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分层作业 八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1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2018山东学考)如图为某地地貌景观图,其地貌类型为()A.流水地貌B.风力地貌C.山岳地貌D.海岸地貌【解析】选B。该景观图示为沙丘,应为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八卦洲是长江南京段中的一个河心岛,读图,回答2、3题。2.八卦洲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A.地壳抬升作用形成的B.地壳下陷作用形成的C.长江的侵蚀作用形成的D.长江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的3.由于流水的侵蚀与堆积
2、作用,长江河道及八卦洲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可能是()A.八卦洲将与长江南岸相连B.八卦洲将与长江北岸相连C.八卦洲以侵蚀为主,面积缩小D.长江河道左偏,南岸淤塞【解析】2选D,3选B。第2题,在长江下游,由于河道展宽,流速减缓,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下来,后出露江面,形成八卦洲。第3题,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长江水流向右偏转,故右岸(即南岸)冲刷严重,而左岸(北岸)流速较为缓慢,泥沙淤积,故八卦洲最终将与北岸相连。【补偿训练】下图中,岩石缝隙中充满了水(固态或液态),箭头表示岩石的位移方向,读图完成(1)、(2)题。 (1)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作用是()A.外力作用B.内力作用C.地质作用D.海陆变迁
3、(2)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流水B.风力C.温度D.变质【解析】(1)选A,(2)选C。第(1)题,图示是反映水的冻融作用引起的岩石的破碎,属于外力作用。第(2)题,影响水的冻融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的变化,水的相变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而引起的。(2019新乡高一检测)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因积水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凹坑,我国珠江口庙湾岛上的花岗岩风化坑最为典型,它多出现在裸露的巨大砾石顶部,及平坦或坡度较小的岩石面上。研究者在凹坑内发现的岩石长时间经外力作用,其钙、钾等元素流失,并向黏土矿物转化。图1示意风化坑剖面,图2示意地壳物质循环。据此完成46题。4.岩石按成因分类,庙湾岛的风化坑
4、属于图2所示的()A.类岩石 B.类岩石C.类岩石 D.类岩石5.形成庙湾岛风化坑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物理风化 B.化学风化C.流水侵蚀 D.海浪侵蚀6.在平坦或坡度较小的岩石面上易形成风化坑的主要原因是()A.利于潮水涨落,加速海浪侵蚀B.利于凹坑积水,促进化学风化C.利于风化物迁移,增强流水侵蚀D.利于吸收太阳辐射,加快物理风化【解析】4选A,5选B,6选B。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庙湾岛上的风化坑岩石是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而侵入型岩浆岩是由岩浆侵入地表冷凝形成的。依据图2判断,为侵入型岩浆岩,为喷出型岩浆岩,为沉积岩,为变质岩。第5题,根据风化坑的概念可知,其是在风化作用下
5、形成的,再根据材料中提到的化学元素及矿物类型的转化可以判断,该风化坑的形成主要是化学风化作用的结果。第6题,在风化坑的剖面图中,可发现坑口是有水渍线的,且风化坑概念明确指出是积水风化作用的结果,因此在风化坑的形成过程中必须有积水,而平坦或坡度较小的岩石面易于坑内保存积水。7.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及淤泥A.B.C.D.【解析】选A。甲地位于山前缓坡处,在该处平整土地,可提高土地质量,有利于农业生产,故正确;乙处位于北半球河流左岸并且是凸
6、岸,为河流的沉积岸,护坡堤应该建在河流的侵蚀岸,故错误;丙地位于山脊处,坡度大,不宜修建水平梯田,故错误;丁地位于沟谷口处,在此修建挡土坝,会起到拦截沟谷中河流带来的泥沙、淤泥的作用,故正确。【知识拓展】常见地貌(1)常见的侵蚀地貌。(2)常见的堆积地貌。(3)河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二、非选择题(共15分)8.(2019大连高一检测)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1)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A处还是B处?。理由是_。(2)某勘探队在C处钻探获得黏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请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其理由是_。(3)小岛D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
7、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4)河流的下游常常形成河口三角洲堆积地貌,其成因是什么?【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A处位于河流的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显著,河床深,适合建港。第(2)题,流水堆积与水流速度有关,随水流速度减小,大的颗粒先沉积。第(3)题,小岛D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的左岸相连,因为该河位于北半球,河水在流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因而南岸侵蚀,北岸则泥沙堆积。第(4)题,河流的下游常常形成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沙堤等堆积地貌,其成因是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流速减缓及海潮的顶托下泥沙沉积而形成的;其地形特征是地势低平,河汊纵横交错。答案:(1)AA是河流的凹
8、岸,侵蚀作用强,是主流深水处(2)砾石、砂、粉砂、黏土流水沉积的特点是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C处初为河口下游,后为河口上游,所以沉积物是越向上部,颗粒越大(3)北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道水流的主流偏向右侧的南岸,北侧因水流减少而出现泥沙淤积。(4)因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前方堆积而成。【补偿训练】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暑假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图。(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
9、个。”据此,你认为他绘制的应是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3)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 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了。”你认为哪两幅图是学生丙绘制的?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主要由什么作用形成的?(4)在E图中画出当地盛行风向。【解析】五幅景观图依次是风蚀蘑菇(风蚀地貌)、海蚀柱等(海水侵蚀地貌)、冰川侵蚀地貌、三角洲(流水堆积地貌)、沙丘(风积地貌)。第(1)题,“海南三亚”是关键信息,这里靠海,海水侵蚀地貌最常见。第(2)题,“最高海拔”是关键信息,从五幅图中可判断应为C,冰川侵蚀地貌最常见。第(3)题,“暑假”和“冒着高达40 的高温”是关键信息,说明
10、这里是炎热的内陆沙漠地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最常见。第(4)题,坡度较缓的一侧是盛行风的来向。答案:(1)B(2)C冰川侵蚀作用(3)A和E。A是风蚀蘑菇,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E是沙丘,主要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4)画图略。(提示:风向箭头为从右向左。)(2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图1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A.风
11、力堆积形成B.流水沉积作用C.风力侵蚀残留D.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2.图2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A.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B.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C.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D.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解析】1选B,2选A。第1题,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在极干旱区干涸的湖底中,因干缩开裂,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越来越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然后经历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了这种顶部平坦的平顶山状雅丹。第2题,雅丹地貌分布区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拂,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坡度较陡,另
12、一侧由于位于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坡度较和缓。【补偿训练】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读图完成(1)、(2)题。(1)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海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2)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A.岩洞B.岩礁C.沙滩D.海岸【解析】(1)选A,(2)选C。第(1)题,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风化作用使岩石崩解、破碎,形成风化壳;冰川侵蚀地貌常有冰川U型谷、刃脊、冰斗和角峰,冰川作用一般发生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海蚀地貌常
13、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平台和海蚀拱桥。第(2)题,岩洞是由于天然水流经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与它们发生化学反应而使岩石溶解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岩礁位于或近于水面的石块,是海浪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沙滩是海底的土壤在地壳运动中露出海面,一些珊瑚礁与贝壳也随之露出,在海浪的冲击磨洗下变成微小的颗粒,成为海滩、沙滩,是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海岸(又称滨),是在水面和陆地接触处,经波浪、潮汐、海流等作用下形成的滨水地带,这个地区主要是海浪的侵蚀作用为主。(2019厦门高一检测)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
14、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回答35题。3.坡是()A.迎水坡,流速慢 B.迎水坡,流速快C.背水坡,流速快 D.背水坡,流速慢4.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部位是()A.坡和坡 B.坡和坡 C.坡和坡 D.坡和坡5.该沙波的移动方向是()A.维持原地 B.往复摆动 C.向上游移动 D.向下游移动【解析】3选A,4选D,5选C。第3题,根据材料“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可知,坡主要表现为泥沙的沉积,为迎水坡;水流流速受上坡的影响,流速较慢。第4题,根据材料
15、分析可知,迎水坡表现为水流堆积,背水坡表现为水流侵蚀,、为背水坡,水流流速受下坡影响,流速较快,主要以侵蚀为主。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沙波的产生是河床泥沙颗粒不均匀与水流不稳定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河床上呈波状起伏堆积而成的微地貌。水流上坡时泥沙受重力影响部分堆积,下坡时,流速加快,泥沙不断侵蚀,侵蚀的沙粒搬运到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上堆积下来,从而促使沙波缓慢向上游移动。【补偿训练】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辫状河流多发育在山区或河流上游河段以及冲积扇上,多河道,多次分汊和汇聚构成辫状。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扇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发育在河流入海口B
16、.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大C.一般发育在河流出山口D.周边水体一定是湖泊(2)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下蚀作用为主,河道较深B.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多河道C.主要由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流量小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流量稳定【解析】(1)选C,(2)选B 。第(1)题,根据扇三角洲形成过程知其一般发育在河流出山口。第(2)题,结合题干材料,辫状河流形成于河流冲出峡谷后,且多河道、多分汊,水量减小,流速变缓,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6、7题。6.这种地貌形态最有可能分布在()A.洞庭湖平原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江南丘陵7.下列统计图或示意图反映的地理
17、现象,与该地区相符的是()【解析】6选B,7选A。第6题,读图可知该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地貌为新月形沙丘,结合等高线数值判断该沙丘地貌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塔里木盆地中。第7题,迎风坡沙丘坡度较缓,结合指向标可知该地主要盛行西北风,故选项A正确;B图所示地区为赤道附近,故与该地不符;该地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下,且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因此C、D图都与之不符。【方法技巧】根据沙丘坡面形态判断风向二、非选择题(共15分)8.某校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在图甲中处有一瀑布,这样写道:“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5分)(1)
18、同学们在处秋游时,并没有欣赏到“激流翻滚”的壮观场面。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是,原因是_。(2)依据图中信息,该瀑布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3)依据图中信息,该瀑布10万年后位置最可能()A.位置上游 B.位置下游C.保持位置不变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秋游时,同学们对图中河谷的成因产生了好奇,纷纷发表看法,一共提出了四种假设,请你将下面的假设补充完整:假设一:向斜成谷;假设二:_;假设三:_;假设四:_。【解析】第(1)题,据图甲及纬度,可判断为黄河,黄河地处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最多,瀑布流量最大。第(2)题,瀑布是流水强烈侵蚀形成的景观。第(3)题,瀑布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其位置不断溯源位移,向河流上游移动。第(4)题,形成谷地的主要原因如下:向斜成谷;背斜被侵蚀成谷;断层形成地堑;流水侵蚀下切河床形成河谷。答案:(1)夏季夏季降水集中,水量大(2)流水侵蚀作用(3)A(4)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易被侵蚀成谷地断层(或地堑)河流侵蚀下切河床形成河谷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