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滇西片区发展战略下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研究.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96358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滇西片区发展战略下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滇西片区发展战略下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滇西片区发展战略下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滇西片区发展战略下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滇西片区发展战略下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滇西片区发展战略下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研究陆权丹何荣荣关键词 滇西片区 地方高校 专业设置基金项目:2019 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金,项目号 2019J0309。作者简介:陆权丹,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何荣荣,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ki.1009-0592.2020.05.338一、国家整体经济下行与高校转型的新情况我国经济以新发展理念作为根本遵循,稳步向前,整体趋好,微观视角下,区域发展略有起伏,纵向比较,增速放缓。在经济下行的阵痛中,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到了历史新高度,对人才的数量

2、和质量呈现出高要求的趋势。从市场反馈来看,数量已然达标,质量却不甚人意,这也造就了连续多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现象。诚然,此等现象是由诸多因素合力促成,但高校专业设置的非科学难辞其咎,专业特色不“特色”,培养方案缺乏市场联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输入阵地,必须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关注教育转型的新情况,如此才不致于出现“野蛮生长”的“出轨行为”。一些地方高校囿于办学成本的考虑,偏向于设置成本较低的文科类专业,从而导致和当地产业脱节;或者是追逐“热门专业”过度追求生源,从而陷入同质化境地等,这都是与政策“赛跑”的不良反映。必须正确意识到,办教育应置身于社会的整体背景下,切勿滋生自成一统的狭隘心理,

3、唯有将教育与社会的诸多方面联系起来,方可成就高效率、高产出的办学典范。二、滇西片区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问题(一)专业设置缺乏空间层次地方高校因为自身定位的尴尬性,一直趋于摆脱“地方”歧视,以便更好地获取各界资源,以致于过分追求“大而全”,在专业设置方面忽视了布局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滇西片区亦是如此。由此造成的显性后果是各地高校专业“千校一面”,社会资源重复利用,“地方不像地方”。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截至 2019 年,大理有两所本科院校,分别为大理大学和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专业数量分别为 56 和 13 个,从当前的数据资料显示,大理大学的 56 个专业几乎涵盖了一般综合性高校的应有专业,看似合理

4、实则缺乏空间层次。该校的医学类专业是大理大学的王牌专业,具备庞大的师资队伍和夯实的硬件条件,也正在申请博士点,但也正因为如此,各项资源如流水般淌进这片“洼地”,其他专业未能得到应有的“灌溉”,导致了该校专业设置的“一家独大”。其隐性后果就是出现专业设置领域的“马太福音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学校的优势和短板将异常明显,对于产业人才的孕育也将出现畸形现象,医学领域生源将过于集中,极大挤压该领域的就业空间,对于其他专业的生源来说,由于没有得到充分地培育,极易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很显然,这种情况绝不是该校的独有情况,这是地方高校的通病,应引起足够重视。(二)专业特色不“特色”自二十世纪末

5、我国高校放开入学口径后,大学生源成几何式增长,为了扩大学校的生源容量,有些高校选择增加新型专业由此吸纳更多的生源,有些则采取专业细分的方式衍生出更多专业,而地方高校则多选择了后者。专业细分在当时尚未饱和的市场时期,有效地填补了产业人才的空缺,支援了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的饱和,人才需求的高层次趋势发展,专业细分带来的后遗症日渐凸显。由专业细分出来的新专业之间界限本就模糊,人才培养方案大同小异,专业特色不“特色”,在饱和的就业市场下并不存在比较优势,相似专业之间的相互竞争日益激烈,甚至同一学院内部出现相互倾轧情况。(三)专业培养社会属性不凸出学校被称为小型的社会,充分说明了高校的社会属性

6、,这就要求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遵循开放办学的宗旨,依据社会存在而适时调整办学的相关实践。换言之,关注当地社会經济发展,培养契合产业需求的就业者。当前,云南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提出打好绿色发展“三张牌”,滇西片区产业结构面临深刻调整,产业整合刻不容缓,高层次人才捉襟见肘,反观滇西片区当地高校,在相关人才输入方面略显乏力。究其原因,高校的专业设置未能及时地跟进云南省乃至滇西片区产业发展的动态,缺乏足够的前瞻性和战略性。虽然地方高校每年都有新增专业,但与经济社会的契合度不高,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处于极为被动的处境,“上头”给什么,就要什么,而不是深入调研,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高校在设置专业时

7、就应该有一揽子的培养计划,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一时一事的变化,作出相机调整,增强与产业、市场主体、政府之间的联动,在整个经济生态圈的系统内培养人才。(四)专业定位不明确人有十指,长短不齐,各地高校情况不尽相同,在专业的设置和培养上应因地、因时、因事而异。近年来,新业态的出现,导致诸多新职业涌现并一度成为行业中的热门,与此相关的专业随之“上马”,这本无可厚非,可如果不具备该方面的底蕴储备强而行之,最终只会出现教育领域的“烂尾楼工程”。最为典型的是,滇西片区的一些高校连最基本的安全防护实验室都不具备,竟敢设置微生物、量子计量等专业,且不论就业前景如何,就连学生教学实验的安全都无法充分保证。纵然此类专

8、业与时下新兴的产业相匹配,但就滇西片区的办学条件和当地产业发展而论,它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在滇西片区找到发挥才能的平台,他们的专业技能大概率沦为一种“屠龙术”。这就要求当地高校在设立专业之初就找准自身定位。三、滇西片区发展战略下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优化建议(一)健全机构,完善制度专业设置涉及到的主体绝不仅仅是大学本身,市场、政府、职能机构、企业等,都是其中的一员。唯有成立和健全多方参与的机构和制度,才能群策群力,激发和借助多方力量主体的能量和平台,共同抵抗未来产业带来的冲击与风险。大学只是人才培养的一环,真正检验其成色的不是最后的考试和论文答辩,而是产生经济效益的各公司企业、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机关

9、企事业单位。专业成立之初应该由地方高校提起申请要求,并经相关的行业协会或专家团体从市场可能性进行论证,然后辅之以政策和法规保驾护航。在专业设置之后,并不意味着该项工作的结束,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经过多个阶段地考核与验证,边发展边调整。至该专业学生进入社会后,须保持一定周期的动态跟踪,直至确保该专业学生能够大概率适应市场需求,工作才算基本结束。在这整个过程中,必须不断健全相关机构和制度,防止权力寻租和弄虚作假的情况出现,真正保质保量地完成培养方案。地方高校受限自身实力,应用于各专业上的经费极其有限,导致其专业设置规模一般不会太大,这既是其弊端亦为其优势。当发现所设置专业与当地产业脱轨时,往往可

10、以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无尾大不掉的顾虑。这也意味着地方高校必须有专业预警意识和相关调整机制,实时掌握行业动态,机动调整相关专业。(二)不忘初心,勤练内功始终铭记高校的职责和使命,绝不将之过度市场化。在专业设置方面,必须讲政治性,绝不将其作为一桩生意来做,权衡利弊,平衡得失,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当地社会经济有利,于当地人民有益的专业,纵然办学成本很高也应全力而为,像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在西双版纳州的傣医傣药专业,可以预见该类专业就业口径很窄,区域局限性很大,但该校仍然设置了此类专业,应是出于传承傣医傣药方面的考量。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不仅要不忘初心,还应勤练内功。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合理优化课程设置,

11、具备教育的初心更拥有培养人才的能力。这要求滇西片区的高校整合区域资源,锻造一支素质、专业过硬的强悍之师。从滇西片区时下的情况来看,可以从教育精准扶贫中汲取力量,借助 985、211 对口高校的师资优势,建立两校沟通交流渠道,培养自身的教师队伍;倚靠地方的政策支持,最大限度地引进高层次人才。此外,地方高校应坚持底线原则,设定自主评估体系。对于不符合专业评定的课程和学科予以坚决取缔;对于“夕阳专业”有计划地退出;对于情况复杂的专业,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式,绝不一刀切,处理好“共性”“个性”关系。(三)紧跟政策,讲究策略当前,滇西片区被锁定为精准扶贫區,其发展路径和精准扶贫紧密相连,偏废任何

12、一头都将寸步难行。当地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可以尝试和精准扶贫项目相挂钩,并以此为发散点,衍生当地民族语和汉语的双向教育,虽然小众,但非常有必要。试想,如果连汉语都不懂,又如何能够理解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和布局举措,更遑论党的大政方针,意识形态问题。在具体落实上,应讲究策略。现在的教育不再局限于当初的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领域,早已进入大众传播时代,需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服务办学工作。地方高校应构建自己的专业设置大数据平台,做好自身专业设置和建设的数据搜集,同时加大自身专业对外宣传的力度和广度。这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唯有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才能更快更便捷地宣传自身的专业,对于地方高等学校更是如此。在我

13、国,专业设置的权限虽然大范围掌握在教育部和教育厅管控之中,但地方高校在该领域仍大有可为。滇西片区的高校如若能够主动求新求变求突破,对于当地的社会发展无疑是一大利好,这是责任也是使命,必须全力以赴。注释:惠志兵.探索当代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J.经济师,2018(11):205-206,2018.王成涛,张健明.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S2):14-16.郑殷珏.“中国制造 2025”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内涵建设分析J.台州学院学报,2017(1):62-64,92.参考文献:1杜云英.荷兰应用技术大学:国家竞争力的助推器J.学术聚焦,2013(9).2郝雪.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设置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J.理论思考,2015(1).3张进.李建伟欧洲应用技术型大学专业设置的分析研究以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为例J.科技论坛,201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