就变成一面红铜色的锣?从课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请打上圆点(慢慢的、接着、一会儿)21谁能把这些词用上,说一说月亮的变化过程。除了课文
9、说的这些形状,小朋友觉得还可以说月亮的形状像什么?22请小朋友再一起读一读四小节月亮的变化过程?随着月亮的变化,天色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越来越暗)23刚才,姐妹俩看到的是月食开始的过程,再过一会儿,他们又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呢?请小朋友小声读第6小节。24谁告诉我,过了一会儿,他们又看到了怎样的情景?25请小朋友比较一下,第四小节和第6小节都是写月亮的形状变化,有什么不同?(变化过程完全相反)(说具体一些,怎样完全相反?)26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放动画)你看,过了一会儿,月亮又露出了接着最后,月亮又是27谁会像老师一样用箭头表示月亮复原的过程。28我们一起读一读第6小节。三、理解月
10、食形成的原因:29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346自然段,和作者一起(指题目)观看了月食这一有趣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课文有几种不同的说法?30请小朋友找到第2自然段奶奶说的话。找到没有?清女同学读奶奶说的话,大家思考:过去,人们把月食叫做什么?人们是怎么做的?31这是过去人们的看法,现在的人们又怎样看呢?请小朋友找到第5自然段爸爸说的话。找到了吗?32自己小声读,想一想:爸爸一共说了几旬话?哪几句在讲月食发生的原因,把描写原因的句子用画出来。想好了吗?33为了帮助小朋友更好地理解爸爸说的话,李老师把这段话写在了幻灯片上。请我们的男同学读一读。爸爸共说了几句活?哪几句在写月食发生的
11、原因?请一个小朋友把你刚才勾的读给大家听一听,同意吗?34我们一起把这两旬话读一遍,挡住什么意思?35那么,奶奶和爸爸,小朋友认为谁说得对呢?爸爸说得正确。那为什么爸爸说的是正确的呢?请小朋友看录像。36(放动画)现在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当地球转到太阳和月亮中间时会产生什么现象?37现在,小朋友明白了月食形成的原因没有?那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月食是怎样产生的)四、练习:38刚才,小朋友通过学习课文,不仅了解了月食发生的过程,而且懂得了月食形成的原因。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小朋友是不是掌握了。请小朋友完成课后第2题的两道填空题。39这是做的,我们请他来读一读,大家看看,他是不是做对了。对没有?和他一样的举手。五、总结发散:40好,这节课,小朋友和李老师一起了解了月食这样一个有趣的自然现象,可是,小朋友知道吗?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是太空中一颗小小的行星,在无边无际的太空中,每一颗星星对我们人类来说都是一个奥秘,谁能说一说,你还知道大空中有哪些奇特的现象?41对,太空中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你们说,这些奥秘将来靠谁去探索呢?很有志气,李老师就等待着你们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