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春语文必修4(人教版)课后检测: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91186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春语文必修4(人教版)课后检测: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0春语文必修4(人教版)课后检测: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0春语文必修4(人教版)课后检测: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0春语文必修4(人教版)课后检测: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0春语文必修4(人教版)课后检测: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20春语文必修4(人教版)课后检测: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20春语文必修4(人教版)课后检测: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20春语文必修4(人教版)课后检测: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20春语文必修4(人教版)课后检测: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20春语文必修4(人教版)课后检测: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20春语文必修4(人教版)课后检测: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020春语文必修4(人教版)课后检测: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020春语文必修4(人教版)课后检测: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020春语文必修4(人教版)课后检测: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020春语文必修4(人教版)课后检测: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020春语文必修4(人教版)课后检测: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2课苏武传他是一匹桀骜不驯的战马,将斗志向异域敌方传达;他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莲花,将圣洁在世人心间播撒。他就是苏武。青草年年绿,绿了千万年;牧歌悠悠唱,唱遍大草原。秦时的明月,依然明艳;汉时的雄关,已经不见。多少英雄伟业,已被猎猎朔风吹散,而一个牧羊人的歌声,却永留人间。摒弃浮华,静享高雅,让古老的英雄故事撞击我们的心弦,让不老的民族气节净化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在千古传唱的正气之歌中感受催人奋发的力量吧!赏古诗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赏析】这是一首凭吊古人的诗,颂扬了富有民族气

2、节、忠贞不屈、心向故国的苏武。作者先是想到了苏武“魂销汉使前”的故事,想象当年苏武骤然见汉使的情景,将其羁留匈奴十九年的种种难以言状的情感,尽写入“魂销”二字。颔联继续追思苏武,用工整的句子描绘了两幅画面:一是望雁思归图,二是荒塞牧归图,概写了苏武幽禁在异域的漫长岁月。颈联想到苏武归来,宫殿楼台已非,人亦早已衰老。尾联遥想苏武归来后哭悼武帝。公元前100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因“虞常事件”受牵连而被扣留。对苏武的才能和品行,匈奴单于颇为赞赏,极力招降他。先是派卫律出场,以死刑相逼,以荣华相诱,苏武皆不为所动,他痛斥卫律,义正词严。后又派李陵前来劝降,道家破人亡之惨,述同病相怜之切,析汉朝天子之

3、昏,言辞不可谓不恳切。然而苏武忠诚似海,意志如山,让变节故友羞愧难当。地窖的阴暗潮湿不仅没有让他的心灵黯淡,反而让他的心更加明亮;塞外朔风大雪虽然让汉节旄毛尽脱,但苏武心中的那杆赤诚大旗却猎猎飘扬;19年的饥寒苍老了他的容貌,但千古的气节却让苏武的青春永驻!运用角度“忠诚”“顽强”“抗争”“不屈”“奉献”“诱惑”“得失”“取舍”“个人与国家”等。永远的苏武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擎一支旄节,他怀抱汉

4、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裹衰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着,当苏武举起羊鞭,选择做高山雪莲那执着而圣洁的守望者。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笳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用铮铮傲骨敲响千秋

5、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旄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传奇,书写了一段流传千古的悲歌。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原野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做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着与信念诠释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6、,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方才是历史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却与铭记的千载颂歌!永远的苏武。(选自高中作文)【佳作赏析】这是一篇颇有才气和灵气的文章。作者用辩证的方法,把目光投向历史的苍穹,精心选取民族英雄苏武为挥洒情思的素材,热情讴歌了他为了“汉匈和睦”,为了民族团结,“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的伟大精神和民族气节。作者满含崇敬,饱蘸激情,以“永远的苏武”为文题,亮人眼眸,概括凝练,准确中肯。不但高度概括了苏武的精神品质,而且突出了其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写作借鉴】1学开头作者巧妙地以“羊鞭”

7、引出人物,快速入题,使用对偶等手法,形象生动地引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语言整齐优美,铿锵有力,令人豪气顿生。2学排比第三段排比句的使用,既高度概括了苏武的坚贞不屈,让读者对他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也增强了文章气势,增添了文章打动人心的力量。3学反复文章题目即是“永远的苏武”,在行文过程中也多次出现。作者毫不吝惜自己对苏武的赞美,运用反复,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对苏武伟大精神和民族气节的崇敬之情。4学结尾结尾再次运用排比,强有力地总结全文,深化主旨,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同时,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也令人满口留香,回味无穷。【考点点击】古老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被世

8、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文化知识之古代礼仪,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技法点拨】了解古代文化知识之古代礼仪(二)1行走见面之礼(1)行走之礼。古人在行走时也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故有行走之礼。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2)见面之礼。古代人们相互见面时,有许多不相同的礼节。揖:拱手行礼,是为揖。这是古代宾主相见的最常见的礼节。长揖:这是古代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

9、,自上而至极下。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拜:古代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古之拜,只是拱手弯腰而已,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额触双手,如同揖。后来亦将屈膝顿首、两手着地或叩头及地称为“拜”。拜手: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两手拱合,低头至手与手心平,而不及地,这是国君回答臣下的拜礼。周礼中作“空首”;也作“拜首”。再拜:拜两次为再拜,表示礼节之隆重。过去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跪而头触地作较长时间停留为稽首。

10、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手在膝前,头在手后。头在地必须停留一段时间。稽首是最重的礼节,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2饮酒礼仪关于酒德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儒家思想认为,饮酒者要有德行。用酒祭祀敬神,尊老奉宾,都是德行的体现。尚书酒诰集中体现了儒家思想,归纳起来有四点:“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执群饮”禁止民众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古代饮酒的礼仪主要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具体来说就是先做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最后仰杯而尽。

11、酒礼必须要被遵守,不然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要说上几句敬酒词。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3宴请礼仪(1)筵席。古人宴飨形式称作筵席,以铺在地上的坐具而得名。所谓“筵”,就是铺在地上的苇蒲编织物,而“席”则是置在“筵”之上、质料更为细密的萑草编织物或皮料。隆重的筵席周长有一丈六尺。礼书说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考究的席以帛缀边。(2)座次。秦汉,人们在读书、待客、饮宴等日常活动时,均席地而坐,其坐姿不是盘腿大坐,而是跽 (j),即双膝着地

12、脚底朝上,上身挺直,姿势像跪,但臀部是坐在脚跟上的,所以也称跪坐。古人筵席席面一般是4人,一个方向一个人。设在“堂”上的筵席比较正式,座次一般以南向为尊,故主宾座位在北,而主人、副宾、主方陪同座位则分别在东、南、西,西座为末座。而设在“室”内的宴饮活动,带有因私性质,多以东向为尊,故主宾在西,而主人、副宾、主方陪同座位分别在北、南、东,东座为末座。(3)食前礼。食前要“摄衽盥漱”。摄衽是系好衣带,整好衣襟,衣冠整齐入席;盥漱是洗手、漱口。古之习惯,用手抓食,手宜洁净。这既是卫生要求,也是一个人的修养所必须的。(4)摆食。宴席上的食品摆放要遵循礼制。官员、贵族享有特权,食品丰盛、摆放讲究,列鼎(

13、煮食器物,三足两耳)而食,如诸侯用九鼎配八簋 (u,盛食器具,圆口两耳),卿和上大夫用七鼎配六簋等;还有“上大夫八豆(高座盘),下大夫六豆”等等。(5)进食。进食前,先象征性地荐祭先人,称为汜祭,或遍祭、周祭。进食次序:先食后饮,先菜后肉,先饭后果品。当然,入席之后要看主人示意或动作,不能贸然食之。天子、诸侯以及贵族的宴席,还要演奏音乐。当时常见的音乐,就是敲击钟磬。再加上在鼎里煮肉供食,这就组成了一幅钟鸣鼎食的壮观进食场景。在进食过程中,宾主择吉言祝酒致辞,也是不可缺少的。过去,主人以酒敬客,称为“献”,献用醴 (l,甜酒),客不能尽饮,仅品尝一下而已。劝客饮酒,称为“酬”。客以酒还敬主人,

14、称为“酢 ”(zu)。饮而不相酬酢,称为“醮 ”(jio)。古时已有以酒相罚的习尚,称为“浮”。(6)餐饮具。至春秋战国时期,抓食习俗越来越少,餐具、酒具已得到全面推广。“饭黍毋以箸”,大概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箸主要用于夹菜,不像后世筷子使用得那么广泛。另外,至春秋战国时期,饮食器皿,普通人家多为陶制、木制,而贵族阶层则用铜、漆、玉、金等制作。(7)禁忌。古人讲究饮食礼节,其中有很多禁忌。如毋抟饭(不可把饭团成团来吃)、毋放饭(不可把饭取出后又放回共器中)、毋咤食(进食不可吧唧嘴,发出难听声响)、毋反鱼肉(不可把吃进嘴的鱼、肉再吐出来)、毋扬饭(不可扬饭使其变凉),饭黍毋以箸(饭黍应抓食,不用

15、筷子去夹)、毋嚃(t)羹(喝汤时不可发出吸溜之声)、毋刺齿(不可当众剔牙)等等。【典题共享】下列对古代礼仪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拜,是古代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拜要拱手弯腰,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额触双手,如同揖。B稽首,是古代的一种跪拜礼,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顿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C拱手行礼,是为揖,是古代宾主相见的最常见的礼节;而长揖则是古代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至极下。D拜手,即“拜首”,是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两手拱合,低头至手与手心平而不及地。周礼中作“空首”。解析:应为“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

16、,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答案:B一、语言运用1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不顾恩义,畔主背亲B单于召会武官属C空自苦亡人之地 D与旃毛并咽之解析:A项,“畔”通“叛”。C项,“亡”通“无”。D项,“旃”通“毡”。答案:B2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论:议论B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当:应当C律前负汉归匈奴 负:背叛D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亲:亲戚解析:A项,论:判罪。B项,当:判处。D项,亲:双亲。答案:C3下列各项中,“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B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C为降虏于蛮夷D何以汝为见解析:A、B

17、、C三项都是动词,D项是语气助词。答案:D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天雨雪,武卧啮雪 B羝乳乃得归C乃幽武置大窖中 D杖汉节牧羊解析:C项中的“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A、B、D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答案:C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C且陛下春秋高D皆为陛下所成就解析:B项,“谋反”古今都是“图谋反叛”的意思。A项,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C项,古义:年纪;今义:春天和秋天。D项,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事业上的成绩或完成事业。答案:B6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

18、一句是()A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B子卿尚复谁为乎?C何以复加?D信义安所见乎?解析:A项是定语后置句。答案:A7下边是有人给“北海牧羊”的苏武拟写的两副对联,已拆解开来,请你把它组合好。握杖挥鞭云边雁断塞草烟塞外雪陇上羊归饮雪吞旃胡天月中原心联一:_,_。联二:_,_。解析:此题考查对联知识,做题时本着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韵脚一般为平声韵的原则进行整合。答案:(联一)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联二)握杖挥鞭塞外雪饮雪吞旃中原心二、迁移发散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孙丕扬,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历按畿辅、淮、扬,矫然有风裁。隆庆中,

19、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万历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诸府。以严为治,属吏皆惴惴。按行关隘,增置敌楼三百余所,筑边墙万余丈。录功,进右副都御史。中官冯保家在畿内,张居正属为建坊,丕扬拒不应。知二人必怒,五年春引疾归。其冬大计京官,言路希居正指劾之。诏起官时,调南京用。御史按陕西者,知保等憾不已,密讽西安知府罗织其赃。知府遣吏报御史,吏为虎噬。及再报,则居正已死,事乃解。起应天府尹。召拜大理卿,进户部右侍郎。十五年,河北大饥。丕扬乡邑及邻县蒲城、同官至采石为食。丕扬伤之,进石数升于帝,因言:“今海内困加派,其穷非止啖石之民也。宜宽赋节用,罢额外征派及诸

20、不急务,损上益下,以培苍生大命。”帝感其言,颇有所减罢。寻由左侍郎擢南京右都御史,以病归。召拜刑部尚书。丕扬以狱多滞囚,由公移牵制。议刑部、大理各置籍,凡狱上刑部,次日即详谳大理,大理审允,次日即还刑部,自是囚无淹系。寻奏,帝报从之。已,条上省刑省罚各三十二事。帝称善,优诏褒纳。自是刑狱大减。有内监杀人,逃匿禁中。丕扬奏捕,卒论戍。改左都御史。丕扬以白首趋朝,非荐贤无以报国。先后推毂林居耆硕,帝雅意不用旧人,悉寝不报。丕扬齿虽迈,帝重其老成清德,眷遇益隆。而丕扬乞去不已,疏复二十余上。既不得请,则于明年二月拜疏径归。家居二年卒,年八十三。赠太保。天启初,追谥恭介。(选自明史孙丕扬传)【注】敌楼

21、:城墙上御敌的城楼,即谯楼。公移: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的总称。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B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C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D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解析:句中“程文诬劾丕扬”主谓宾不要断开;“落职候勘”的主语是“丕扬”,前面断开;“拱”“事”新的主语,前面断开。答案:C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是出生后在本名之外另取的一个

22、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名字,以表其德。B“引疾”是指以生病为借口辞官,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移疾”“移病”与之类似。C“大理”即大理寺,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D赠官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所赠的官职一般比此人生前的官职高,如“赠太保”。解析:A项,“字”是成年后所取。答案:A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丕扬晚年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看清了官场的黑暗现实,他不停地乞求辞官,上书二十多次。他知道不能请求辞官退休后,便在第二年二月上奏章后,偷偷地从小路回到了故乡。B孙丕扬不畏权势,耿介正直,敢作敢

23、当。宦官冯保的家在京城附近,张居正嘱咐孙丕扬替冯保修建牌坊,孙丕扬拒绝了。C孙丕扬关注民生,心忧百姓。万历十五年,黄河以北大闹饥荒。孙丕扬的故乡和邻县的百姓到了采石作为食物的地步。孙丕扬感到哀伤,借机劝谏皇帝,使赋税得以减轻或罢除。D孙丕扬心系国家,时时想着为国尽忠。他年老还去上朝,认为不是举荐贤能之士就不能用来报效国家。先后举荐隐居山林年高而有德望的人,可惜皇帝向来的意思是不任用旧臣,把他的奏章全搁置不予答复。解析:A项,“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看清了官场的黑暗现实”于文中无据;“径归”是没等皇帝同意就直接回乡了,不是偷偷地从小路回乡,“径”在这里是“直接、径直”的意思。答案:A11把文言文

24、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宜宽赋节用,罢额外征派及诸不急务,损上益下,以培苍生大命。译文:_(2)有内监杀人,逃匿禁中。丕扬奏捕,卒论戍。译文:_答案:(1)应该减轻赋税节省开支,罢除那些额外的收税派捐项目和不紧急的事务,减少官方收益而增加百姓的收益,来保护百姓性命。(2)有个宫中太监杀了人,逃匿到皇帝所居的宫内。孙丕扬上奏要求逮捕他,最终判决将他发配边关戍守。【参考译文】孙丕扬,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考中进士。授职行人。他被提拔为御史。依次巡视京都附近、淮、扬等地,纠正过失雷厉风行。隆庆年间,被提拔为大理丞。因为曾经弹劾高拱,高拱的门徒给事中程文诬陷并弹劾孙丕扬,孙丕扬被革职

25、等候查办。高拱被罢免后,事情水落石出,孙丕扬被起用任原官。万历元年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察保定各府。他采用严厉手段治理政事,下属官吏都很恐惧。巡视关隘,增设城墙上御敌的城楼三百多所,修筑边防墙一万多丈。朝廷记载功勋,升任他为右副都御史。宦官冯保的家在京城附近,张居正嘱咐孙丕扬替冯保修建牌坊,孙丕扬拒绝不答应。孙丕扬知道他们两人一定会生气,万历五年春天托病辞官回归故里。这年冬天大规模审核京官,言官们迎合张居正的意旨而弹劾孙丕扬。诏令(孙丕杨)复官时,调往南京任职。巡视陕西的御史,知道冯保等人对孙丕扬痛恨不已,暗地里劝告西安知府诬陷孙丕扬贪污受贿。知府派遣官吏告知御史,官吏(途中)被老虎咬死了。等

26、再派人去告知,张居正已经死了,事情于是才停止。孙丕扬被起任为应天府尹。朝廷下诏任命孙丕扬为大理卿,提拔他为户部右侍郎。万历十五年,黄河以北大闹饥荒。孙丕扬的故乡和邻县蒲城、同官的百姓到了采石作为食物的地步。孙丕扬感到哀伤,把数升石头进献给皇帝,趁机对皇帝说:“现在全国百姓被额外征收的赋税所困,贫穷的并非只有吃石头的百姓。应该减轻赋税节省开支,罢除那些额外的收税派捐项目和不紧急的事务,减少官方收益而增加百姓的收益,来保护百姓性命。”皇帝被他的话感动,很多赋税被减轻或罢除了。不久,孙丕扬由左侍郎升为南京右都御史,因病辞归。后来朝廷又把他召回任命他为刑部尚书。孙丕扬认为监狱里滞留很多囚徒,是由于被不

27、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制约。商议刑部、大理寺各添置名册,凡是案子呈上刑部,第二天就详细呈报给大理寺,大理寺审核批准后,次日就反馈到刑部,从此没有长期滞留的囚犯了。不久上奏朝廷,皇帝答复说听从这样的建议。不久,分条呈上减少刑和罚的各三十二项意见。皇帝称好,用褒美的诏书来嘉许并采纳了。从此刑部案子大大减少。有个宫中太监杀了人,逃匿到皇帝所居的宫内。孙丕扬上奏要求逮捕他,最终判决将他发配边关戍守。孙丕扬改任左都御史。孙丕扬年老还去上朝,认为不是举荐贤能之士就不能用来报效国家。先后举荐隐居山林年高而有德望的人,皇帝向来的意思是不任用旧臣,全搁置不答复。虽然孙丕扬年迈,(但)皇帝推崇他年老持重品德高洁,更加优待他。可孙丕扬不停地乞求辞官,上书二十多次。他知道不能请求辞官退休后,便在第二年二月上奏章后直接回到了故乡。在家居住两年后去世,享年八十三岁。朝廷赠封孙丕扬为太保。天启初年,孙丕扬被追赠“恭介”的谥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